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资格证考几门科目比较好

feion1992024-07-24  0

中级会计想要通过率高的话,报考《经济法》和《财务管理》是比较好的。这两科相对实务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更加容易通过的。但具体报考科目的选择,还是得看考生对这三科的掌握程度。中级会计考试科目的搭配一、一次性报考三个科目。对于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且复习时间较长的考生可以尝试一次报考三个科目。即便不能全部通过,但也经历了考试氛围以及前期的复习,大概了解自己哪块知识点薄弱,等来年重新报考时,通过率更高。二、两两搭配。中级会计考试三门科目的难度排列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1、《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这个搭配通过率是相对比较较低的。但是基础扎实的考生,也可以尝试一下,考不过至少也掌握了自己做题的短板,争取明年再战。2、《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科里面,最简单和最难的搭配在一起,通过率适中。经济法主要考基础知识点,但需要大量记忆。而实务需要学习的章节多,知识点关联比较密切,需要费较多精力。3、《经济法》+《财务管理》。这个搭配相对来说通过率较高,财务管理更多的是需要计算,需要灵活运用和掌握计算公式和方法。经济法则需要理解背诵,相对比较枯燥,但缺是三科之中较简单的。中级会计的考试科目及时间中级会计考试的科目有《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三科中,中级会计实务是最难的,经济法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三科满分均为100分,60分即可及格。每年的中级会计考试时间基本是9月、10月上旬,具体时间安排参考官方公告。中级会计师的通过率为多少?中级会计师每年报名的考生越来越多,但通过率却一直不高。自2015年起,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就维持在10%左右,并且呈上升趋势,年增长到,平均通过率是

中级会计一次可报一科或者多门考试科目,但最多可报考3科。会计中级考试科目共有三科,不同群体的考生有不同的报考策略,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报考科目即可。

1、选报一门:《中级会计实务》,原因:章节较多,难度较大。当然,考生也可根据自己爱好兴趣进行选择。

2、选报两门

(1)《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财务管理》组合:理由:难度相对大一些,适合有相关基础知识的考生;

(2)《中级会计实务》和《中级经济法》组合是难度相对适中的组合。

(3)《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组合,单纯从难度来考虑是较低的。对于时间不是很充裕的考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3、选报三门:即一次性过三门,适合有基础、时间充裕的考生。

会计中级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方式。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可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进行报名并完成缴费。

考生须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取得全部考试科目成绩合格,方可取得会计中级证书,该证书由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中,《中级会计实务》算是难度较大、内容较多的一个科目,学习时应花费较长时间。而且很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备考过程中考生要有整体性思维,要养成思考概括的习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经济法》内容多、杂、细、枯燥,但考题灵活,所以需要大量的记忆,却不能枯燥地死记硬背,要在理解法条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才不容易混乱。《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多并且不容易理解、计算量大,要多做题多理解公式背后的含义。

经济法相对而言最容易。

中级会计师考试共有三门科目:《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考生必须连续两年内通过三门科目! 因此,在报考时,需要对科目进行分配。 一些考生已经为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难度进行了排名! 难度依次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中级会计师各个科目难度比较:

1、《经济法》较简单的科目。《经济法》是三科中最为简单的一科。经济法和生活比较贴近,容易被考生理解和接受。《经济法》考试内容较多,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点。

2、《财务管理》与《经济法》相比,《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是建立在一些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学起来比较抽象。而且该科目的计算量比较大,对数学知识要求比较高。

3、《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是三科中相对来说是最难的。《中级会计实务》兼有《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的特点,难度大,综合性强,在复习时应坚持“全面复习、重点掌握”的原则。要做到对教材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才能从容应对。

考生可以在第一年优先学习中级会计实务这门科目,这门科目相对来说会比较难一点,内容涉及比较广泛,但是和工作经验比较有联系,如果考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选择将这门科目和财务管理搭配在一起,这样学习起来会比较的顺畅。

如果是没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可以选择将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放在一起,经济法的学习更多的是记忆,对于考生来说学习方法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这两种学习方案都是可以尝试的,考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