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财务会计题,投资收益是会计科目,而投资净收益是指投资过程中收入总额减去支付总额。上题中,共收回12+12+207=231,总支出215。投资净收益=231-215=16。2,投资收益是指事业单位向除附属单位以外其他单位投资而取得的收益.但不包括附属单位上缴的收入拓展资料:1.财务会计的含义: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与管理会计同为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其沿用传统的会计模式,故称“传统会计”;因其侧重于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决策需要,以外提供财务报告,故也称“对外报告会计”。培养目标掌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与设计的基本原理、电算化会计软件初始化的设置、总帐系统、报表系统以及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业务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模块构建,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方式的影响;了解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要求与制度规范、购销存业务核算子系统、基于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数据整理与加工。2.财务与会计的不同点:财务与会计应有一个客观的界限,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概念不同:财务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的决策体系。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提供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资料经济管理活动。职能作用不同: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而财务的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侧重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依据不同: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具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由企业根据国家统一会计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定的。而财务管理的依据则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单位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理财自主权。自主决策权。
ABACBDBCACDBC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60短期投资跌价准备60贷:短期投资56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6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60贷:盈余公积6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4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大概就是这样,因为09年新制度之前的科目不是太清楚,如果之前就是按照这个科目来的。但是由于这个是新旧制度交替的,对于以前科目的核算应该不会涉及,所以这个题没必要深究,考的可能性几乎是0.
1、会计政策变更适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法,会计估计变更适用未来法。追溯调整才会产生累积影响数。2、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不同,两者计算出来的利润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利润得出的所得税也不同,所以账面上需要体现这个不同,于是有了递延所得税,需要注意的是,递延所得税不是意味着不用交税,只是晚交税,或者早交税。例:行政处罚这类,肯定不能税前列支,是永久性差异,不产生递延所得税。3、如果计算2013年的递延所税税,累计折旧,就会用到折旧年限变更,此题是选择题,四个答案没有关于此处考点,看起来是没有用,但可以起迷惑的作用。4、2013年1月1日起,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应付税款法下是没有递延所得税这类处理方式的,只根据实际交多少,就账面记录多少。资产负债表法下,才有递延所得税科目,也有相应的处理要求。5、因为会计账务处理方式,月末结转损益进本年利润,年末结转本年利润进未分配利润,本期涉及的累积影响数,最终只是影响未分配利润。如果你需要重新编制2011年度报表,那是需要计算2011年度的累积影响数,如果不需要,就如题目答案处理。6、根据题目条件,2013年1月1日,未变更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900-900/12*3=675万元,计税基础(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900-900/10*3=630万元,即是说可以在税前列支的累计折旧比账面的多45万,所以税法利润=会计利润-45,即所得税减少=45*25%=11.25万元。如果是2012年年底做这个分录,如下:计算所得税差异:借:所得税费用11.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1.25结转:借:本年利润11.25贷:所得税费用11.25借:未分配利润11.25贷:本年利润11.25计提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1.125贷:未分配利润1.125而分录做在2013年时,就如题目所做分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