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审计题重点

feion1992024-07-24  0

如果注册会计师通过这些程序发现某些未入帐的应付帐款,应将有关情况详细记入审计工作底稿,然后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是否需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相应的调整。   (5) 验明应付帐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五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审计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   1.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政策是否恰当;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滞正确;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 重要的实质性测试   (a)索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汇总表包括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两个部分。   固定资产部分。   a. 期初余额。注册会计师对其审计应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在连续常年审计情况下,应注意与上年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期末审定数核对相符;第二,在被审单位变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时,后任应借调,参阅前任注册会计师有关工作底稿;第三,如果被审单位以往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   b. 本期增加   c. 本期减少   d. 期末余额   累计折旧部分包括:折旧方法、折旧率、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和期末余额。   "合计栏"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余额汇总数,应与总帐和会计报表项目的有关数据核对相符。   (b)根据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选择以下方法对固定资产实施分析性复核测试审计程序:   (1) 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比较,可能发现闲置固定资产或已减少固定资产未在帐户上注销的问题;   (2)本期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总成本。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本期折旧额计算的错误;   (3)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总成本。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累计折旧核算的错误;   (4) 比较本期各月之间、本期与以前各期之间的修理及维护费用,旨在发现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上可能存在的错误;   (5)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的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由于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各期之间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的数额可能相差很大。注册会计师应深入分析差异,并根据被审计单位以往和今后的生产经营趋势判断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否合理;   (6) 分析固定资产的构成及其增减变运情况,与在建工程、现金流量表、生产能力待相关信息交*复核,检查固定资产相关金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c) 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   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是固定资产实质性测试中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的增加有购入、自制自建、投资投入、更新改造增加、债务人抵债增加等多种方式。审计中应注意:   a.对于外购固定资产,通过核对购货合同、发票、保险单、发运凭证等文件,抽查测试其计价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果是房屋,还应检查契税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b.对于在建工程转入的,应检查竣工决算、验收和移交报告是否正确,与在建工程相关的记录是否核对相符,资本化利息金额是否恰当;对已经在用但尚未办理端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检查其是否已经暂估入帐,并按规定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完成后,是否及时调整;   c. 对于投资者投入的,应检查入帐价值与投资合同中关于固定资产作价的规定是否一致,须经评估确认的是否有评估报告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确认,交接手续是否齐全;   (d) 审计固定资产的减少   审计固定资产减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查明业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做相应的会计处理,其要点为:   a. 审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   b.审查因为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验证其数额计算的准确性;   c.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抽查固定资产帐面转销额是否正确;   d.审查是否存在未做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精业务;

