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先考会计+税法比较好。
拓展资料如下: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实施的法定职业资格考试,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入的关键环节,是行业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发挥着对注册会计师人才职业选拔和成长的风向标作用。
历经多年的发展与制度改革,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认可、广受信任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之一。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个人会员超过26万人,其中,注册会计师107483人,非执业会员153891人。
国家实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组织领导,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全部通过专业阶段六科考试后,才能报名参加综合阶段。每年4月份报名,8月份举行综合阶段考试,10月份举行专业阶段考试。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考试科目: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
cpa一般先考:会计+审计+税法比较好。
一、一年内通过
计划一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考试科目,就没有什么报考顺序而言了。就时间的分配要特别注意,六科的学习时间要求为:会计400小时,审计财管350小时,经济法税法战略300小时。考生要根据各科需要花费的时间合理进行安排,制定计划进行有效备考。
二、两年内通过
方案一: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财管;第二年:审计、战略。
方案二:第一年:会计、审计、税法;第二年:财管、公司战略、经济法。
方案三:第一年:会计、审计、财管、公司战略;第二年:税法、经济法。
提供三种方案供大家选择,因为会计可以说是注会考试的基础,会计如果可以成功通过,能够提升备考的信心,所以每种方案都将会计作为了第一顺序,方案一和方案三侧重的是理解和背诵相结合,将难度大的科目放在了第一年的报考上,这样做更能促使大家积极备考。
三、三年内通过
方案一:第一年:会计、税法,第二年:审计、经济法,第三年:财管、战略。
方案二:第一年:会计、审计,第二年:财管、战略,第三年:经济法、税法。
方案三: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第二年:是审计、战略,第三年:财管。
注册会计师cpa先考会计和税法科目比较好,比较适合首次报考,并且没有会计基础的考生,其中的会计这一科目打好基础,对后面科目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cpa怎么搭配考试科目比较好会计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几门科目中的核心科目,也是其他的科目的基础,和其他科目的知识点紧密相连,所以在报考的时候优先选择会计科目为基础,搭配其他科目进行备考。建议首次报考注册会计师的考生,每年选择2-3门科目进行备考即可,具体的搭配方案如下:1、选择2科:会计+税法,比较适合首次报考,并且没有会计基础的考生,会计这一科目打好基础,对后面科目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报名3科:会计+税法+财管,比较适合首次报考,但是有会计基础的考生。3、报名4科:会计+税法+财管+战略,比较适合会计基础比价好,并且备考时间很充足的考生。会计这门科目的备考多长时间对于《会计》科目的备考,建议学习时长为450小时比较合适。《会计》是CPA考试比较基础的科目,知识点贯穿cpa考试整个知识体系,和其他各科紧密相连,同时,会计也是CPA考试专业阶段难度相对较大的科目,会计科目的典型特征就是内容多、范围广、难理解、计算多,所以,学好这科对后面其他科目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大家拿出充分的时间备考会计这一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