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是《会计》比《审计》难,从通过率上看,2021年注会《会计》通过率为%,《审计》通过率为%,很明显《会计》的难度高于《审计》。教材内容对比2022年《会计》教材一共30章,共747页,对比上一年的《会计》教材,有19章出现了变化;2022年《审计》教材一共23章,共627页,对比上一年的《审计》教材,有11章出现了变化。从教材内容上看,《会计》所涵盖的知识点比《审计》多,考察内容也《审计》要深入,而历年的变化也更大,《审计》的学习相对稳定,《会计》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所以难度也较《审计》大。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关联《会计》是《审计》的基础,《审计》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很多的会计知识做为基础,所以对于有会计基础的考生来说,《审计》的学习并没有那么困难,对于没有基础的考生来说,如果能先把《会计》学好,那么《审计》也会变得简单很多。因此复习《审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题目所涉及的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知识,要能判断说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不仅要熟悉简单的会计调整分录,还要熟练掌握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技巧。另外还应了解一些常用的审计技术及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将审计与会计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学会审计。注会审计的备考意见1、了解教材要想真正地学习好这门学科,就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抓起,先了解审计的大致过程,然后再认识每一个审计循环,每一个审计都要注意的特殊问题。最后是背,了解哪几份审计意见审计报告是怎么写的。审计的专业判断内容较多,但考题的答案大多在书上能找到。2、背诵知识点审计需要理解和记忆,考试时只有答对了才能拿到分数,而且回答还需要讲究技巧,如果不了解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很难对其进行有效回答。所以必须要掌握审计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它。3、抓住重难点在复习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要多看,多练,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可以采用画图搭配案例的方法来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快速地掌握重难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4、研究历年真题无论是对考试时间的把握,还是出题思路,复习过程中都应重点研究近几年的考题,因为研究历年考试命题模式和解答思路是审计应试中的"必要程序"。5、善于总结归纳审计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应该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多做练习题,将审计案例中的审计思路脉络清晰明了,在做题的过程中善于进行总结和归纳。
注会考试中《会计》科目最难。据中注协官方统计得出,近三年来《会计》的通过率在注会考试中远远低于其他考试科目。会计通过率:1、2018年,。2、年,。3、2021年,。注会考试的难度排名:《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会计》科目的章节是注会考试所有科目里面最多的,共30章,其中重点章节就占到了8章。《会计》的内容多、杂且综合,无疑是注会考试中最难考的科目。注会考试科目有哪些?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两个阶段,专业阶段共有6个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一个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会计》科目的特点《会计》是贯穿整个注会考试的基础,其知识点涉及财会行业各个领域,与注会考试其余科目均有着一定联系,所以,学好《会计》科目可以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会计》知识点系统全面,难度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等章节。《会计》科目考试题型以及分值《会计》科目的考试一共有4种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计算分析题以及综合题。1、单项选择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2、多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计算分析题共2道小题20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本题型较高得分为25分。4、综合题共2小题36分。
注会会计审计财管中,《会计》这科是最难的。按照《202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公布》显示,《会计》合格率仅为、《审计》合格率为、《财务成本管理》合格率为。注会《会计》特点《会计》是贯穿整个注会考试的“百科全书”,与其他科目都有一定的联系,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基础,因此学好会计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会计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难点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等章节。注会《审计》特点《审计》内容比较抽象空洞,且《审计》教材晦涩难懂,考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在学习上要注意思考和总结。且大部分考生没有审计经验,对审计流程、考虑原则、具体实施等等都具体了解,因此需要反复观看教材和课件,每次都要求有不同的收获。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特点《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量较多,涉及大量公式,因此学习时需要理解和思考,为了避免将公式混淆,考生在学习时可先找到公式背后的详细推导过程,明白其中的原理后再记忆。另外学习感觉到瓶颈的时,可以考虑补充一下相关的会计税法知识。《会计》学习方法回归教材,查找漏洞,考生应标出不熟悉的知识点,检查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弥补遗漏,并逐一克服关键内容。提高做真题的速度,考生可以按照正式的考试时间来要求自己,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答题速度。复习时,考生不仅要回归教材,还要将练习内容与教材结合起来,以加强理解和记忆。《审计》学习方法《审计》的原理性和逻辑性较强,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需要慢慢建立审计思维,学会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出发,多加类比,想象实务操作的过程。多做精题、好题,遇到陌生题目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做题主要是借助题目理解知识点,掌握解题方法技巧,学习独立的一章后,亲自、独立完成本章题目,不翻答案,这样可以巩固本章所学知识点。到了冲刺阶段,可以利用题目来扫描重点、盲点,找出背后的考点。《财务成本管理》学习方法在开始学习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把握重点,要学会将知识点融会贯通。指定好学习计划后,就可以开始全面研读指定的教材,把常用的、重要的公式作为学习重点,尤其关注新增和修改内容。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死记硬背,《财务成本管理》涉及的公式很多,如果单纯记忆而不理解的话,是很难灵活应用的,所以还要加强习题练习,通过做题和总结加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