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税务师的科目是《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实务》。注会科目是《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和《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注册税务师和注会考试年限注会考试有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阶段考试,专业阶段得到考试年限是五年,应试人员需要在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才可以报考综合阶段考试,综合阶段考试不设考试年限。注册税务师考试年限同注会专业阶段考试相同,也是五年。但注会免试人员获得免试科目后的考试年限依旧是五年,而注册税务师免试人员的考试年限降为四年。税务师和注会的考试题型税务师考试除了《涉税服务实务》科目外,剩下的其他科目的考试题型大部分都以单选、多选、判断题等客观题为主,即使有考生不懂,也可以通过使用排除法、对比法来推算出答案,这间接提高了考生的获分率。而对比起税务师来说,注会的考试题型大部分都以简答题为主,需要用纯文字作答和列示。税务师和注会的执业目的注会的工作主要是依据会计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发表意见,其执业行为的目的是对股东等投资者负责。税务师的工作主要是涉税鉴证,是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对被鉴证单位涉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发表意见,从而为税收征纳双方提供合法、准确的涉税信息,其执业行为的目的是对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负责。
税务师与注册会计师科目搭配如下:
方案一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
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
在内容上,税务师跟注会备考科目对应,难度不大,但要记忆的较多,能够在同一年学习。
方案二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
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吃透备考科目的内容,再通过做题巩固、复习强化,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方案三
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
注会:《会计》、《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该方案看似科目挺多,实际仅需掌握好彼此之间的联系、脉络,把握好重点、考点,学习内容并不是很多,通关也没问题。
税务师各个科目的考试特点:
1、税法一
难度相对较小,税法一重视基础知识,考点分布相对分散。此外,考生还需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应纳税额。
2、税法二
税法二同税法一一样,也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核。但内容涉及的范围广,考查的也更加细致,难度略高于税法一。
3、涉税服务实务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务分析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才能顺利通过涉税服务实务的考试。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备考时可能比较吃力。
4、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 ,记忆力与理解能力较差的考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5、财务与会计
会计部分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大,考生在备考时要合理分配时间。
税务师搭配注会科目办法:考注会的《税法》可以搭配税务师的《税法一》和《税法二》;考注会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与《经济法》,可以搭配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税务师和注会考试内容的联系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科目中包含财务与会计两部分内容,而注会《会计》占《财务与会计》中会计部分60%的内容,所以将这门知识学好了,会对学习《财务与会计》起到很大帮助;税务师的《税法一》和《税法二》和注会《税法》有许多相同内容,但比其写得更为详尽,更注重对基础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所以将《税法一》和《税法二》学好学透,注会的《税法》也能更好地掌握;同时,注会的《经济法》与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有重合的地方,只是《经济法》比较深入,故先学习完《经济法》后,学习《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会更轻松。如何备考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1、合理搭配科目注册会计师的专业阶段一共有六个科目,考试需要在五年之内全部通过,然后才可以进行综合阶段的考试,税务师也有五门科目,报考两门考试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所以应当要合理搭配科目,提高备考效率。2、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反复练习对备考中的每一个学习阶段,考生都要有规划,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考试内容的学习和巩固。以文字题为主的科目,把所有题目看一遍即可,但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看,从题目去掌握知识点。计算部分,将不同类型的题目归纳总结,提升效率。注会和税务师成绩有效期注会考试的科目比税务师更多,但成绩有效期和税务师一样都是实行五年的滚动管理方式,考生需要在连续五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注会专业阶段全部科目的考试,在完成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从考试科目和考试成绩有效期上来看,注会考试的难度也要高于税务师考试,而从考生们多年的考后反馈来看,注会考试相较税务师考试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