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级会计考试即将到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优先掌握重要考点。存货是考试当中一个比较基础也相对重要的知识点,它主要包括什么内容?存货包括什么?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库存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在途物资、发出商品等。存货的计算公式存货的计算公式:存货=在途物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半成品和成品。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使存货到达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三个组成部分。企业在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法或售价金额法核算的存货成本,实质上也是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盘盈的会计分录批准前:借:原材料等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管理费用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存货计价方法是一种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订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存货计价方法一共有3种,分别是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
委托加工物资和库存商品 【所属章节】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 资产 【知识详解】 知识点1:委托加工物资 (一)委托加工物资的内容和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 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实际耗用物资成本+加工费+运杂费+税费等 【小新点】计入成本的税都是不可抵扣的税。 (二)委托加工物资的账务处理 1.科目设置 (1)如果以计划成本核算,在发出委托加工物资时,应同时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应视同材料购入结转采购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 (2)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税金: 知识点2:库存商品 (一)库存商品的内容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的各种商品。 (二)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 1.科目设置 “生产成本”、“库存商品” 2.账务处理——验收入库商品(生产型企业) 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3.发出商品 企业销售产品按规定确认收入的同时,应计算、结转与收入相关的产成品成本。产成品销售成本的结算与结转,通常是在期(月)末进行。采用实际成本进行产成品日常核算的,应根据本期(月)销售产品数量及其相应的单位生产成本(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计算)计算确定本期产品销售成本总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存货,通常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 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销售额×(1-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小新点】期末剩的=一开始有的+本期增的-本期卖出去的 【提示】这一方法是商品流通企业,尤其是商业批发企业常用的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商品成本的方法。商品流通企业由于经营商品的品种繁多,如果分品种计算商品成本,工作量将大大增加,而且一般来讲,商品流通企业同类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采用这种存货计价方法既能减轻工作量,也能满足对存货管理的需要。 (2)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小新点】商品进销差价率=总进销差价/总售价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企业购入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 借:库存商品(售价) 贷:银行存款/在途物资/委托加工物资等(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对外销售发出商品时,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