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结束,跟往年一样真题试卷和答案一时还不能提供给各位考生。本文是考生回忆版真题及答案:综合题1、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16年度,甲公司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前的净利润为35000万元。其2×16年度财务报告于2×17年4月25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2×16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对下列有关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质疑:(1)2×16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00万元购买了乙公司资产支持计划项目发行的收益凭证,根据合同约定该收益凭证期限为三年,预计年收益率6%,当年收益于下年1月底前支付;收益凭证到期时按资产支持计划所涉及的资产的实际现金流量情况支付全部或部分本金;发行方不保证偿还全部本金和支付按照预计收益率计算的收益。甲公司计划持有该收益凭证至到期,该收益凭证于2×16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980万元,2×16年度,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持有至到期投资1000货:银行存款1000借:应收账款60贷:投资收益60(2)2×16年6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售后租回协议,将其使用的一栋办公楼出售给丁公司,出售价格为12500万元,款项已经收存银行。根据协议约定,甲公司于2×16年7月1日起向丁公司租赁该办公楼,租赁期限为5年,每半年支付租赁费用250万元,该办公楼的原价为8500万元,2×16年7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截至2×16年7月1日该办公楼已提折日1700万元,预计该办公楼尚可使用40年。该办公楼所在地按市场价格确定的租赁费用为每年180万元。2×16年,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6800累计折旧1700贷:固定资产8500借:银行存款12500贷:固定资产清理12500借:管理费用250贷:银行存款250(3)甲公司自2×16年1月1日起将一项尚可用40年的出租土地使用权转为自用并计划在该土地使用权上建造厂房。转换日,该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截至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为建造厂房实际发生除土地使用权外的支出180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该土地使用权于2×06年1月1日取得成本为950万元,预计可用0年,取得后立即出租给其他单位,甲公司对该出租土地使用权采用公允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16年,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在建工程3800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950一公允价值变动850银行存款18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4)2×16年10月8日,经甲公司董事会批准,将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出租房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50年变更为60年,并从2×16年1月1日开始按新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该出租房产的原价为5000元甲公司对该出租房产菜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日预计净残值为0,截至2×15年12月31日已计提1年折旧,2×16年,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其他业务成本800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800其他相关资料第一,假定注册会计师对质疑事项提出的调整建议得到甲公司接受。第二,本题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税费以及其他因素要求(1)对注册会计师质疑的交易或事项,分别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无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或“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直接使用相关会计科目,也无需编制提取盈余公积、结转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2)计算甲公司2×16年度经审计后的净利润【参考答案】(1)事项: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更正分录如下: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1000借:其他综合收益2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借;应收利息60贷:应收账款60事项(2):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更正分录:借:营业外收入1500贷:递延收益1500借递延收益150贷:管理费用150事项(3):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更正分录:借:无形资产2000累计摊销50贷:在建工程1950事项(4):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更正分录如下:借:其他业务成本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万元)2、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2×16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1月2日甲公司在天猫开设的专店上线运行,推推出一一项新新的销售售政策凡在月0日之景甲公司专营店并注册为会员的消费者,只须支付500元会员费,即可享受在未来两年内在该公司专营店购物全部7折的优惠,该会员费不退且会员资格不可转让。1月2日至10日,该政策共吸引30万名消费者成为甲公司天猫专营店会员,有关消费者在申请加入成为会员时已全额支付会员费。由于甲公司在天猫开设的专营店刚刚开始运营,甲公司无法预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未来两年可能的消费金额。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时按会计准则规定确认收入的时点作为计税时点。(2)2月20日,甲公司将闲置资金30000万美元用于购买某银行发售的外汇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合同规定:该理财产品存续期为364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不保证本金及收益,持有期间内每月1日可开放赎回。甲公司计划将该投资持有至到期。当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元人民币。2×16年12月31日,根据银行发布的理财产品价值信息,甲公司持有的美元理财产品价值为3100美元,当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元人民币。税法规定对于外币交易的折算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但对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内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3)甲公司生产的乙产品中标参与公家专项扶持计划,该产品正常市场价格为万/台,甲公司的生产成本为万元/台。按照规定,甲公司参与该国家专项扶持计划后,将乙产品销售给目标消费者的价格为1万元/台,国家财政另外给予甲公司补助款万元/台。2×16年,甲公司按照该计划共销销售乙产品20004,销售价款及国家财政补助款均已收到税法规定,有关政府补助收入在取得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4)9月30日,甲公司自外部购入一项正在进行中的研发项目,支持价款9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项目前期研发已经形成定的技术锥形,预计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盖流入足以补偿外购成本,甲公司组织自身研发团队在该项目基础上进步研发,当年度共研发支出400万5元,通过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发生的有关支出均符合资本化条件,至20×16年末,该项目仍处于研发过程中。税法规定,企业自行研发的项目,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化的部分,其计税基础为资本化金额的150%;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费用化的部分,当期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费用化金额的150%。