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的得分标准具体如下: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即得分;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答对所有正确答案即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3、计算分析题其中一道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果使用英文解答,必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涉及计算的,要求列出计算步骤;4、综合题涉及计算的,要求列出计算步骤。注会的考试成绩合格标准1、注册会计师每门考试科目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其合格分数线。如对成绩有异议,需要复核考试成绩的考生,可在成绩发布后第5个工作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网报系统,提出复核申请,中注协将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复核办法》统一组织复核工作。2、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由财政部考办颁发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取得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合格成绩者,由财政部考办颁发全科合格证。注会考试科目1、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如下:《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注册会计师的阅卷程序阅卷前中注协的专家会组织进行集中授课,对每个题目的阅卷规则、采分点、考生可能作答的类型等进行讲解,阅卷人参加相应的规则考试,考试通过后方可进入阅卷组,关于主观题的阅卷要点主要为以下几点:1、按得分点给分。对主观题的每个小题,专家都会确定得分点和可接受的“关键词”(每题大概10个得分点);2、判断正确才给分。涉及先判断正误再进行解释的题目,判断错误则全题判错,即使理由正确也无法得分;3、冗余信息不扣分。对于理由阐述的部分,即使存在其他非得分点的错误内容,不影响整体的给分情况,总而言之踩中“关键词”即可得分。
与往年一样,2022年CPA考试安排于8月份举行,从往年来看,很多同学在主观题上失分比较严重,那么CPA考试主观题的评分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学习方法?CPA考试合格标准综合阶段:各科满分50分,合格分数为两科合计得60分。其中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中,有一道小题可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专业阶段:采取每科百分制,60分为合格分数线。CPA考试评分标准客观题对就得分,错就没分数,这是板上钉钉;但是主观题评分有一定的灵活性,关于主观题的阅卷要点主要为以下几点:①按得分点给分。阅卷组会确定得分点和可接受的“关键词”(每题大概10个得分点);②判断正确才给分。涉及先判断再进行解释的题目,判断错误则全题判错,即使理由正确也无法得分;③冗余信息不扣分。对于理由阐述部分,即使存在其他非得分点错误内容,不影响整题的给分情况,总而言之,要踩中“关键词”就能得分。CPA考试学习建议1、向名师请教在备考CPA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杂症。零基础考CPA的考生,如果没有名师指导,这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积少成多,便成了大问题。但是有名师指导,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你收获到的不单单是知识点,还能有效节约时间成本!2、合理规划课程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6+1”,一共7个科目,并且各个科目的章节也非常多,有些章节内容多、难度大,需要花费的时间长;有些章节为非重点章节,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这时候合理制定备考计划就非常重要了。
2023年cpa审计综合题评分标准:共1道,共19分;评分标准是答案中的金额是以万元表示,涉及计算的,要求列出计算步骤。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题型题量、分值及评分标准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共有42道题,有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综合题共4种题型,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总分100分,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道,每题1分,共20分;评分标准是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只有选出正确答案才能得分,选错或不选不得分。
多项选择题:共15小道,每题2分,共30分;评分标准是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少答均不得分。
简答题:共6道,共31分;评分标准是其中一道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增加5分。
综合题:共1道,共19分;评分标准是答案中的金额是以万元表示,涉及计算的,要求列出计算步骤。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时长及时间分配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时长是150分钟,各题型答题时间分配如下:单项选择题:建议用时20分钟;多项选择题:建议用时20分钟;简答题:建议用时60分钟;综合题:建议用时50分钟。
cpa审计备考注意事项:
1、理论知识的学习
审计学科有一个特点,就是审计术语比较难懂,大多数考生会有点难以理解教材中审计术语的表达,考生也很容易陷入术语中纠结,这个时候就需要避开这个学习的误区,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最好先去了解术语中所表达的意思,在明白了意思后再回头去掌握术语的表达。
2、程序的应用
前面说过审计中大多数时候都在介绍程序的使用,那么在学习程序的时候大家就要了解,这项程序是否是准则要求必须要做的,而很多考生先关注的只是程序是怎么做的,不会先去了解程序背后的原因,这样就容易沉浸在只是死记程序的困境中,无法更好的理解去记忆。
3、注意关键词的表达
在审计中很少有特别绝对的用词,但是有一些是绝对性的,比如应当、所有等,那么看到应当的时候就应该警觉,应当后面说的是什么内容,所有更是如此,而很多考生也会有一个学习的误区,就是看到这种绝对的次第一反应就是错误的,而忽略掉审计中也是有绝对的表达的。
以上数据出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