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材料采购-A材料 57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690 贷:银行存款 666902.借:材料采购 76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2920 贷:应付票据 88920借:原材料-B材料 80000 贷:材料采购-B材料 80000借:材料采购 4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40003.借:原材料-A材料 200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4.借:原材料--B 200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33150 贷:实收资本-乙企业 228150 材料成本差异 50005.借:生产成本 410000 制造费用 8000 贷:原材料-A材料 128000 原材料-B材料 2900006.借:管理费用 800 贷:原材料-A材料 8007.差异率=()/(3000*40+1400*100+800*100+500*40)=-6160/56000=分配差异:生产车间=410000*元制造费用=8000*元管理部门=800*元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 4510 制造费用 88 管理费用 另外,在会计实务中,特别是电算账处理时,本分录一般为:借:生产成本 -4510 制造费用 -88 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 该企业2011年12月月末库存材料的账面净额:=(3000+500-3000-200-20)*40+(1400+800+2000-2900)*100+(+)=元,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原材料 贷:存活I跌价准备-原材料
1、借:原材料 6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 9690 贷:银行存款 66690 材料采购差异 30002、借:原材料 8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 12920 贷:银行存款 88920 材料采购差异 40003、借:原材料 20000 贷:应付暂估 200004、借:原材料 20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 33150 贷:实收资本 228150 材料采购差异 50005、借:生产成本 410000 制造费用 8000 贷:原材料 4180006、借:管理费用 800 贷:原材料 8007、材料采购差异贷方余额=3000+4000+5000-2840=9160原材料月初余额=260000,购进360000,发出418800分摊差异=418800/(260000+360000)*9160= 借:材料采购差异 贷: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借:资产减值损失 912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91200 (260000+360000-418800-80000-30000)
10、为了核算发行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企业需在“应付债券”总分类账户下设置的明细分类账户有( ACD ) A.债券面值 B.债券溢价 C.利息调整 D.应计利息 E.债券折价 11、下列属于会计确认基本条件的有( BD ) A、可定义性 B、符合会计目标 C、可计量性 D、符合会计职能 E、相关性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内容的有( ABCDE ) A、存出投资款 B、备用金 C、信用证保证金 D、信用卡存款 E、外埠存款 13、应收账款的收回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CDE ) A、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等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 B、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小于或大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 C、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D、将债权转为投资 E、以修改其他债务条款进行清偿 14、“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可以用来登记( BC ) A、入库材料成本超支差异 B、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C、入库材料成本节约差异 D、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E、在途材料的节约差异 15、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购入时按公允价值与支付的相关交易税费之和确认为初始成本 B、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金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C、出售时,将收入金额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账户 D、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冲减其账面价值 E、购入时所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作为应收款项 三.判断题 4、可比性是最高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错 ) ----可靠性才是 13、相关性是最高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 错 ) 一.单选题 3.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是指( C ) A.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税后利润的影响 B.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投资收益及折旧等的相关项目的影响 C.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项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D.会计政策变更之前各期追溯计算后各有关项目的调整数 8.企业生产经营用的土地使用权属于( B ) A.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B.经营性房地产 C.投资性房地产 D.自用房地产 13.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差错内容的是( C ) A.账户分类和计算错误 B.漏计已完成的交易 C.会计估计赖以进行的基础发生变化,导致原估计需要修订 D应计项目与递廷项目期末未作调整 16.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是指期末估计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该项投资的期末账面价值.其中“可收回金额”是指( C ) A.期末估计的该项投资的出售净价 B.该项投资未来预计现金流量的现值 与B中较高的金额 与B中较低的金额 公司将自产的洗发用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成本价为55 000元,售价为60 000元,则企业因此需交纳的增值税为( B ) 万. ---( 视为对外销售) 350 200 718 775 22.企业在对库存现金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多余现金,未经批准处理之前,应借记“库存现金”账户,贷记的账户应为( B ) A.其他业务收入 B.营业外收入 C.待处理财产损益 D.管理费用
中级会计实务与经济法一起备考算是一个较好的方案,因为会计实务是学会计的基础,而且算是三个科目当中最难的一科,而经济法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文字性较强,需要花时间去背诵记忆,两个科目的备考方法需要有一定的区分。中级财务会计如何备考1.基础阶段:建议考生熟悉考试大纲,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结合章节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对于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做标记。2.巩固阶段:建议应试人员对所学的知识体系做一个系统化的梳理,碰到一些模糊的知识点和不会做的题,应结合教材加强理解。同时,需要通过做一些历年真题进行查漏补缺。3.冲刺阶段:考生需要做一些模拟题,按照考试时间的要求来做模拟题的练习,对于一些不熟悉的知识点和错题,再次回顾教材,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备考中级会计经济法的方法《经济法》是考生比较头疼的一个科目,它难主要难在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来复习。经济法要背诵的东西很多,是一个记忆与遗忘的过程,不能忽视记忆,但也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首先要对经济法的书本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第一遍学习时,要对全书进行仔细通读。了解全书都讲了哪些内容,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可以进行单独标注,仔细钻研,后期学习可以着重复习这一块。其次,一定要学会记关键词和画思维导图,中级经济法这一科目,需要进行记忆的内容确实不少,如果全靠死记硬背,恐怕学到最后也记不住几个法条。学完第一遍教材后,我们可以采用做思维导图的方法,选取章节中的重要关键词,串联知识点,尽可能的回忆教材中的内容。我们不需要一字不落的复述,主要以理解为主。中级会计考试题型《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10题分,共计15分;多项选择题10题x2分,共计20分;判断题10题x1分,共计10分;计算分析题1题x10分、1题x12分,共计22分;综合题1题x15分、1题x18分,共计33分。《财务管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20题分,共计30分;多项选择题10题x2分,共计20分;判断题10题x1分,共计10分;计算分析题3题x5分,共计15分;综合题1题x10分、1题x15分,共计25分。《经济法》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30题x1分,共计30分;多项选择题15题x2分,共计30分;判断题10题x1分,共计10分;简答题3题x6分,共计18分;综合题1题x12分,共计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