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门科目搭配建议:
会计+税法:这两科联系比较紧密,搭配学习能够起到相互辅助的效果,建议首次报考的考生选择。
审计+经济法:审计难度大,属于细水长流的科目;经济法背诵内容较多,适合考前突击学习。搭配学习可以合理规划备考时间,备考前期可以把重心放在审计,经济法长期背诵。
战略+财管:这两门科目的关联度也是非常高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学习主要在于搭建框架,而财管的难度主要在于公式的运用和习题熟练度。两科目同时学习可以搭建一个系统,考生学习时可以理解得更加到位。
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即,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案。
考试系统支持5种输入法:微软拼音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极品五笔输入法、万能五笔输入法。
答题时间:会计科目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时间各为150分钟,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时间各为120分钟。
注会专业阶段考试科目按难易程度依次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难度则相对专业阶段科目较低。
注册会计师一般来说,最难的是会计、审计和财管三个科目。会计是做账,审计是查账(不仅限于查账),会计涉及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财管以计算量著称。经济法法条多,主要以理解记忆为主,税法有计算,难度相当。
难度排名:《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建议报考科目多的考生,先从会计、审计和财管入手学习,难度大的科目备考起来耗费时间较多,搭配着简单的科目一起学习也能够有助于思路转换。
在备考前,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可以先将季度学习计划制定出来,然后逐步完善。再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定期复习巩固,还可以通过做习题进行查漏补缺。
【方案一】税法+经济法
适合考生类型:基础薄弱,学习时间不充裕,偏向记忆型的考生
搭配方案分析:这两个科目皆与法律相关,是注会考试中比较简单的科目,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如税率与法条。两者的区别是:税法有一定的计算量,需要通过计算加强记忆,而经济法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如果考生时间不是特别充足又缺乏一定的信心,不如拿这两科来试下水,帮助自己找到自信。
【方案二】财管+战略
适合考生类型:基础较弱、学习时间不充裕、偏向理解性学习的考生
搭配方案分析:战略和财管在旧制度下原为一门科目,只是在新制度下为体现风险的重要性而将其单列出来,逐渐丰富,独自形成一门科目。战略中有财管中的计算,但比较简单;财管中的长期计划是以战略计划为起点。学好财管可以更好的理解战略课程中涉及到的财务战略内容,培养战略思维有助于把握财管整体框架。
【方案三】会计+战略
适合考生类型:基础较弱,学习时间不充裕,偏理解性学习的考生
搭配方案分析:这一种搭配方案搭配原理与方案三相同,适合基础较弱,时间不充裕的考生。此外,战略与经济法相比更简单,考生在备考时压力也会更小一些。
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可以提前备考。会计科目是注册会计师考试里面最难的科目同时也是最基础的科目,考生可以提前备考会计科目,若通过该门考试的话,对于考生后续的复习会轻松很多,所以建议会计科目第一个报考、备考,也可以搭配其余科目一起报考。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特点会计与其他科目都有一定的联系。可以称得上是注会考试的基础。学好了会计,可以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得会计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会计与其他科目的联系较大,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此外,考生们要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引申含义,并对概念进行区分,避免混淆。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题型及分值单选题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多选题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计算分析题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计算题最高得分为23分;综合题2题32分。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备考建议第一步:学会听课分科目去听课,每天听课至少2小时,听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集中,重要的知识点可以进行书写记忆,做好听课笔记,另外,一定要学会坚持,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个知识点或者细枝末节上,在听完课后,一定要好好去做课后训练,把所学知识点巩固起来。第二步:梳理知识框架每天听完课后,需要进行课堂知识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可以建立知识点梳理框架,强化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后面再次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容易。第三步:做套真题虽然将真题整套做下来需要很多精力,并且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做下来整体准确率还不高,但是通过把真题完整地做下来后,再对照答案修改,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理解不深刻的知识点等,更好地进行针对性学习。完整耐心的做一套真题,你会发现做整套真题真的很痛苦,不用担心对错,完整地做下来,做完之后对照答案修改,再找到讲义中的知识点对照看。第四步:回归教材基础通过做真题,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时候可以重新去梳理一遍教材,把不懂、理解不深刻的部分着重进行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