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必背知识点如下:
1、什么是会计?答: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4、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答: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月、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5、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答: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初级会计包括初级会计实务与经济法基础两科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相比经济法基础难度要大一些。备考初级会计实务,考生必须抓住知识点的灵活运用。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考点。
1、会计概述、资产重点整理
会计概述:要求考生掌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相关知识;对于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相关考点,考生务必学会运用;对于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应用原则这一内容,考生需熟悉。
资产:涉及的考试重点分别是现金管理、现金核算及现金清查相关内容; 银行结算制度及其他货币资金核算的相关知识点;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内容;存货成本如何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及存货清查相关考点。
2、负责、所有者权益重要考点整理
负债:需要考生掌握的考点分别是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如何核算,应交增值税、消费税该怎么算,应付利息又该如何核算。
所有者权益:要求考生掌握的考试重点包括了实收资本怎么算,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相关知识点,留存收益该核算。
3、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表必考知识点归纳
收入、费用和利润:要求掌握的点分别是收入确认和计量的步骤,收入核算设置的会计科目包括哪些,营业成本账务如何处理,税金及附加的账务怎么处理,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该如何计算,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包括哪些账务处理,本年利润结转方法及账务处理相关内容。
财务报表:财务报考这一章节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相关的作用、内容、结构及编制方法,对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相关考点,要求考生会运用。
很多考生觉得自己记东西慢,好不容易背下来,一会就忘记,为此感到苦恼。小奥为你整理一些记忆方法,希望帮你高效、牢固的记忆。
在学习知识点的时候,考生可以把难以记忆的知识点改编成短小、便于记忆的顺口溜,这样记忆起来更快速高效,又少了苦恼乏味。
联想记忆也是不错的方法,简单说就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点,转化成现实中具体、生动的事物进行记忆。
初级会计考试知识点最终落实到习题上,平时多做题是记忆知识点的方法之一。考生就可以采用习题记忆法进行记忆。考生通过典型习题案例的方式去记忆知识点,会更加具体形象,这样记忆效果会更牢固。
【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现象(自然事件、绝对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相对事件):
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法律行为 (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行为是否法(合法和违法)、行为表现形式(积极和消极)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和非表示),非表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主体意思表示(单方和多方),单方(遗嘱、行政命令)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和非要式)
主体实际参与与行为状态(自主和代理)
是否存在对行给付(有偿和无偿)
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主法律和从法律)买卖和保证合同。
【2】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劳务报酬所得
1.税目——“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关于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职员在“本单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征税总结:
【简化记忆】除报社、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外,其他人出版、发表作品都按稿酬所得计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
关于次的规定:
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2)税率:20%
【注意】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3)计税依据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4)计税公式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14%;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