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我也要靠阿。请高手指点一下。你学过吗?我还学过点,不过今年的变化太大了,实在头疼。感觉刚改的都很重要。
注会 税法学习总结 (1) 第一章 税法概论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熟悉)一、 税法的概念: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 税收法律关系的组成1、 权利主体:(1)双主体、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权利义务不对等;2、 权利客体3、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征、纳双方各自享有权力和承担的义务税收法律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三、税法的分类:(可按选择题把握)(一)、按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二)、按税法的职能作用不同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三)、按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分为:对流转额课税的税法、对所得额课税的税法、对财产、行为课税的税法、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四)、按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五)、按税收收入归属和征收管辖权限的不同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第三节 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一、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二、 公平原则三、 民主决策的原则四、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五、 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第四节 我国税法的制定与实施一、税法的制定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2、 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法律级次和1相同。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6个)暂行条例,也是税收法律。3、 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条例和暂和条例的实施细则4、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5、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有权制定税收部门规章的部门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海关部署。如财政部颁发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税务代理试行办法》6、 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三、 税法的实施四、 一般按以下原则掌握:一是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二是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三是国际法优于国内法;四是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我国目前属于双主体税制的国家:直接税占25%左右,间接税占60%左右。第六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税权的划分有纵向和横向划分的区别。税收管理权限包括:税收立法权、税收法律法规的解释权、税种的开征或停征权、税目和税率的调整权、税收的加征和减免权等。可以简单的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 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的层次:1、 全国性税种的立法权2、 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全国性税种可先由国务院以“条例”或“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实行。3、 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有制定税法实施细则,增减税目和调整税率的权力。4、 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有税法的解释权;经国务院授权,国家税务部门主管部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有税收条例的解释权和制定税收条例实话细则的权力。5、 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开征全国性税种以外的地方税种的税收立法权。6、 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省级人民政府有本地区地方税法的解释权和制定税法实施细则、调整税目、税率的权力。我国的税收分别由财政、税务、海关等系统负责征收管理。2001年12月31日以前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包括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以及按现行规定征收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仍由原征管机关征收管理,不作变动。自2002年1月1日起,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有关规定,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等。地方政府的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牧业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主要包括:(1)、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2)、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3)、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按60%和40%的比例分享。(4)、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5)、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6)、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7)、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中的94%归中央政府,其余6%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税法第一章习题:一、 单选1、我国直接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 )A、 60%左右B、 50%左右C、 40%左右D、 25%左右 2、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 )的税制结构A、 间接税为主体B、 直接税为主体C、 间接税和直接税双主体D、 无主体3、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 )来决定的。A、 税收法律制定B、 税收法律实施C、 税收法律事实D、 税收法律本身4、下列税种中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有( )A、 契税B、 消费税C、 资源税D、 房产税5、税收行政法规是由( )制定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B、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C、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D、 国务院6、根据税法的职能与作用,税法可分为( )A、 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B、 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C、 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D、 中央税法与地方税法7、《个人所得税法》在税法不同类型中属于( )。A、 既是实体法,又是普通法B、 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C、 既是实体法,又是基本法D、 既是程序法,又是普通法8、税收生疏管理法属于( )A、 税收法律B、 税收规章C、 税收法规D、 税收暂时行规定9、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 )A、 权利主体B、 权利客体C、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D、 税收法律事实10、我国税收立权划分类型是()A、 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划分B、 按照税种的基本要素划分C、 按照税收执法的级次划分二、 多选1、中央税的固定收入有()A、 海关代征的增值税B、 国内消费税C、 车辆购置税D、 个人所得税2、纳税人的权利主要有()A、 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B、 延期纳税权C、 申请减免税权D、 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3、国家税务主管机关的权利有()A、 制定税收法律B、 依法征税C、 进行税务检查D、 对违章者进行税务处罚4、下列属于部门规章的有()A、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B、 《增值税斩行条例实施细则》C、 《税务代理试行办法》D、 《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5、下列税种中,由地方政府决定是否开征及制定具体征收办法的有()A、 农业税B、 屠宰税C、 契税D、 筵席税6、2002年1月1日起,下列进行新税务登记的企业、单位改为由国税局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有()A、 两个以上企业合并设立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各方解散,但合并各方原均为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的B、 2002年1月起新注册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C、 2002年进行税务登记,但在2001年进行了工商登记的企业D、 2002年在工商机关注册登记的企业7、经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和国务院的批准,()可以拥有某些特殊的税收管理权。A、 首都B、 直辖市C、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D、 经济特区8、下列属于税收法律的有()A、 个人所得税法B、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我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C、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D、 税务代理试行办法9、下列属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有()A、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B、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C、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D、 税务代理试行办法10、下列属于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有()A、 增值税B、 资源税C、 个人所得税D、 营业税三、 判断1、科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决定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属于地方税()3、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地方性税种暂时行条例,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条例制定实施细则。()4、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的期限,也就是税款的入库期限。()5、当税法的某些规范同民法的规范基本相同时,税法一般援引民法条款。