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的高频考点第一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第二章:存货(初始计量、期末计量、盘亏或毁损);发出存货的计量。第三章: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处置、盘亏与盘盈)。第四章:无形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确认和初始计量、后续支出、后续计量、转换、处置)。《审计》科目的高频考点第一章:审计的保证程度、要素;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审计风险。第二章:初步业务活动;重要性;错报。第三章: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审计程序的种类;函证;分析程序。第四章: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审计抽样的应用(在控制测试中、在细节测试中)。第五章: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信息技术中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测试;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税法》科目的高频考点第一章:税法原则;税收(立法机构、收入划分)。第二章:增值税增收范围(一般规定、特殊行为);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抵扣、不得抵扣);简易计税方法;纳税人转让不动产的增值税处理;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第三章:消费税(税目、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四章: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与税率);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的确定;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扣除项目及其标准;不得扣除的项目;亏损弥补;资产的税务处理;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五章: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专项附加扣除;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税政策。《经济法》科目的高频考点第一章:法律(渊源、规范、关系)。第二章: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可撤销、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制度;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第三章:物的种类;物权变动的原因与公示方式;(共有、善意取得)制度;建设使用地权;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第四章:格式条款与缔约过失责任;合同的履行规则;双务合同的履行抗辩权;代位权与撤销权;保证责任;定金;债权转让与债务承担;合同的解除;提存;违约责任;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风险承担;(特种买卖、赠与、借款、租赁、建设工程)合同。第五章: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财产与事务执行;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合伙人的退伙;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事务执行的特殊规定。《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高频考点第一章:企业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效率。第二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市价)比率;(杜邦分析、管理用财务报表)体系;销售百分比法;(内含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外部资本需求)测算。第三章:利率;货币的时间价值;(单项资产、投资组合)风险与报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四章:资本成本的概念和用途;(债务、普通股)资本成本的估计;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第五章: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现金流、折现率的估计、敏感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高频考点第一章:公司战略(定义、层次);公司的使命与目标;战略管理(内涵与特征、过程);战略创新管理。第二章:宏观环境分析;产品生命周期;产业五种竞争力;(竞争环境、钻石模型、企业资源与能力、价值链、业务组合、SWOT)分析。第三章:总体战略的主要类型;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基本竞争、中小企业竞争、蓝海、职能、国际化经营)战略。第四章:纵横向分工结构;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公司战略与企业文化;战略控制;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公司战略与数字化技术。第五章:三大公司治理问题;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公司治理基础设施。
【导读】注册会计师以其高难度、高含金量为很多财会人员所熟知,注会考试共有六个科目,《会计》科目就是其中之一,当然此科目难度适中,只要掌握了考试的重点,再结合一定的方法进行知识点巩固,通过习题进行练习,相信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考试成功率,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是2020注册会计师《会计》高频考点:资产组减值,下面就来具体学习一下。
内容导航:
1.资产组的认定
2.资产组减值的确认
考频分析:
考频:★★★★
复习程度:熟悉了解本考点。
高频考点:单项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1)资产组的认定:资产组应当由创造现金流入相关的资产组成。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如是按照生产线业务种类还是按照地区或者区域等)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
(2)资产组减值的确认:
第一步:首先计算出整个资产组的减值损失;
第二步:将资产组的减值损失进行分配。
分配顺序如下:
A.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B.然后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2020年注会《会计》高频考点:单项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关于2020注册会计师《会计》高频考点:资产组减值,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相信通过高频考点的学习,大家一定能更好的进行注册会计师备考,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祝大家考试成功!
【内容导航】 1.个别报表 2.合并报表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会计》科目第八章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的内容 【高频考点】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个别财务报表 关键点:剩余持股比例部分应视同取得投资时点即采用权益法核算,即对剩余持股比例投资追溯调整,将其调整到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1)处置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 (2)剩余部分追溯调整 ①投资时点商誉的追溯 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②投资后的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原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留存收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投资收益(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日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其他综合收益(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提示】调整留存收益和投资收益时,应自被投资方实现的净损益中扣除已发放或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准则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 2.合并财务报表 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和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此外,与原有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当期损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