其他有关资料第一,本题中不考虑除所得税外其他相关税费的影响,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甲公司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第二,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要求:就甲公司20×16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分别说明其应当进行的会计处理并说明理由;分别说明有关交易或事项是否产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是否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并分别编制与有关交易或事项相关的会计分录。【参考答案】事项(1)会计处理:甲公司应将收到的会员费作为预收账款;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1500贷:预收账款1500由于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收入的时点作为计税时点,所以税会确认收入的时点一致,不确认递延所得税事项(2),会计处理:该外汇理财产品应当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期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且计入当期损益;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理由:企业持有的该理财产品本身属于闲置资金投资,且期限较短,回收金额不确定,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其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长期资产,因此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分录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9500贷:银行存款19500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100-3000)×贷:其他综合收益670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600贷:财务费用600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事项(3),全计处理:甲公司收到的国家财政补助款作作为收入确认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2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400借:主营业务成本1600贷:库存商品1600收到的囯家财政补助款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事项(4),会计处理:甲公司购入的研发项目作为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核算,发生的研发支出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会计分录购买时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900贷:银行存款900支出时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400贷:银行存款400研发支出账面价值=900+400=1300(万元),计税基础=1300×150%=1950(万元),因此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暂时性差异,但是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总体的适当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测试的方向。在注册会计师为下列审计目标确定的抽样总体中,适当的是( )。 A.为证实所有发运商品是否都已开具账单,注册会计师将全年已开具的账单作为抽样总体 B.为证实营业收入项目是否被高估,注册会计师将全年发生的营业收入作为抽样总体 C.为证实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是否被高估,注册会计师将全年的赊销业务作为抽样总体 D.为证实坏账准备计提的是否充分,注册会计师将余额超过应收账款项目重要性水平的应收账款作为抽样总体 2、在决定样本规模所需考虑的各个因素中,( )不是必须的,即它需要根据抽样对象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 A.确定可信赖程度 B.确定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C.分层 D.确定可容忍误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可以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B.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C.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与抽样风险成反向变动关系,即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有助于降低抽样风险,反之,较低的专业胜任能力将使抽样风险增加 D.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传统变量抽样时,可以采用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差额估计等方法估计总体错报金额。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所得到的对同一项目的估计值是相同的 4、注册会计师由于执行了与审计目标不符的审计程序,导致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未被发现,这种审计风险属于( )。 A.非抽样风险 B.误受风险 C.抽样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5、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可能使用三种目的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审计程序中通常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是( )。 A.当控制的运行未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 B.实质性分析程序 C.风险评估程序 D.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 6、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的是( )。 A.审计的效率 B.审计的效果 C.初步判断的重要性水平 D.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7、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非抽样风险 D.误受风险 8、下列属于误拒风险的是( )。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9、A注册会计师在利用差额估计抽样审查甲公司的应收账款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300笔业务构成的应收账款总体中抽取了50笔业务进行逐笔审查。经查证,发现这些业务中共存在1 000元的误差,据此推断总体中的错误金额为( )元。 000 000 000 000 10、X注册会计师在对Y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测试的同时,一并对应收账款进行了测试。假定Y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明细账显示其有2 000户顾客,账面余额为10 000万元。X注册会计师拟通过抽样函证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抽取130个样本。样本账户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审定后认定的余额为450万元。根据样本结果采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应收账款的总体余额为( )万元。 200 11、D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 000个、账面价值为300 000元的存货项目中选取200个项目(账面价值50 000元)进行检查,确定其审定金额为50 500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计抽样,D注册会计师推断的存货总体错报为( )元。 500 000 500 12、在未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况下,D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 A.均值估计抽样 B.比率估计抽样 C.差额估计抽 D.概率比例规模抽样 13、在审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选取的样本包含了存货账面金额的20%,同时在样本中发现了300元的错报,则注册会计师运用比率法得出的总体错报估计值是( )元。 500 000 14、在采用统计抽样进行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推断的总体误差与可容忍误差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接受所测试的内部控制总体。以下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总体偏差率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可以接受总体 B.