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注会报考热度越来越高,要想顺利拿下CPA证书可不是那么容易,考生们必须经历注会两个阶段的考试,那么注册会计师考试具体流程是怎么样?我们来看看吧。
第一阶段:专业阶段考试
注会考生拿证的第一个关卡就是专业阶段考试,也是许多人的“拦路虎”,每年专业阶段考试的通过率都不高。
专业阶段考试总共有6科考试科目,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经济法。各科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合格分值,过线则视为考试通过。
注意:根据中注协的要求,专业阶段考试单科合格成绩保留5年时间,从考生考下第一科考试科目那年起,五年内若没有通过所有科目,则第一年合格成绩作废,但考生还可以重新报考。考生只有在连续滚动的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考试所有科目,才能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电子证书。
第二阶段:综合阶段考试
根据注会考试的报名条件,想报名综合阶段考试,考生需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可见考生不能越过专业阶段考试直接考综合阶段。
综合阶段考试设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题,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每科考试分值为50分,合计60分则为合格分数。
注会备考攻略
1、学习要有计划
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比较多,要想一次过去备考所有的科目可是一件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因此,在备考前,考生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学习计划,安排好报考哪个科目,哪一天复习什么教材、哪个章节的内容,严格按照自己所制定的计划去做,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额考试通过率。
2、熟悉机考操作
要知道,注册会计师考试可是采取机考的考试形式,所以为了避免自己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影响了自己的考试效率,建议考生们需提前熟悉、掌握好机考的操作,这样对于你在正式考试的当天,提高个人的答题速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注册会计师备考建议
1、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册会计考试科目多,所学内容难,所以考生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一定要针对当年所报科目做好合理的学习规划,减少时间的浪费,能很有效地提升备考效率。
2、掌握好知识点,打牢基础
考生应结合考试大纲进行全面掌握考试的知识点。首先,要把教材内容认真学习一般;其次,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科目重点难点,从而达到理解、巩固;最后,结合网课所整理的笔记全面复习。
3、提高做题的效率
做题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完成题目,而是要通过做题真正的掌握到知识内容,要做到学练结合,查漏补缺,做到举一反三。
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型
《会计》考试题型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一共分为四大类。
《审计》考试题型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题、简答题一共分为四大类。
《税法》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题、计算问答题考试题型一共分为四大类。
《经济法》具包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考试题型一共分为三大类。
《财务成本管理》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考试题型一共分为四大类。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题、简答题考试题型一共分为四大类。
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的题型为综合案例分析。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合格标准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合格60分,满分100分。
1、接受业务委托
2、计划审计工作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结束了,紧接着很多同学已经提前进入了2022年CPA预习阶段,下面深空网给大家讲解CPA考试六科学习要点,值得各位参考借鉴。一、会计《会计》科目,仍然是CPA专业阶段里难度很高的一科,同时也属于基础。在CPA考试中,其实很多《会计》知识,都是默认大家已经掌握了的,比如“复式记账”,但往往大部分考生比较熟悉的是“单式记账”,这就体现出会计科目表,以及基础概念的重要性。二、审计《审计》科目,从今年客观题的难度来看,未来考试会愈发细致化,想要保障选择题尤其多选题的正确率,需要大家认真记忆细节知识与概念,搭建好《审计》的知识框架与流程图。三、财管《财管》科目,学习并不是只要把所有的公式都背下来就万事大吉,公式是要背的,但重在举一反三,要学会从一个公式推导出多个公式,同时对照真题联系,复盘错题内容。四、税法《税法》科目,首先是记。18大税种必须要记,可以使用流程图等将这些税种串联起来,此外18个税种下又包含多个税种要素,注意一个税种可对应多个税种要素学习;接下来需要练,《税法》和计算是分不开的,建议针对不同税种做专项性训练。五、经济法和战略《经济法》《战略》,这两个科目通常会给人“考前突击即可过关”的错觉,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留给他们的时间太短,显然具有很大风险。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的内容如下: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以上五个阶段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的内容总体概括。
审计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接受业务委托: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执业准则的规定,谨慎决策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
2、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十分重要,计划不周不仅会导致盲目实施审计程序,无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会浪费有限的审计资源,增加不必要的审计成本,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 (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在完成财务报表所有循环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后,还应当按照有关审计准则的规定做好审计完成阶段的工作,并根据所获取的各种证据,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