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经济法只看一遍,能及格的希望不大。会计是基础,审计是关键,财管是难点,税法是先决条件,经济法比较超然,风险管理最好在审计之前。会计难度大。需要一定会计基础知识,所以没有基础的人最好看看企业会计学、新准则应用指南,准备必要的知识基础;另外要注意一点的是学习会计之前要认真看看税法中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因为会计中涉税处理尤其是递延所得税处理是个难点也是重点,从会计和税法的处理实质和差异入手才是学好暂时性差异的关键。税法意义重。税法的处理原则虽然和会计趋同了很多,但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处理原则,实际发生原则直接导致了和会计的差异,从而引起了递延所得税的发生。掌握好递延所得税就能把会计一半左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重要性不容小觑。审计具有决定性作用。拿下会计和审计以后,注会考试便没有太大难度了,审计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审计工作是在会计工作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会计基础一定要有。审计可以做好两年通过的打算,因此会计和审计一起报考的时候,重点在会计上,审计只为了混个脸熟,不要指望一年通过。财管、经济法和风险管理:就简单了。有了之前考试历练,你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实力,剩下的几个科目基本上没有问题了,财管是稍微有难度。首先有了会计和税法基础,财管中筹资、投资、价值评估、成本核算等章节内容可以基本搞定了,难度降低不少,尤其是对于租赁内容的理解,而这些内容是之前内容的综合运用,难度是相当高的。另外风险管理和经济法难度并不大,虽然和其他科目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但是本身学习起来并不费力。而且经济法和风险管理这两个科目都适合在考前三四个月学习,另外是有了其他科目的经验,剩下的这两个科目基本上没有难度可言。综合阶段测试:综合阶段测试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综合阶段测试虽然综合了各个科目的内容,但是考试毕竟是考试,实务方面的也会点到为止,有专业阶段的知识基础和适当的学习学习,每个人都能够胜任综合阶段考试的要求。
要不要听课是看你自己的学习习惯,如果你习惯自学,且喜欢化整为零的进行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去上课,那自然不用;如果习惯了函授并且时间上能安排的过来,便可以去听课。(当然如果参加网络课程,那就主要看自己的学习习惯了,是否适合自学。)会计:会计的重中之重是做题,不管是看教材、讲义还是听课,都是为了把书过一遍,主要的经历一定放在做题上,可以以题练考点,不建议反复看教材多变。财管:财管的侧重点是理解和做练习,教材(或讲义)要看,课件要听,习题要练。审计:审计的侧重点是读教材,一定要读教材,原文的意思一定准确把握。练习题尽量少做,多研究几套真题就可以了。审计的课件,其实就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或者空乏的说一下框架和知识体系,其实审计不好讲很抽象,有能力的一定自己看书。税法:税法的侧重点是看书和做题,题一定要多练,但是真题往往出现过时的现象,所以要选一本好的习题才行。经济法:经济法的侧重点是听课,听2遍以上,苏苏的郭守杰的,或者是自己认为好的老师的课,都听听,教材或讲义过一遍就行,习题尽量少做。战略:战略的侧重点是教材,课件没有特别好的,基本都是念书本,习题适当就好,不用太多,全力看书,最好把教材背一遍。
可以先试听两位老师的课程,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来进行学习。
选一个老师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