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要求在5年内通过。注册会计师一共考7门,专业阶段考试科目有6门,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一、考核的方向不同
专业阶段考的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考察。拿会计举例,它可能考的是在合并过程中应该确认多少商誉,应该确认多少少数股东权益,它更多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东西。注会专业阶段注重的是具体知识的深度掌握。
但是注会综合阶段除了财管有一些少部分的计算内容,其他对计算的考核较少,综合对各个科目均有涉及,注重的知识覆盖面广,更注重考核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考核的内容不同
注会综合阶段,是和否的题,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是对的,也酌情给分。注会专业阶段的这种题,是和否答错了,一分都拿不到,所以说专业阶段更多的是考技术层面的东西。综合阶段更多是考概念的东西。
三、考核的重点不同
专业阶段的重点知识在于要求考生按照能力等级3的要求备考,即熟悉、掌握;在综合阶段的重点知识中,注重的是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知识模块,从点到面的方式,从单科的跨章到三科的跨科,从其原理和内涵去理解和熟练运用知识分析案例。
CPA考试绝大多少还是2-3年比较靠谱,一年过六科的要么是真的是学习型学霸,那种可以过目不忘,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超强的,要么就是复习准备了好多年最后一举过六科,但是即使这样过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我认为科学点的备考方式还是预备2-3年考完,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如果一年涉猎太多的科目的话往往复习的效果并不好,建议可以准备一个2-3年的计划,即使中间有挂科也可在3-4年考完,我认为这样是最合理的。
当然也有人说全脱产备考CPA,希望实现一年过六科。只能说很难,而且全脱产考CPA即使拿到证书虽然起点可能会更高点,但是耽搁的一年工作经验有点得不偿失,其次全脱产考试对我们的经济能力也是一个巨大考验,不仅从一年的工作工资隐形投资上,还是从参加全脱产考CPA班型费用上都是巨大投资。
脱产备考CPA指的是辞职不上班,在家一心准备CPA考试。脱产备考的优点在于备考时间更充足,能够拥有较充足的时间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为考试做好充足的准备。缺点则在于没有经济来源,备考压力较大。脱产备考适合有一定学习基础但平时工作繁忙、难以开展系统复习的考生,以及自律性较强,想再加把劲冲高分的考生。CPA一共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部分的考试,专业阶段共分为六个科目,考生必须要在5年内通过六门科目,方可参加接下来的综合阶段考试。取得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即可申请注册会计师合格证书。
注册会计师一共有六个科目,备考一个科目至少需要2到3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完成备考。但由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备考时间做出相应调整。不同考生备考时间的安排建议1、在职考生;在职考生备考需确保在工作日每天至少能够有效的学习三个小时。而在周末以及节假日每天需要有大概八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同时还要利用闲暇的碎片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总结,巩固知识点。2、脱产考生;脱产考生由于没有工作的压力,且备考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可以选择每天高效高强度的学习方式,缩短备考的整体时间,不要把备考战线拉的过长,否则容易出现学习效率较低的情况,脱产考生最好是保证每天有6到8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在学习的同时进行穿插复习,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注意劳逸结合。3、在校考生;在校考生由于处在一个学习氛围相对较好的环境中,对于自身的复习备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校考生可以选择设立一个较短的备考时长,通过加强每天的备考强度,让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高效的学习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内容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的科目一共有六个,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内容分别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