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的重大风险错报水平 C.如果总体偏差率远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可以接受总体 D.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且很接近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样本结果支持了计划的重大风险错报水平 15、在可容忍误差率为5%,预计误差率为3%,允许的抽样风险为2%的情况下,当注册会计师对200个文档进行检查时发现8个文档有错误,此时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不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预计的误差率 B.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的样本结果,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可容忍误差率 C.不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可容忍误差率 D.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的样本结果,因为可容忍误差率减去允许的抽样风险等于预计的误差率 16、在控制测试的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做出的结论可以接受的是( )。 A.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B.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C.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 D.调整后的总体错报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注册会计师设计样本时所确定的样本量存在反向变动关系的有( )。 A.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B.可信赖程度 C.可容忍误差 D.预期总体误差 2、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有( )。 A.随机选样 B.固定选样 C.等距选样 D.随意选样 3、注册会计师必须事先准确定义构成误差的条件,下列对误差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预计总体偏差率 B.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内部控制的缺陷 C.在细节测试中,误差就是可容忍错报 D.在细节测试中,误差是指预计总体错报 4、审计抽样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 A.选样方法能够计量并控制审计风险在可接受的水平 B.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C.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D.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5、下列有关审计抽样的说法中,恰当的有( )。 A.只要进行抽样,就会存在抽样风险 B.注册会计师在抽样中既可以使用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 C.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在审计中可以将其量化并加以控制 D.一般情况下,属性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变量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 6、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有( )。 A.在统计抽样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非抽样风险;在非统计抽样中,也存在某种程度的抽样风险 B.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所以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非抽样风险 C.在细节测试中,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主要是指抽样风险中的误受风险,有时也包括误拒风险 D.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抽样前,需要定义总体,即所确定的抽样总体范围就是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 7、被审计单位的下列控制中,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有( )。 A.信用部门经理在销售合同上签名批准赊销 B.操作人员在向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输入数据前必须得到有关主管人员的签字授权 C.对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过程实施控制测试 D.由独立人员对销售发票的编制作内部核查并签字确认 8、在细节测试中,下列项目与样本量呈反向变动关系的有( )。 A.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B.可容忍错报 C.预计总体偏差率 D.总体变异性 9、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在对应收账款实施实质性程序时使用统计抽样方法,而且预计将会发现少量的差异,则会考虑使用的统计抽样方法有( )。 A.比率估计抽样 B.均值估计抽样 C.差额估计抽样 D.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 10、在实质性程序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可接受的误受风险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B.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C.针对同一审计目标(财务报表认定)的分析程序的检查风险 D.可接受的误拒风险水平 11、下列有关PPS抽样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有( )。 A.运用PPS抽样时,在未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不能开始选取样本 B.运用PPS抽样时,在未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可以开始选取样本 C.在PPS抽样下,总体中的每个项目被选中的概率是均等的 D.在PPS抽样下,注册会计师无需对总体进行分层 12、PPS抽样的优点体现在( )。 抽样可以发现极少量的大额错报 B.在PPS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 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D.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13、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信赖过度风险为5%,可容忍的偏差率为8%,确定的预期总体偏差率为2%。如果在选取的样本中发现了两例偏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根据上述统计抽样样本量表,选取的抽样方案为77(2) B.可以接受总体 C.总体不能被接受 D.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为,可以接受总体 14、下列有关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的提法中,正确的有( )。 A.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也会运用统计抽样的方法 B.如果样本规模占总体规模的比例与样本中包含的账面金额占总体账面金额的比例相同,注册会计师只能选择比率法推断总体错报 C.注册会计师通过检查的重大项目所发现的错报,应计入总体错报 D.如果推断的错报总额接近但不超过可容忍错报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得出总体不可接受的结论 15、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时,需要确定选号的( )。 A.范围,即所选号码是否落入抽样单位的编号范围之内 B.路线,即按照何种方向作为选取样本的顺序 C.位数,即选用随机数表中每个数的哪几位与抽样单位相对应 D.起点,即以随机数表中的哪个数作为所选样本的首个号码 16、下面有关样本规模提法正确的有( )。 A.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样本规模就越小 B.相对于大规模总体来说,对于小规模总体,则总体规模越大则需选取的样本越多 C.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抽样风险越低,样本规模就越大 D.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则样本规模越大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该总体不包含那些已发运但未开单的项目。应将所有的发货单作为总体;选项B,由于高估的必在账中,所选的总体是适当的;选项C包含了不该包含的业务:当年已收回款项的赊销业务,同时还遗漏了应当包含的业务:上年赊销、本年末尚未收回款项的赊销业务。选项D,在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下,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主要与账龄相关、与金额无关。