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与实际工作联系比较密切,侧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财管》考试重点内容有哪些?《财务成本管理》的重难点《财务成本管理》总共有21章的内容,内容比较多,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制定好学习计划。首先财管的重点章节为第二章、第五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其他章节一般占分比例不多,出现在客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财管》考试的题型一共有4种,分别是单选题有14道,共21分;多选题有12道,共24分;计算分析题有4道,共40分;综合题有1道,共15分,共100分,60分为及格分数线。复习财管如何刷题?1.《财管》在刷题的时候切忌搞题海战术,首先不是所有题都做。最好是根据网课老师筛选出的每章的典型题,自己动手去做,查漏补缺。也可以去找历年考题做。2.做完题目,要对题目进行归纳对比总结。相同类型的题目做完可以进行比对,找出每一道题的关键点和易错点,错题可以找出相关知识点,重新回顾,加深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可以寻找类似的题目多做几遍,掌握这一类型题目的做法。3.整理笔记,准备错题本。利用错题本查漏补缺。考前半月大家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测试,熟悉机考。严格按照考试时间(3小时)进行,确保一定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做题速度。
2022年CPA考试的报名时间将安排在4月份,除了准备报名事情外,考生也很好奇2022年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那么《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考点是什么?《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考试内容1、财务管理基础:财务管理基本原理,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价值评估基础;2、长期投资决策:资本成本,投资项目资本预算,债券、股票价值评估,期权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3、长期筹资决策:资本结构,长期筹资,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4、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的投资和筹资管理;5、成本计算:产品成本计算,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6、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时间和考试题型《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考试时间为小时,财务成本管理专业阶段考试的题型主要分为三类:1、选择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2、简答(分析)题、计算(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基本应用能力。3、综合题、案例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各科考试均设置5分的英文作答附加分题,鼓励考生使用英文作答,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如何复习《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财务成本管理》的课程是一门理科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计算量较大,考试时间相对紧张,难度较大,但只要梳理好财管的逻辑,是能够很好的掌握财管这门课程的。1、理解记忆:在具体章节中学习一些建议。必须熟练地记住核心公式和核心概念。财务管理涉及很多概念。只有在第2章财务报表分析中才能理解无数公式和概念。事实上,背诵公式的核心仍然是花足够的精力去记忆,这里提供了两种加速记忆的方法:理解公式内部的含义;致于如何理解公式含义,多练习推导公式。比如在《财务报表分析》一章中,母子率、子比率和周转率,实际上我观察下剩下的公式,还有一种是子母比(利息保障倍数、市盈率、市销率、市净率)。2、多做练习题:财务管理是一门非常需要练习的学科。不做大量练习就几乎不可能通过财务管理。保留大量的问题,不断总结问题的规律,最好能有自己的错题本。当然,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限制时间,不仅要做对,而且还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更要注重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连接。
注册会计师每年进行一次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一共有六门专业课,那么按照2022年的考纲来看,《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考试题型有哪些?2022年注会考试财管科目题型财务成本管理专业阶段考试的题型主要分为三类:1、选择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2、简答(分析)题、计算(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基本应用能力。3、综合题、案例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各科考试均设置5分的英文作答附加分题,鼓励考生使用英文作答。2022年《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考纲变动情况《财务成本管理》的大纲与2021年度一致,但调整了部分考点的相应能力水平。特别是第十六章,可变成本法,计算息税前利润的顺序和全成本法的核心差异是重点,应提高所需的能力水平,并予以关注。《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学习方法1、尽早着手财务管理的知识一旦掌握就不容易忘记,因此可以尽早开始复习,把时间精力投放在备考的初期。而税法、经济法这种记忆类科目则需要临门一脚的功夫,把临考前夕的宝贵时间留给税法经济法等需要记忆的科目。切记“临阵磨枪”。2、强化练习通过解题来掌握知识(例题—真题—练习题)”在战争中学习”,不要纠结教材的文字表述,多做题进行总结,同时,可以准备一本错题本,方便回顾自己的薄弱点。3、抓住重点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知识体系非常稳定,历年的变化不大,因此“重点恒重”的特点尤为突出。税法、经济法每年教材变化不大,更多体现“新增必考”的特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4、理解为王每一句话都要切实理解含义,每个判断都要搞懂推理过程,每个公式都要尽量推导一遍。切忌“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