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一年过三门

feion1992024-07-24  1

不要求。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个科目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中级会计证。

要求2年通过,因为中级会计的成绩实行2年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若是超过成绩管理周期后考生还有科目未通过,那么在管理周期实行的第一年取得的合格成绩作废,考生需要重新报考成绩作废科目。

中级会计考试合格标准:

中级会计考试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科,满分均为100分,60分是合格标准,在连续两个年度内三门科目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即为通过考试,可以获取中级会计师证书。

若两年内还有科目成绩未达到60分及以上,那么第一个考试年度的合格科目成绩作废,需要重新考试。

中级会计考试备考方法:

1、利用好教材。

考试考核的主要还是教材的内容,复习资料的作用是巩固教材不会包括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所以,备考时应先仔细阅读一遍教材,再看复习资料,考前最好再阅读一遍教材。

2、注意每科的复习时间。

中级会计的三门科目中,《中级会计实务》难度较大、内容较多,但《中级会计实务》也是其他两门课程的基础,学习上必须要做到理解加记忆,所以,一遍教材的学习肯定是不够的,还要第二遍强化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对于较难的长投和合并报表等知识点,还需要三次四次的反复学习和书写分录。

《财务管理》考试结合教材及大纲出题,所以,学习一定要重视教材,把教材中的例题搞明白,做好归纳总结。《经济法》考试主要是以案例的形式来考察,所以学习必须要理解记忆。学习时按章节归纳考点,并整理出知识框架体系,由于经济法中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建议大家最后学习这门课程。

3、多刷题,保持做题节奏和巩固知识。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型是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分析及综合题。对于选择、判断题这些客观性的题目,需要不断刷题巩固基础知识,错题的反馈是最直接的,得到错题反馈之后,需要不断的回顾。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由教材中的例题演化而成,因此必须纯熟把握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综合题的得分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有思路,对于每一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都要弄懂。

中级会计师两年过3科。

中级会计考试实行2年滚动制,即任何一门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要求考生在两年内通过3科的考试。

要求考生在两年内通过3科的考试,例如一名考生第一年通过一门,第二年就必须通过剩余两门否则第一年通过的成绩作废。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连续两年内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及《经济法》全部科目方可获得中级会计职称证书。

《中级会计实务》: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中,《中级会计实务》算是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个科目,学习时应花费较长时间。科目中很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考生需要具备整体性思维,需要养成思考概括的习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经济法》:内容多、杂、细、枯燥,但考题灵活,所以需要大量的记忆,却不能枯燥地死记硬背,考生可借鉴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备考。一要多归纳、二要多举例、三要多做题。

《财务管理》:科目特点是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多并且不容易理解、计算量大,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没有要求,中级会计不是一年必须要过3科。根据规定,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就可以领取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个科目。每个科目独立进行考试,考生可以报考1-3科,只要在两年内通过就可以。

中级会计考试实行无纸化考试,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3个小时,《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个小时,《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2个小时。考生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考生可在考前一段时间通过“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公布的中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答题演示、操作指南、模拟答题操作练习系统,提前熟悉无纸化考试操作系统。此外,还要提高打字速度,进而提升应试水平。

大家都知道,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有三个科目,需要在连续2年内通过全部考试才能拿证。如果你第一年报考两门,却只通过一门,那么第二年就要面对再次复习两门的压力。报考三科或缓解压力,且《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三个科目之间存在联系。在同一年考试,在记忆的时候,也可以轻松一些。

中级会计在一个考试年限内报考《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三科,备考时间分配建议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2: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14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