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科目不同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有6科,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综合阶段考试是对专业阶段考试内容进行综合考察,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2、成绩有效年限不同
专业阶段各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综合阶段没有年限要求。即便如此,考完专业阶段考试之后,很多考生都会选择趁热打铁,继续报考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各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综合阶段没有年限要求。
3、考试侧重点不同
专业阶段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们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综合阶段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所学的内容如何灵活运用,来解决实务问题。所以综合阶段考察题型为案例分析题。
专业阶段有标准的答案,综合阶段的参考答案比较开放,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每年的考试结果来看,通过专业阶段考试,较综合阶段难。
专业阶段的重点知识在于要求考生按照能力等级3的要求备考,即熟悉、掌握。在综合阶段的重点知识中,注重的是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知识模块,从点到面的方式,从单科的跨章到三科的跨科,从其原理和内涵去理解和熟练运用知识分析案例。
4、考试题型不同
专业阶段考试有客观题和主观题,而综合阶段只有主观题,虽然题量少但是都是案例分析题,案例信息一般在7个资料以内。需要考生在做题过程中准确理解和分析案例,找到资料中的关键点,如果是文科能力较弱的考生,建议在平时多训练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5、考试内容不同
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涉及到专业阶段的各个科目,也就是说在备考综合时是不能偏科的,各科都是重点都需要大家全面学习。主要是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去解决实务的问题,要有灵活运用的能力。
考试科目和范围不同:
1、注会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 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 6 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 部分科目。
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2、注会考试范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 (2019 年)》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综合阶段考试 (2019 年)》确定的考试范围。
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即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 作答并提交答题结果。 考试系统支持 5 种输入法:微软拼音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 搜狗拼音输入法、极品五笔输入法、万能五笔输入法。 另外,微软新仓颉输入法、速成输入法仅供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持有人使用。
第一阶段,即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第二阶段,即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基于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
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两个阶段——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完专业阶段才可以报考综合阶段。刚开始接触注会的考生可能会有疑问: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有何不同?备考综合阶段是否就是把专业阶段的教材再看一遍?
简单来说,专业阶段主要是对考生是否具有专业知识的考查,综合阶段则更侧重于专业知识在实务问题中的应用。其中《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主要是对会计、审计和税法的考查,《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则主要针对财管、战略、经济法等科目。不同科目在综合阶段与专业阶段的备考方向不尽相同。
一、会计
会计考查的内容比较全面,经常出现的考查方式是问某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不当之处,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可见综合阶段不一定要求考生写出分录,但要详细描述如何处理,有时甚至要把计算过程写进去。
尤其是涉及到合并报表的内容,几乎年年必考。考生要关注教材及轻松过关一中的文字表述,例如2016年的真题,问A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层面和合并报表层面的会计处理是否存在不当之处,考生应答“…终止确认S公司相关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并终止确认少数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对于剩余32%股权,按照丧失控制权之日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9600万元进行重新计量,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而不是简单的写分录。
二、审计
审计与专业阶段考查内容和形式较为相似。主要是让考生回答注册会计师在复核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底稿时,应提出哪些质疑和改进建议。其中函证、监盘、与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有关的认定和审计程序仍是高频考点,考生应能做到完整描述审计程序。
三、财管
财管不会考查的像专业阶段那么全面,但是会更加细致,而且近几年更侧重于理论题。例如2015年考了资本结构理论,2016年考的是股利理论,2017年则考查了股利分配政策和债务税前资本成本的估计方法。这就要求考生对教材上的理论介绍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在考查可转债、优先股时还容易结合经济法科目,让考生描述该融资方式的优缺点。计算题的出现则相对较少,主要是用相对价值模型估算企业价值。
四、税法
税法在综合阶段很少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更可能会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详细展开,让考生找出税务处理有何不当之处。和专业阶段一样的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仍然是考查的重点,但是某些专业阶段冷门考点也曾在综合阶段出现,例如2015年就考了境外关联方交易转让定价方法。
税法还经常和会计结合出题,针对同一事项问会计处理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处理是否存在不当之处。例如2016年和2017年的考题都出现了这种题型,在收入的确认时间、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方面出现频率较高。此时很容易弄混,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税法的时候多思考一下——这个事项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五、经济法
经济法考查的不会像专业阶段那么全面,而是更加侧重于公司法和证券法,其中可转债、主板上市要求、中小板上市要求、重大资产重组是综合阶段考查的重点,方式和专业阶段相似,主要是要求判断拟发行方案中存在的不妥之处,考生对相关数字一定要熟记。但是2017年曾出现合同法和物权法等章节,所以考生们学有余力的话应尽可能复习其他章节,万不可心存侥幸心理。
四、战略
战略与专业阶段考查内容和形式较为相似。其中发展战略细分类型及途径几乎年年出现,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则是高频考点,内部控制近年来也有所涉及。
虽然综合阶段和专业阶段的考试有这么多不同之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把基础知识打牢才是关键。祝考生朋友们一鼓作气,顺利拿下全科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