第三节 借款审计   一、 借款的审计目标   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将企业的负债完整的列示在资产负债项目的审计,主要是防止企业低估债务。低估债务经常伴随着低估成本费用,从而达到高估利润的目的。因此,低估债务不仅影响财务状况的反映。所以,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借款业务审计时,应将被审计单位是否低估借款作为一个关注的要点。借款的审计目标主要包括:   (1) 了解并确定被审计单位有关借款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有效且一贯遵守;   (2)确定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借款业务是否均已记录完毕,有无遗漏;   (3)确认被审计单位所记录的借款在特定的期间是否确实存在,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所承担;   (4) 确认被审计单位所有借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 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借款的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有关债务契约的规定;   (6) 确认被审计单位借款余额在有关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   二、短期借款的重要实质性测试   (1) 获取或编制短期借款明细表   (2) 函证短期借款的实有数   (3) 审查短期借款的增加和减少   (4) 复核短期借款利息   (5) 确定短期借款在资产员债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   企业的短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上通常;短期借款"项目单独列示,对于因抵押而取得的短期借款,应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揭示,注册会计师应注意被审计单位对短期借款项目的反映是否充分。   三、长期借款的重要实质性测试程序   (1) 获取或编制长期借款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帐和总帐核对相符;   (2) 对年度内增加的长期借款,应检查借款合同和授权批准,了解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期限、借款利率,并与相关会计记录相核对;   (3) 审查长期借款的使用是否符合借款合同的规定,重点审查长期借款使用的合理性;   (4) 向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函证重大的长期借款;   (5) 对年度内减少的长期借款,注册会计师应检查相关记录和原始凭证,核实还款数额。   (6) 检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是否已转列为流动负债;   (7) 计算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各个月份的平均余额,选取适用的利率匡算利息支出总额,并与财务费用的相关记录核对,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高估或低估利息支出,必要时进行适当调整;   (8) 审查企业抵押业期借款的抵押资产的所有权是否属于企业,其价值和现实状况是否与抵押契约中的规定相一致;   (9) 确定长期借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长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于长期负债类下,该项目应根?quot;长期借款"科目的期限末余额扣减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后的数额填写列,该项扣除数应当填列在流动负债类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单独反映。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结果,确定被审计单位长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是否充分,并注意长期借款的抵押和担保是否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的说明。   一、 应付债券的重要实质性测试程序   1. 取得或编制应付债券明细表   同其他负债项目的实质性测试一样,注册会计师应首先取得或编制应付债券明细表,并同有关的明细分类帐和总分类帐核对相符。应付债券明细帐通常都包括债券名称、承销机构、发行日、到期日、债券总额(面值)、实收金额、折价和溢价及其摊销、应付利息、担保情况等内容。   2. 审查债券产易的有关原始凭证   审查债券交易的各项原始凭证,是确定应付债券金额及其合法性的重要程序。   3.审查应计利息、债券折(溢)价摊销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此项工作一般可通过审查债券利息、溢价、折价等帐户分析表来进行。该表可让企业代为编制,注册会计师加以审查,也可由注册会计师自己编制。   4. 函证"应付债券"帐户期末余额   为了确定"应付债券"帐户期末余额的真实性,注册会计师可以直接向债权人及债券的承销人或包销人进行函证。函证内容应包括应付债券的名称、发行日、到期日、利率、已付利息期间、年内偿还的债券、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偿还的债权及其他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包括其他重要事项。   5.审查到期债券的偿还   对到期债券的偿还,注册会计师应审查相关会计记录,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 确定应付债券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应付债券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于长期负债类下,该项目应根据"应付债券"科目的期末余额扣除将于一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后的数额填列,该扣除数应当填列在流动负债类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负债"项目单独反映。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结果,确定被审计单位应付债券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充分,应注意有关应付债券的类别是否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的说明。

继《会计》之后,《审计》可是CPA考试第二大难度最高的科目,由于该科目考点专业性较强,考生需要具备一定基础才能理解。那么大家在学习《审计》时要注意什么?我们来看看吧。CPA《审计》考什么内容?大家在复习审计时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因为题目中涉及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知识,要能判断、说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审计和会计相互结合融会贯通能够更好的帮助学习审计。审计是和实务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推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注会考试题型介绍(一)选择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二)简答(分析)题、计算(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基本应用能力。(三)综合题、案例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综合阶段考试的题型为综合案例分析。如何备考审计?备考审计,教材是重中之重的学习资料,每年考试内容,中90%以上都来自教材。备考审计不仅是要记忆,更是要理解,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巩固记忆真正长期掌握知识的途径。熟悉审计专业性语言表述,加强文字组织能力。主观题作答理由要专业规范,多用审计语言,不可表述的过于白话简单。《审计》学习要点做好复习计划,多总结、多回顾。审计复习计划三轮:首轮备考要地毯式学习:打牢基础—复习和练习—模拟和查漏补缺;第二轮查漏补缺,通过练习历年真题,熟悉出题的思路和角度。了解历年真题的考查角度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找出考察点,遇到难题时也能从容不迫,且每年大题的套路基本没有变化,所有一定要吃透真题,反复研究,准备一个错题集,错题要反复做;第三轮冲刺阶段,要进行模拟训练,培养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2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