四川中级会计师评分标准

feion1992024-07-24  0

2023中级会计评分标准具体如下可供参考:

一、评分标准

中级会计实务满分100分,合格线为60分;财务管理满分100分,合格线为60分;经济法满分100分,合格线为60分;报考2023年中级会计考试的考生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让这三个科目的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才有机会领取到自己的证书。

二、中级会计

1、中级会计职称是会计职称的一种,会计职称分为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会计高级职称。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会计师指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

2、经考核取得证书、可以接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会计人员,在西方国家,会计师同律师、医师、工程师一样,都是自由职业者。在中国,会计师,又是会计干部的技术职称之一。

三、考试情况

1、会计职称考试的全称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是由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共分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职称三个级别。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2、会计专业初级、中级资格考试合格者,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职改)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证书全国范围有效。

3、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中择优聘任。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2022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各科目的合格标准均为60分(各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00分)。各科目每类试题分值和评分原则在试卷中规定。客观题实行计算机阅卷,主观题实行计算机网上人工阅卷。也就是说各个科目卷面分数为100分,只要考生各个科目达到60分就可以领取证书。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总分100分,合格分数为60分;《财务管理》科目总分为100分,合格分数为60分。《经济法》科目总分100分,合格分数60分。

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中级资格证书。但是部分地区实行考后资格审核,也就是说考生三个考试科目成绩及格但是假设考生所在地区实行考后资格审核的话,只有审核这个环节通过之后才能拿到中级会计师证书。如果考后审核出问题导致没有通过的话那么考试成绩将会作废。

中级会计师考试成绩复核:

考试成绩公布之后假设考生对于自己的分数存在疑义的话是可以申请考试成绩复核的。按照规定,没有合格的考生是可以向当地财政局要求进行中级会计师成绩复核的,但各地区的复核要求不一。考试成绩复核通知一般会在当地财政局官网上发布。成绩复核的成功率并不高虽然存在考生成绩复核成功的情况,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向其提供相关科目的明细分值。

根据往年的通过率来看,会计中级考试通过率一般在10%左右,当然这必然会奠定了它的考试难度。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一共考查三科,要想一年内全部通过,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如果感到实在很有压力的话,不妨搭配一下科目,两年内通过也是可以的。

从中级会计三个科目来看,中级会计实务是内容最多综合性最强的一个科目,是需要我们花费时间重点学习的;其次财务管理里面公式比较多,计算量也比较大,章节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基础掌握扎实是必须要做的;最后经济法应该是难度系数最低的一科,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必须要牢记的。

总之,会计中级考试难度是因人而异的,和个人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考试的发挥密切相关,所以,一些外在的因素不要在意太多,只要努力,静下心来踏实学习,相信一定会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

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有三科,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个科目,各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00分,各科目的合格标准均为60分。

中级会计师考试成绩合格分数线均为60分,会计专业技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以二年为一个周期,参加中级会计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二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也就是说中级会计师考试成绩保留二年。

(1)《中级会计实务》: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2)《财务管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3)《经济法》: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中级会计考试有不少习题都是根据原文进行考查的,大家一定要对各章节的内容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解及把握。

一般来说单选题相对简单基础,多选题在于积累和理解,而判断题就需要相当谨慎。考试并没有想象的难。但在复习阶段,不可掉以轻心,应踏实备考,善于总结归纳。

考生们要注意错题的整理,不能仅仅看完答案就放置一边,这样没什么意义。考生们需要看答案解析,反复琢磨错图,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备考时间。做好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严格实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对待考试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3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