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师税法模拟题

feion1992024-07-24  1

年5月1日乙公司购入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投资),取得时成本为26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2018年12月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8万元。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则2018年12月31日该项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2.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18年10月1日以银行存款30万元购入乙公司的股票,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核算,另发生交易费用2万元。2018年12月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2万元,2019年12月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万元。则甲公司2019年年末因该事项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为( )万元。

年12月31日,甲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 400万元、计税基础为2 0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为100万元;2019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800万元。假定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且不考虑其他因素。2019年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的金额为( )万元。

4.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9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同日发行的10万股股票,甲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支付价款100万元,另发生交易费用10万元。2019年12月31日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30万元。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则2019年12月31日因该金融资产表述正确的是( )。

A.确认其他综合收益20万元

B.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5万元

C.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万元

D.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

年12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4元的价格从股票市场购入100万股乙公司普通股股票,将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每股6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业务应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 )万元。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2018年12月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初始取得成本26万元。

2.【答案】C。解析:2018年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42万元,计税基础为32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2-32)×25%=(万元),2019年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32)×25%(万元)。

3.【答案】B。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2019年年末账面价值为2 800万元,计税基础为2 000万元,累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金额为800万元;2019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800×25%=200(万元);2019年“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发生额=200-100=100(万元),故2019年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100万元,B项正确。

4.【答案】B。解析:2019年12月31日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期末公允价值130万元,计税基础为初始取得成本11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对应其他综合收益。期末公允价值130万元大于取得成本110万元,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20万元,因此,考虑所得税后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为15万元,B项正确。

5.【答案】D。解析:2019年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600万元,计税基础为400万元,所以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

《中级会计实务》每日一练-2022年中级会计师考试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及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C产品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2019年2月20日,甲公司将上述C产品对外出售60%,售价为13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销售C产品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30万元

B.销售C产品确认的主营业务成本为120万元

C.销售C产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18万元

D.剩余40%的C产品账面价值为68万元

2.下列各项中,关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与转回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期末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以前期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消失,可将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D.如果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因素并不是以前期间减记该项存货价值的因素,则也应当将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3.下列各项业务中,会引起存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A.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材料

B.发生的存货盘盈

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公司与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4月24日,A公司委托B公司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非黄金饰品)。A公司为B公司所提供的原材料成本900万元,向B公司支付加工费4 500万元,B公司垫付消费税600万元,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已经支付。A公司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A公司收回材料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则下列A公司的有关处理中,正确的有( )。

A.消费税600万元计入应交税费中

B.消费税600万元计入收回材料成本中

C.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为5 400万元

D.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为6 000万元

5.下列关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成本指的是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则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B.可变现净值等于期末存货的估计售价

C.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的现金流入,并不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D.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应按成本计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CD。解析:甲公司销售C产品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2[(200-30)×60%]

存货跌价准备             18(30×60%)

贷:库存商品               120(200×60%)

因此A和C项正确,B项错误;剩余40%的C产品账面价值=(200-30)×40%=68(万元),D项正确。

2.【答案】ABC。解析:如果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因素并不是以前期间减记该项存货价值的因素,则不允许将该存货跌价准备转回,D项错误。

3.【答案】BCD。解析:A项,不引起存货账面价值变动;B、D项,引起存货账面价值增加;C项,引起存货账面价值减少。

A项,分录为: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借贷都是存货类科目,不会引起存货账面价值增减。

B项,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C项,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D项,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4.【答案】AC。解析:委托方收回材料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不计入材料成本,A项正确,B项错误;加工后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材料的成本=900(原材料)+4 500(加工费)=5 400(万元),C项正确,D项错误。

相关会计分录:

①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借:委托加工物资                900

贷:原材料                   900

②支付加工费和税金的处理:

借:委托加工物资               4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85(4 500×13%)

——应交消费税           600

贷:银行存款                 5 685

③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处理:

借:原材料                  5 400(4 500+9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5 400

5.【答案】AC。解析:A项,在资产负债表上,计入存货项目的金额,应该是存货的实际成本,因此在期末应当将计划成本法调整为实际成本法;B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C项,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的现金流入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因此二者不相等;D项,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表明发生减值,存货应计提跌价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存货的账面价值是按可变现净值计量,而不是按成本计量。

《中级会计实务》每日一练-2022年中级会计师考试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11月20日,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A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5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安装A设备时,甲公司领用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成本为36万元,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万元,公允价值为40万元(不含增值税)。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4万元。2019年12月30日,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20年度对A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

2.甲公司2020年2月1日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3万元。购买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等费用2万元。安装时,领用生产用材料28万元,支付安装工人薪酬2万元。该设备2020年3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20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采用自营方式建造一栋库房,实际领用工程物资226万元(包含增值税)。另外,领用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一批,账面价值为180万元,该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计税价格为20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该原材料购入时进项税额为13万元;发生的在建工程人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分别为120万元和万元。该库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库房入账价值为( )万元。

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4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万元;另支付运输费价税合计为万元(已取得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输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9%);款项均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设备时,领用外购的一批工程物资,价值为10万元,进项税额为万元,应支付安装工人工资万元,发生专业人员服务费万元,发生员工培训费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该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5.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1月1日从乙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购货合同约定,该设备的总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5万元,当日支付265万元,其中含增值税税额65万元,余款分3年于每年年末等额支付。第一期于2019年年末支付,2019年1月1日设备交付安装,支付安装费等相关费用5万元,2019年2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同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P/A,6%,3)=,(P/A,6%,4)=,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9年2月1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甲公司A设备的入账价值=950+36+14=1 000(万元),202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 000×2/5=400(万元)。

2.【答案】B。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0+2+28+2=132(万元),从2020年4月份开始计提折旧,2020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32/10×9/12=(万元)。

3.【答案】B。解析:库房入账价值=226/(1+13%)+180+100+120+(万元)。

4.【答案】A。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0+(1+9%)+10+(万元)。

5.【答案】B。解析:甲公司2019年2月1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200+100×(万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3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