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的得分标准要按不同题型来展开:1、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即得分;2、多选题每题有2个及以上的正确答案,全部答对即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3、计算分析题其中一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若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4、综合题涉及计算的,要求列出计算步骤。注会考试题型有哪些?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中,《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的考试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审计》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考试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和综合题;《税法》的考试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问答题和综合题;《经济法》的考试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的题型为案例分析题。领取注会证书需满足什么条件?1、注册会计师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2、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电子证书,并由考生自行登录网报系统下载打印。3、对取得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书。全科合格证书由考生在成绩发布之日起45个工作日后到综合阶段考试报考所在地方考办申领,具体领证事宜请以各省级考办通知为准。注会的评卷流程1、第一轮评卷。每道题会由两位阅卷人同阅一道题目,分差在合理范围内则取平均分,分差超过限定则提交上级阅卷,如果在高校阅卷,两位同学任何一个得分点评判不一致都会呈交导师定夺,因此在第一轮一套答卷就至少被阅卷两次。2、第二轮评卷。第一轮评卷结束后,后台进行统计。将分数结果出入较大的小题目归总进行第二轮,过程和程序与第一轮相同。至此,每一道题至少经过4次、最多6次阅卷评分。3、第三轮评卷。第二轮结束后后台再进行结果统计。将未合格但接近60分的卷子(例如57、58、59这样的分数)再次筛选出来检查,整体坚持有利于考生的判卷原则,对于个别题目确实裁量空间很大的,无法准确判断对错,按对的给分。CPA考试不是单纯的选拔性考试,它是执业资格的基础性考试,不需要满分,只要扎实基础,把低难度题目100%做对,正常难度80-90%做对,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挑战难题,通过考试并非难事。
经济法评分标准如下:
初级会计经济法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举办的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根据官方说明,初级会计经济法的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2个半小时,得分标准如下:
1、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部分满分为60分,必答题满分为42分,选答题满分为18分。
2、应用能力部分满分为40分,包括案例分析题和综合应用题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满分各为20分。
考试的评分标准为:符合题目要求,内容正确,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可以获得满分。若答案不完全正确但基本逻辑没有问题,则可以得到部分分数。如果答案与题目要求无关,或者简略回答,没有论证过程或者论证不充分,则无法获得分数。
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
1、仔细审题,答题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2、写出关键点,要有充分而又严密的论证。
3、计算题要准确无误,文字试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和准确。
4、考试时间有限,应做到有条不紊,不慌不乱,不漏不落,全面有效完成考题。
考生在备考和参考考试策略时的注意事项:
1、学习资料的选择:初级会计经济法考试的学习资料丰富多样,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辅导课程和习题集,重点加强弱项,充分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关键概念、公式和分析方法。
2、做好时间规划:初级会计经济法考试的时间比较紧张,考生需要合理分配时间,控制好每个部分的答题时间,做到时间充裕、答题有序、心态稳定。
3、熟练运用工具:初级会计经济法考试的应用能力部分需要考生熟练掌握计算器和电子表格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用科学的、高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4、聚焦重点难点:初级会计经济法考试的难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会计和经济法的基础理论、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等方面,考生应该聚焦这些难点和重点,做好备考复习和应试准备工作,提高应试能力和水平。
总之,初级会计经济法考试虽然难度不算太大,但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考试策略,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考试内容,才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经济法》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一门比较突出的考试科目,近几年注会《经济法》通过率相对较高,且相对稳定。注会《经济法》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那它具体的题型有哪些?对应的分值分别是多少?注会《经济法》科目的题型与分值1、单选题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2、多选题14小题,每小题分,共21分;3、案例分析题4小题共55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案例分析题最高得分为60分。注会《经济法》科目的通过率近几年注会《经济法》通过率率相对较高,且相对稳定。注会《经济法》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并且知识点较分散,所以不适合过早开始学习,容易导致快速遗忘。建议考生们在备考前期以《会计》、《审计》、《财管》等科目为主,考试前两个月再开始《经济法》的学习,熟读教材,了解教材框架,背诵重要内容,做题巩固知识。注会《经济法》科目的考试特点1、重点比较突出。集中在《公司法》、《证券法》、《物权法》、《破产法》等章节。2、需要准确理解对比记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不同的法律规定,以及《证券法》中关于债券和股票的相关规定,往往有许多相似的部分,候选人容易混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比较和记忆。3、应用性较强。虽然有很多内容需要记忆,但考试注重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也应该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注会《经济法》科目的备考建议1、重视教材,熟悉知识框架。教材在备考《经济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注会考试备考的重要学习资料,阅读教材有助于考生熟悉知识框架,区分主次章节。特别是在后期强化和冲刺复习阶段,考生需要回到教材中,加强对第四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制定可行性学习计划。注会考试备考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预习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开始备考前,考生应首先制定可行性研究计划,并分阶段攻克经济法科目。3、注会经济法中后期的复习重心是“案例分析题”。进入注会经济法的中后期复习阶段时,考生们可以做多一些典型例题,尤其是“案例分析题”。通过做题不断强化对“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等重点章节的理解和记忆。4、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坚持到底。注会考生大部分都是在职工作者,或者宝妈宝爸,除了工作和照顾孩子的时间,准备考试的时间更少,这就需要他们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高质量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备考效率。可以选择在安静的地方学习,比如图书馆、咖啡馆和大学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