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

feion1992024-07-24  1

中2022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共分为三个批次,具体属于哪一批次,还请考生以准考证上的时间为主: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2022年9月3日至5日

9月3日第一批次:

8:30-11:15《中级会计实务》,13:30-15:45《财务管理》,18:00-20:00《经济法》;

9月4日第二批次:

8:30-11:15《中级会计实务》,13:30-15:45《财务管理》,18:00-20:00《经济法》;

9月5日第三批次:

8:30-11:15《中级会计实务》,13:30-15:45《财务管理》,18:00-20:00《经济法》

具体时间可能由于地方政策或者特殊情况有所不同,具体时间以当地官方发布时间为准。

2023年中级会计考试的报名时间官方还未发布,预计将在3月份开始报名。考生可以参考一下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的报名时间:3月10日至3月31日,具体的考试时间请考生自行留意报考地区的财政局发布的相关通知,以当地官方信息为准。

2023年中级会计考试科目主要考什么?

2023年中级会计考试科目预计还是三门,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这个科目考察范围比较广,考试重点比较突出,是三个考试科目中最难的一科,考试的综合性比较强,会出现几个考点结合起来考察的情况。

《财务管理》这个考试科目题量比较大,计算公式繁多,在考试的时候也比较注重对于公式的考察,尤其是计算题和综合题。

《经济法》这个科目的学习可以分为税法和非税法两个部分进行,税法部分主要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这类知识点需要考生多做题进行巩固。非税法部分的学习主要是公司法、合同法等法条的记忆,知识点比较容易混淆,这就需要大家在记忆的时候及时归纳总结知识点,理解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中级会计考试报名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1、报名用的照片要符合报名标准,照片不能进行过度修图,因照片不清晰或格式不正确导致报名失败的,考生自行承担责任。

2、缴费前要先核对报名信息以及报名科目是否正确,缴费成功后信息不支持更改,不要因为考试报名信息错误而导致报名失败。

打印中级会计考试准考证时可能遇到什么问题?

1、准考证和身份证上的信息不一致:需要请当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出具相关证明。

2、登录密码忘了:登录报名网站,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可以找回登录密码。

3、考试前身份证遗失:需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或由公安部门出具身份证明材料(带照片),详情咨询当地财政局。

4、准考证丢失或者忘记打印:如果未超过打印截止日期,直接登录报名网站打印即可,若错过打印时间需咨询当地考试主管机关。

2022年的注册会计师即将开始报名,中注协也已经官宣了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但是很多小伙伴只了解什么时候报名,对考试时间还是不太清楚,那么2022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

2022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时间

2022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是8月26-28日。8月26-28日举行专业阶段考试(其中:会计、经济法、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四个科目将在部分考区实施两场考试);8月27日举行综合阶段考试。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请以准考证上的信息为准。

2022注册会计师的报名时间

2022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时间为4月6日-29日,交费时间为6月15日-30日,各位考生报完名要记得缴费,否则报名失败。

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阶段,专业阶段考试共有6科,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试共有2科,分别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注册会计师的报名条件

1、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专业阶段。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大专以上学历,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综合阶段。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取得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专业考试证书。

3、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申请免考部分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

(1)具有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经济学家、高级统计学家或者经济学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以在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专业阶段申请免试一个专业科目。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境外会计专业机构按照互惠原则达成部分考试科目豁免的,符合免试条件的可以申请部分考试科目的免试。

2023年中级会计《经济法》考试大纲已经公布,本科目各章考试内容中,要求应试人员对相关知识点能够全面、系统掌握,并能够分析、判断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熟悉的内容,要求应试人员对相关知识点能够准确理解,并能够解决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了解的内容,要求应试人员对相关知识点能够一般性理解。

第一章总论

一、掌握的内容

1、法律行为制度

2、代理制度

3、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

4、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

5、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

6、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

二、熟悉的内容

1、法律体系的概念和构成

2、法律部门的概念和构成

3、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三、了解的内容

1、经济纠纷的概念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公司法人财产权制度。

2、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股权转让的规定。

3、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4、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的规定。

5、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二、熟悉的内容

1、公司的概念和种类。

2、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

3、股东诉讼的规定。

4、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的规定。

5、公司的利润分配的规定。

6、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解散和清算的规定。

三、了解的内容

1、公司法的概念与性质。

2、公司登记管辖、登记事项、备案事项、登记规范、监督管理的规定。

3、公司债券的规定。

4、公司财务、会计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第三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事务执行的规定。

2、普通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的规定。

3、普通合伙企业的入伙与退伙的规定。

4、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事务执行的特殊规定。

5、有限合伙企业入伙与退伙的特殊规定。

二、熟悉的内容

1、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和财产的规定。

2、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规定。

3、有限合伙人财产出质与转让的特殊规定。

4、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的规定。

三、了解的内容

1、合伙企业概念及分类。

2、合伙企业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3、有限合伙企业的概念及法律适用。

4、有限合伙企业设立的特殊规定。

5、有限合伙人债务清偿的特殊规定。

6、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性质转变的特殊规定。

7、合伙企业的清算人制度。

第四章物权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物权变动制度。

2、担保物权概述。

3、抵押权的规定。

4、质权的规定。

5、留置权的规定。

二、熟悉的内容

1、物权通论。

2、物权的保护制度。

3、所有权的取得的规定。

4、共有的规定。

5、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

6、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

7、居住权的规定。

8、占有的意义、分类和保护制度。

三、了解的内容

1、物权法的概念与属性。

2、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3、所有权的权能。

4、相邻关系的规定。

5、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6、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

7、地役权的规定。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合同订立的方式(要约、承诺)。

2、合同格式条款。

3、合同的生效的规定。

4、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

5、合同履行的规则。

6、抗辩权的行使。

7、合同保全的概念。

8、代位权的规定。

9、撤销权的规定。

10、合同的变更的规定。

11、合同的转让的规定。

12、清偿的规定。

13、抵销的规定。

14、提存的规定。

15、免除的规定。

16、混同的规定。

17、合同解除的规定。

18、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

19、买卖合同的规定。

20、赠与合同的规定。

21、借款合同的规定。

22、保证合同的规定。

23、租赁合同的规定。

24、融资租赁合同的规定。

二、熟悉的内容

1、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2、合同编的调整范围和基本原则。

3、合同订立的形式。

4、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5、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

6、违约责任的概念与基本构成。

7、免责事由。

第六章金融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票据法的基础理论。

2、汇票与支票的规定及相关运用。

3、证券发行制度的规定。

4、证券交易制度的规定。

5、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规定。

6、保险与保险法的基础理论。

7、保险合同的相关规定。

8、信托法的基础理论。

9、信托的设立制度。

10、信托财产制度。

二、熟悉的内容

1、本票的规定及相关运用。

2、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规定。

3、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规定。

4、信托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三、了解的内容

1、涉外票据的概念与法律适用。

2、证券与证券法的基础理论。

3、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人的相关规定。

4、信托的变更与终止制度。

第七章财政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预算收支范围。

2、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

3、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

4、政府采购当事人。

5、政府采购方式。

二、熟悉的内容

1、预算编制的规定。

2、预算审查和批准的规定。

3、预算执行和调整的规定。

4、决算的规定。

5、预算监督的规定。

6、国有资产的概念及类型。

7、政府采购的概念和原则。

8、政府采购合同的规定。

9、政府采购的质疑与投诉的规定。

三、了解的内容

1、预算和预算法的概念。

2、政府采购程序。

3、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