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税法公式

feion1992024-07-24  2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中华会计网校   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会计折旧或减值-税法折旧或减值(这样做可以不用费脑子考虑到底是+还是-)   第二步:计算递延所得税本期发生额   (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解决好了递延所得税的问题,所得税会计就算会了大半了)   非常好的公式:递延所得税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   问题在这里: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和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到底怎么求?(思考一下你的方法)   妙法求解: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期初暂时性差异+/-本期会计暂时性差异)*未来转回期间税率。(这里计算的关键之处在于+/-号的处理,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会计折旧或减值大就在借方(+号),税法折旧或减值大就在贷方(-号)”;另外注意未来税率可以预知的是应该用新的税率;如果税率是不能预知的应该用旧的税率,也就是当年的税率)   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期初暂时性差异*前期税率(一定注意税率是前期税率)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   根据分录确定如何倒挤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现在我通过下面的一道例题来说明这一方法:   1.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0×0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数本年转回数年末余额   企业存货跌价准备120 0 60 6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0 100 0 16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 300 0 3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0 150 0 150   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   (1) 计算甲公司20×0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2) 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3) 编制20×0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解答如下:   (1)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额=[5000+(100+300+150)-60]×33%=(万元)   **注释:八项减值都是暂时性差异,税法始终不认,计提的减值都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这是常识。   公式: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5000+会计折旧或减值(100+300+150)-60-税法折旧或减值0=,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而不是税法减值,因为税法减值是0   第二步:计算递延所得税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这也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税法上根本不认减值,所以税法减值为0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120+1500)*前期税率15%=243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借方,因为会计减值大)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   (2)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   (3)编制20×O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首先说明一下,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计算到‘角、分’位,所以以下的计算本人习惯以‘个’位为主,全部将‘万’位换算成‘个’位了,免得在工作中养成随便的习惯。1.如果只有成本的话,那么消费税公式是:(成本+加工费)/(1-税率)*税率(47+8)/(1-30%)*30%*10000=元注:以上的10000是用于换算成‘个’位2.将外购烟丝用于连续生产卷烟的,可将烟丝的消费税税额抵减卷烟消费税的税额卷烟消费税公式:销售价*适用税率+*支数;或者:销售价*适用税率+150*箱数。注:以上单位为‘元’烟丝的消费税公式:价格*30%本题的理论公式是:当月应纳消费税=销售甲类卷烟的消费税-生产甲类卷烟所耗用烟丝的消费税+销售乙类卷烟的消费税3600*56%*10000+150*1800-150*2*30%*10000+800*36%*10000+600*150=22500000元注:以上计算过程中的‘10000’是用于换算成‘个’位的。另,乙类卷烟消费税税率为36%3.每个业务的增值税事项如下:(1)加工费收取专用发票,进项税为*10000=13600元(2)外购烟丝,进项税为102*10000=1020000元(3)销售卷烟,销项税为3600*17%*10000=6120000元(4)外购材料用于厂房建设,属于非增值税项目,所取得的专用发票进项不得抵扣,直接计入成本(5)接受投资,进项税为*10000=17000元(6)‘管理不善’属于非正常损失,作进项转出:[()*17%+(1-7%)*7%]*10000=元(7)销售卷烟,销项税为800*17%*10000=1360000元增值税:6120000+元

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不一定会给,历年以来老师给的建议都是背下来。毕竟注会税法的难度更高,不像初级考试,题目百分百都会给出来。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

3、工资个税的税率表如下,找到规律还是很好记忆的。

税率什么的会告诉你,但是速算扣除数就不一定了,有些年份的考试会告诉你,有些年份就不告诉你 。 所以最好将速算扣除数记下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34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