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07】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仅当总体各项目的特征相差很大时才需要分层。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06】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C,因专业胜任能力引起的差错与抽样风险无关,这方面的风险属于非抽样风险;选项D,将三种不同的方法运用于同一审计项目上,所得到的估计结果是各不相同的。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00】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非抽样风险是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之一就是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所以选项A正确。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799】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程序有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不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程序有风险评估程序、未留下轨迹的控制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798】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会导致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即影响审计效果。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需考虑影响样本量大小的有关事项,对审计抽样工作进行规划。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797】 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误拒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率,误受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果。只有非抽样风险对于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影响。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796】 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细节测试中采用抽样方法而导致的误受风险;选项C属于控制测试中采用抽样方法而导致的信赖不足风险;选项D属于控制测试中采用抽样方法而导致的信赖过度风险。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794】 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样本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1 000元,平均差额=1 000/50=20(元),估计的总体差额=平均差额×总体项目个数=20×300=6 000(元)。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30】 1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样本平均差额=(450-500)/130=(万元) 推断的总体差额=×2 000=(万元) 推断的总体实际余额= +10 000=9 (万元)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29】 1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比率=50 500÷50 000=,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300 000× 000(元),推断的总体错报=303 000-300 000=3 000(元)。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23】 1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计抽样,因为此时所需的样本规模可能太大,以至于对一般的审计而言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22】 1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比率法是用样本中的错报金额除以该样本中包含的账面金额占总体账面金额的比例,所以估计的总体错报金额是300÷20%=1 500(元)。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21】 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C中的“总体偏差率”均应为“总体偏差率上限”;出现选项D中情形时,注册会计师应谨慎对待,如结合其他审计程序的结果,考虑是否接受总体。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20】 1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样本的实际误差率4%(8/200)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2%大于可容忍误差率5%,所以不能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19】 1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控制测试中非统计抽样下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选项C,属于细节测试中的统计抽样下,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选项D,属于细节测试中的非统计抽样下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18】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10】 2、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和随意选样。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09】 3、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教材明确定义了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的误差,选项AD表述正确。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05】 4、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样方法只是一种样本选取方法,它不能控制审计风险,控制审计风险要靠样本量和实质性程序的恰当性。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03】 5、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但可以通过设计审计程序来降低、消除或防范。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02】 6、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B,虽然在任何一种抽样方法中注册会计师都不能量化非抽样风险,但通过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复核,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实务的适当改进,可以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注册会计师也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尽量降低非抽样风险。选项D,注册会计师所确定的抽样总体可以包括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也可以只包括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部分项目。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01】 7、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能够显示控制有效运行的特征,以及控制未有效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测试所识别的特征是否存在。如果显示控制有效运行的特征留下了书面证据,即控制的运行留下了轨迹,注册会计师通常可以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方法。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特定控制的性质选择所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类型。某些控制可能不存在文件记录,或文件记录与证实控制运行有效性不相关,对这些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实施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涉及审计抽样方法。