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时比较枯燥,建议找个老师听听课,推荐刘圣妮和范永亮,都是东奥的老师。如果喜欢自己看书,你已经看到第六章的话,可以直接先看实务部分,就是几个循环,结合案例,一般审计大题都是出自这几章,先把后面的看完,你再看前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过审计就是个重复过程,第一次看的时候像天书,多看几遍就好了。
要做好计划在特定的阶段完成特定的任务。第一遍学审计的要求就是多读,不要试图通过第一遍的学习就能全部掌握知识。要多做题,通过多刷题进行实战演练,将知识点与题目进行融合,融会贯通。《审计》的复习方法1、要做好计划在特定的阶段完成特定的任务。第一遍学审计的要求就是多读,不要试图通过第一遍的学习就能全部掌握知识。首先宏观地了解课本,知道课本的大体框架。在学习前面几个章节的时候会觉得特别无聊,因为你可能觉得并不难,但又不知道书上到底想表达什么,翻过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这些章节之后,你会开始觉得对大概章节有了具体的了解,等学完几大循环之后就对审计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2、要多做题,审计科目在看完课本后,不一定能应用于题目之中,所以要通过多刷题进行实战演练,将知识点与题目进行融合,融会贯通。《审计》科目大纲变化情况《审计》:从大纲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审计和质量管理两章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他章节主要涉及章节标题同义词的替换,不涉及实质性更改。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难度排行根据考试统计,注册会计师公认最难的科目排行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这门科目被称作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三座大山”之一,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基础科目之一,且难度较大。
您好,注会考试科目中审计是相对来说最抽象的。建议你跟着网校老师学习,这样思路更加清晰,备考更加高效。可以点击我的昵称去了解详细信息。
学习顺序其实不重要,分重点和非重点地理解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你参考一下。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知识(第1-6章)——识记 这部分包括审计概论、注册会计师管理、职业道德、执业准则和法律责任。这六章的内容是作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的基本知识。这类知识一般难度较低,考生只要看看就能明白,这部分的内容多以客观题的考核为主,学习重点应该是掌握与理解有关的概念。考核职业道德方面的简答题较多,这类考题充分体现了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 审计基本理论部分比如职业道德和执业准则肯定是重点掌握的内容,从职业道德开始就应该注意自己审计思维的培养,从注册会计师角度理解和掌握比如针对独立性的规定以及防范措施,比如独立性针对用户群体不同,独立性要求不同,为什么?就是因为群体不同沟通程度不同,从而信息透明度不同,那么独立性要求严格程度自然不一样,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实质性独立性要求都一样。这样的思维方式从开始就应该注意建立。强化提高阶段有必要听听强化提高班课程,认真看教材。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第7-14章)——理解 这部分应该说是全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涵盖了注册会计师执业中必须掌握的各种审计技术,包括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审计抽样等等。 对于未从事过审计具体业务的考生来说,该部分内容的学习难免有点抽象和不易理解,也是历年重点考查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多种题型命题,考生应将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做到融会贯通,不仅能解答客观题,而且要注重简答题和综合题。建议考生结合教材做一定量的强化练习,有条件的话,可上辅导班,包括面授或网络远程辅导,这样可以减少对审计相关概念与理论知识的陌生感。 基本理论与方法无疑要重点掌握,这里是构建审计思维和框架的开始,第一遍学习以后要能对基本的审计程序和流程有一定了解,每个阶段安排什么工作,基本的审计程序在不同的环境和环节中起的不同作用以及关注的不同重点等等都应该有深入了解。比如针对应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应对措施,老师提醒从“提高警惕”为索引去理解,从审计前的强调风险到人员分配的整体流程,各个方面安排严密;对于控制环境薄弱引发的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那么就需要对审计程序修改。为什么?因为可以说一般审计程序设计都是针对一般情况,总体变化了不就是要修改吗? (三)注册会计师报表审计实务部分(第15-26章)——运用 第15-20章是循环审计部分。该部分与内部控制、会计相关知识联系较紧密,涵盖了大部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具体实务内容,其章节按业务循环划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审计、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审计、货币资金的审计等。 第21-24章是指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项目的审计和需考虑的事项。包括对舞弊的考虑、审计时如何利用他人工作、与治理层及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审计时对会计估计、关联方等内容。 第25-26章包含了完成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的相关内容。其中涉及比较数据、期后事项、持续经营等特殊事项的程序,还包括了结束审计前的工作以及撰写审计报告等内容。第26章是历年重点考查的内容,审计报告要能全文背诵。 实务部分的重点其实应该关注内部控制的设计和重点所在,了解会计凭证流转的流程和步骤,了解主要风险控制点,才能从本质上了解针对这些具体业务和环节的审计程序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进而能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有工作经验的要多了解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多找同事讨论;没有工作经验的要多看教材和听课了解内控流程,可以参照风险管理教材的相关内容。这些业务循环重点关注审计流程和方法,具体报表项目审计要注意整体思路,大同小异。 (四)其他相关业务(第27-28章)——了解 该部分包括特殊目的审计、验资、财务报表审阅、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等。这些业务是注册会计师除一般目的财务报表审计外从事的其他鉴证业务,也需要理论与实务的结合。这部分的知识可以说属于次重点,要求考生明白其基本原理。 这些业务和审计业务都是一脉相承的,之前的审计业务处理好了,这些业务也能够理解和掌握,不同的业务会采用不同的程序和工作,不过原理和方法是相通的。因为这些章节一直没有重点考查过,所以还是希望关注一下。前期学习可以不用太关注这部分内容,考前重点突击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