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主:投放广告的金主,有钱的。流量主:有流量,接广告变现的。广告行业内存在的几种方式主要是CPA,CPC,CPM,CPT,CPS几种。CPA:为每一次的用户行为付费。CPA,它的含义是指按照用户的行为进行计费,这个行为有很多种比如“一个公众号关注元”,再比如“一个应用下载是15元”,以及“一个表单填写20元”…它的核心关注点是用户的实际行为,不计算曝光是没有用的,只有用户有真实有效的行为参与才算有效的用户行为,你也可能会遇到有人说按下载量付费做CPD,这里的D就是Download里的D了。不同的行业的用户转化成本可能不同,但是可以按照一个基本的逻辑做推测:在二类电商领域一般推崇的结构是3331,即产品单价的30%作为广告费预算,以此来判断一些用户行为的转化效果。切换到一个下载,注册行为,则是看对于用户的估值成本了,就是在广告主心中对一个用户的估值,觉得一个用户只有1块钱,那么他肯付出的成本一般不会超过这个心理价格的。CPA对于流量主来讲可能不太友好,因为对于拥有流量的媒体来讲对于自己的流量转化效果一般是没有太大信心的,可能10000的曝光量也只有几十个有效转化,一般很少有媒体愿意选择的,做这一块的很多都是有任务群一类的流量,可以分配广告费作为用户激励刺激用户完成行为(比如广告主给我一个注册2块钱,我发布任务注册一个给用户返一块钱红包)。CPC:按每次用户点击付费。CPC,这个术语的含义是按照用户到实际落地页的点击量,比如我投放一个banner广告,只有点击进去我的落地页才算是有效计费的(从这种程度上来说公众号按阅读量计费的模式比较像CPC的计价方式),通常都是讲一个C(点击)的单价多少钱。CPC严格来说也算是用户行为,但是因为媒体数量众多需要在曝光量付费和用户转化付费之间选择一个可以平衡“广告主”(投放广告的金主)和“流量主”(拥有流量的媒体主)之间的关系,而从曝光(用户看到)到用户实际产生转化行为(下载注册)中间还一个Click(点击)才能看到转化用户的落地页,所以一般都是用C来作为中间的平衡。CPM: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Cost Per Impressions意为每千人成本;为每千次用户曝光付费。M的意思是千次曝光,翻译过来就是每千次曝光多少钱,比如浏览量是10000,计算下来就是10个M。很多app的bannner等广告位置都是按照M来做广告的。CPT,一般理解上都是按时间计费,很多app的开屏图投放都是多少钱一周,一个月,一天这样子;拿公众号推文广告来说,投放的T可能是次数(times)也可能是时间上的T(毕竟整体来说差不多就是一天一次头条推文)…另外也有人把T时间换作是CPD来称呼,这个D就是day(还有一种说法是download,下载的意思。这个D就是有效行为了)。CPS,应该是随着流量费用越来越高后甲方最青睐的合作方式了,它的意思是按照商品实际成交来计算费用(比如卖货卖了10000给你10%的佣金);比如金融理财里就是吸引投资多少钱,返佣金给你;也比如电商的分成,按成交订单进行分佣(没有成交订单就没有佣金);前段时间比较火的就是某理财公众号kol推广P2P平台吸引投资人投资拿推广佣金,发完广告又用线下活动推,敢这么玩的都是对自己用户的付费能力,以及自己影响用户的消费决策能力有自信的(自信佣金会比广告费高)。广告业里最多的就是这几种了吧,也可能会存在cpl的说法,实际意思就是“有效抵达产品落地页的邮箱用户数计算费用”,就像是网站广告时代的“uv”计算,挺少见的了。在公众号领域的广告位有哪些?公众号推文位置,一般来说阅读量有1000以后都具备广告价值;一般按万粉或者是阅读量报价。公众号推文文末的广告贴片(就是自己一般用来放公众号二维码的位置;换句话理解就是流量主开通了文末广告位后类似文末的广告),一般是按照使用时间报价。公众号的菜单位置,一般也是按照使用时间报价;还有文字推送广告,一般和头条广告一样报价(毕竟是占用推送次数了,但是没多人愿意做,文字广告的落地页无法控制,容易出现违规投放)。简单来说就是这些了,更详细的版本,等以后吧
845480066,在网上发帖推广精准些,我是找他买的软件,最前面就是扣位来的
CPC/CPM/CPD/CPT/CPA/CPS等代表的是不同的结算模式。
CPM:每千人成本。只要向足够量级的用户展示了广告主的内容,广告主就为此付费。按此计费的广告一般是以品牌展示和产品发布为主,如新闻客户端的GD广告,曝光效果通常比较好。
CPT:每时间段成本。以固定价格买断一段时间内的广告位展示,如开屏广告、富媒体广告或应用市场的下拉关键词等。
CPC:每点击成本。根据广告被点击的次数收费。关键词竞价一般采用这种模式,在信息流广告系统中比较常见。
CPA:每行动成本。比如按照一个注册,搜索行为,浏览行为等等。邮件营销(EDM)现在有很多都是CPA的方式在进行。
CPS:以实际销售额来换算广告金额。CPS它可以理解为销售额提成。比如销售额是1000000,CPS比例是3%,那么广告费就等于30000。这种广告更多的适合购物类、导购类、网址导航类的网站,需要精准的流量才能带来转化。PC时代的网盟,就是按照CPS计费的。
CPD:每下载成本。CPD是一种下载付费广告,根据广告被下载的次数收费。如这个广告里的APP一个下载是10元,被下载了10次,那么收取100元。
扩展资料:
推广方式的区别——
传播内容不同:传统手机媒体传播的产品信息只是一些字面上的反应,用户不能全面的理解一个产品,应用程序中包含了一些图片、视频,还可以全方位的感受产品,如一个汽车的应用,你不仅能够看到汽车的图片和视频,你还能通过游戏感受该款汽车的性能。
信息传播方式不同:传统手机媒体主要是以短信的形式为主要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是让消费者被动的接收产品信息,而APP营销是企业将产品信息植于应用制作,供用户下载,通过应用达到信息传播。
用户行为差异:传统手机媒体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容易让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往往得到的是反方面的效果,而APP营销是用户自己下载,容易接受产品信息,更加容易达到传播效果。
现在大多数的公司都会建立自己的独立APP,但做起来容易,想要获取用户就比较难了,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的,那基本就很难推广出去,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想办法,因为我们公司当初也是做了个APP,但是教育那块的,所以我觉得吧,推广出去第一是需要坚持,第二是需要找到可靠的人。但我们当时自己就是上传了应用商店,以及一些大网站上,方便用户去下载,其他的打造知名度是让锦随推那边做的,算算时间目前已经五年了吧,在我们自己的小领域知名度和口碑还是可以的,所以建议做APP的大伙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