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795】 8、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在细节测试中主要指的就是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向变动;可容忍误差在细节测试中就是可容忍错报,与样本规模成反向变动;预计总体误差在控制测试中就是预计总体偏差率,与样本规模成同向变动;总体变异性是总体的某一特征在各项目之间的差异程度,与样本规模成同向变动。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28】 9、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如果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之间差异很少,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所使用的公式所隐含的机理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所以当预计只发现少量差异,这两种方法就不适宜选择,而应该考虑使用替代方法,比如均值估计抽样和PPS抽样(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27】 10、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26】 11、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总体中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不是均等的,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为:项目的金额占总体金额的比重。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25】 12、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BD描述的均是PPS抽样的缺点。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24】 13、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发现两例偏差时,无论是按公式计算,还是查表(见教材),得到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估计值均为,超过了可容忍的偏差率,注册会计师不能接受被测试的内部控制总体。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17】 14、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如果样本规模占总体规模的比例与样本中包含的账面金额占总体账面金额的比例相同,注册会计师选择比率法还是差额法,其推断总体错报的结果是一致的,所以,两种方法均可使用。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14】 15、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这实际上是对随机抽样方法的一种总结和概括。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82813】 16、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不考虑总体变异性;在细节测试中,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样本规模就越小。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三节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经典例题] 1.(单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估计项目的是( )。 A.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 B.借款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C.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D.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 )。 A.企业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的恶化,提高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B.企业执行新准则,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C.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D.为了提高报表利润,企业将厂房总的折旧年限由20年延长至30年 3.(多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从2007年起按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该公司2008年度前3个季度改按销售额的10%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并分别在2008年度第1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第3季度报告中作了披露。该公司在编制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时,董事会决定将第1季度至第3季度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全额冲回,并重新按2008年度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假定以上事项均具有重要影响,且每年按销售额1%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与实际发生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大致相符,则甲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中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有( )。 A.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B.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C.作为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D.不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或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E.作为非重要会计差错更正进行处理 4.(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则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只需在当期确认 B.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C.如果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在当期及以后期间确认 D.对于会计政策变更,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应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 E.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可以进行追溯调整的,则不需要进行披露 [例题答案] 解析: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属于会计估计项目,其他三项属于会计政策项目。 解析:B、C项属于会计政策变更;D项属于滥用会计估计变更,应作为会计差错处理。 解析:企业可能由于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等原因而发生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是,上述中没有迹象表明第1季度至第3季度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而企业却按销售额的10%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且在编制20×8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又将第1季度至第3季度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金额冲回,重新按20×8年度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有调节损益的迹象,应视为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解析: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应采用未来适用法,所以B选项不正确。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除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后,还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事项: (1)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 (2)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 (3)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 所以E选项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