当涉及到税收征纳关系的问题时,一般应以税法的规范为准则。()6、涉外税收政策的调整权集中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各地一委不得自行制定涉外税收的优惠措施。()7、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由税法的制定、变更和废止决定的。()8、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中最实质的东西,是税法的灵魂。()9、中央各部委可以根据本系统的需要制定税收补充规定。()10、城市维护建设税由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一、 单选1、我国直接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 D )A、 60%左右B、 50%左右C、 40%左右D、 25%左右 2、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C )的税制结构A、 间接税为主体B、 直接税为主体C、 间接税和直接税双主体D、 无主体3、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 c )来决定的。A、 税收法律制定B、 税收法律实施C、 税收法律事实D、 税收法律本身4、下列税种中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有( B )A、 契税B、 消费税C、 资源税D、 房产税5、税收行政法规是由( D )制定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B、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C、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D、 国务院6、根据税法的职能与作用,税法可分为( B )A、 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B、 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C、 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D、 中央税法与地方税法7、《个人所得税法》在税法不同类型中属于( A)。A、 既是实体法,又是普通法B、 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C、 既是实体法,又是基本法D、 既是程序法,又是普通法8、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A )A、 税收法律B、 税收规章C、 税收法规D、 税收暂时行规定9、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C )A、 权利主体B、 权利客体C、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D、 税收法律事实10、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类型是(D)A、 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划分B、 按照税种的基本要素划分C、 按照税收执法的级次划分二、 多选1、中央税的固定收入有(A,B,C)A、 海关代征的增值税B、 国内消费税C、 车辆购置税D、 个人所得税2、纳税人的权利主要有(A,B,C,D)A、 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B、 延期纳税权C、 申请减免税权D、 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3、国家税务主管机关的权利有(B,C,D)A、 制定税收法律B、 依法征税C、 进行税务检查D、 对违章者进行税务处罚4、下列属于部门规章的有(B,C)A、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B、 《增值税斩行条例实施细则》C、 《税务代理试行办法》D、 《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5、下列税种中,由地方政府决定是否开征及制定具体征收办法的有(B,D)A、 农业税B、 屠宰税C、 契税D、 筵席税6、2002年1月1日起,下列进行新税务登记的企业、单位改为由国税局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有(B,D)A、 两个以上企业合并设立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各方解散,但合并各方原均为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的B、 2002年1月起新注册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C、 2002年进行税务登记,但在2001年进行了工商登记的企业D、 2002年在工商机关注册登记的企业7、经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和国务院的批准,(C,D)可以拥有某些特殊的税收管理权。A、 首都B、 直辖市C、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D、 经济特区8、下列属于税收法律的有(A,B,C)A、 个人所得税法B、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我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C、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D、 税务代理试行办法9、下列属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有(A,B)A、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B、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C、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D、 税务代理试行办法10、下列属于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有(A,B,C,D)A、 增值税B、 资源税C、 个人所得税D、 营业税三、 判断1、科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决定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错)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属于地方税。(错)3、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地方性税种暂时行条例,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条例制定实施细则。(对)4、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的期限,也就是税款的入库期限。(错)5、当税法的某些规范同民法的规范基本相同时,税法一般援引民法条款。当涉及到税收征纳关系的问题时,一般应以税法的规范为准则。(对)6、涉外税收政策的调整权集中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各地一委不得自行制定涉外税收的优惠措施。(对)7、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由税法的制定、变更和废止决定的。(错)8、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中最实质的东西,是税法的灵魂。(对)9、中央各部委可以根据本系统的需要制定税收补充规定。(错)10、城市维护建设税由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对)
对于CPA一年报考2科的考生,《会计》和《税法》成为了大家第一年首选报考的科目组合,对此,深空网就针对这两科为大家讲解相应的重要章节要点,希望有所帮助。CPA会计教材重要章节金融资产、长投、资产减值、所得税、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财务报告等章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注意会计科目时间上的倾斜。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章节是全书的基础章节,对于学习后面的知识有帮助,但是考试分值不高。另外第三章存货,第四章固定资产,第五章无形资产这几章节也是基础,对于后面的学习都有帮助。会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是其他科目的基础,无论是非财务专业还是相关专业出身,首选会计那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把会计这一科学好非常重要。根据历年考生的情况来看,会计的复习时间大概是在260-300个小时左右。CPA税法教材重要章节实体税种是考试的重点。尤其是其中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俗称税法四大经)更是重中之重。另外,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这两章需要重点掌握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国际税收,是次重点,其他章节的基础内容也要掌握。税法的最主要特点是知识点非常零碎,因此记忆尤为重要,能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那是最好的。同时,税法的重点非常明确,能非常好的掌握重点,通过考试将会变得容易很多。税法复习时间是在200个小时左右。当然具体情况应有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把握。
注册会计师《税法》科目备考至少需要250个小时,《税法》科目的考试难度并不大,但是需要考生理解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将重点知识圈划起来,同时建立知识框架将有联系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方便自己学习和理解。注册会计师《税法》科目怎样备考1、重视基础学习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的知识点非常琐碎和细节,考生在备考时务必要打牢基础,有了扎实的基础,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税法》的客观题基本上都是对基础性知识点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重视基础,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专业基础的积累,夯实基础。2、关注税种之间的关联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察的是税种之间各知识点的异同,如视同销售,增值税里有视同销售,消费税也有,企业所得税也有,视同销售在不同税种里的规定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在考试时很容易在不同税种里组合考查。3、注重实务操作围绕大纲和教材进行备考,注意实务操作,在复习备考时会发现教材表述和实务操作存在着一定差异,考生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考试答题时应该按照涉税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的要求执行。4、保证做题数量和速度注意税法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保证课后习题的数量和速度,考生在学习时要注意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模拟考场进行答题,提高答题速度。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什么条件1、报名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的人员,需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2、报名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的人员,需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考试时间注册会计师是全国统一考试,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大纲、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一年一次,考试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进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其中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时长是3小时,《财务成本管理》和《审计》的考试时长是小时,《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考试时长是2小时。综合阶段试卷一和试卷二的考试时长均为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