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要看个人职业规划,如果不急,可以先考中级,如果岗位对这个有要求,那就考注会,毕竟能考过注块,大家都会刮目相看
初级会计职称考过后,具体看毕业年限是否达到中级会计职称的要求。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难度要低于注册会计职称。中级报考最低要求需要专科毕业5年,本科毕业4年才可以。注会是专科毕业就好。对年限没有限制。如果毕业年限短,建议先报注会。
初级会计考完考中级会计证书比较好。中级会计证书考试难度适中,考试科目只有三门,备考压力相比注册会计师要相对轻松一些。而且考取中级会计证书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能够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增加升职加薪的机会。中级会计考试报考要求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具备博士学位;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及内容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有三门,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1、《中级会计实务》被称为中级会计职称三科难度最大的一科,考查难度较大、内容较多,复习时间较长。同学们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理解记忆。对于大家来说多做题,多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做题,没有训练的过程,考试是很难通过的,考生可以多做一些历年真题,掌握历年的出题方向,提升自己的做题技巧,这对通过考试是非常有帮助的。2、《财务管理》的难度比较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因此,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侧重理解、熟记公式、反复做题,并结合老师的课程进行自己的归纳总结和思考。《财务管理》中的公式,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公式表达的含义,并且记住(最好能理解)公式的使用条件。然后通过做题,不断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这样才能保证在考试时不会出现用错公式的情况。考生不能只是死记硬背那些计算公式,还需要对计算原理进行理解,不然很容易会出现记得计算公式但是不会运用的情况。3、《经济法》的特点是“一听就懂,放下就忘,一做就错”,所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中级经济法记忆量较大,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能死记硬背。在学习过程中保证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前提下,主要针对考试中常出现的重难点章节进行学习,全面掌握。要多练习历年试题,把握考情,多总结试题的出题角度,继续稳步前进。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做好笔记,懂得总结归纳。中级会计考试成绩有效期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22年报名简章,中级会计考试成绩有效期为2年。考生需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比如考生2021年通过了两门科目,那么2022年需要通过剩余一门,如果没有通过,则2021年的科目考试成绩作废,考生需在2023年重新参加考试。中级会计考试各科均实行百分制,合格分数为60分。
初级会计证升注会好,注册会计师证书是目前国内财会领域内唯一具有“签字权”的证书,曾一度被预测是未来行业中十大高含金量资格证书之一。中级会计师和注会考试科目对比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其中,中级会计师的《中级会计实务》与注册会计师《会计》、中级会计师的《经济法》和注册会计师的《经济法》,以及中级会计师的《财务管理》和注册会计师的《财务成本管理》的考试内容均有重合,但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查的范围更深更广,难度也比中级会计要高。中级会计师和注会考试难度对比中级会计师难度中等,注册会计师难度较高,中级会计师的难度在初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之间,对于已经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来说,难度较小,对于没有会计基础的考生来说,难度较大。中级会计师和注会各科的合格率1、中级会计师根据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研究处数据统计显示,中级会计师考试各科目合格率在至之间,中级会计考试一共有三门科目,其中:《财务管理》合格率为,《经济法》的合格率为,《中级会计实务》合格率为。2、注册会计师根据往年官方公布的《202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公布》显示,参加专业阶段考试六个科目的考生共有万人取得合格成绩,平均合格率为。各科目合格率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