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简称为CPA。中级会计师就是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两者的区别主要是:1、证书类型不同;2、报考条件不同;3、考试科目不同。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的区别1、证书类型不同。注册会计师属于执业证书,分为非执业和执业。中级会计师属于职称类证书,有初级、中级和高级。2、报考条件不同。注册会计师只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考,不需要工作年限和专业的限制;而中级会计师必须满足一定的学历和从事会计工作年限的要求。3、考试科目不同。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共六个科目:《会计》、《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中级会计共三个科目:《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成绩有效期两年。注会与中级会计考试科目的关联性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的部分科目关联性较强,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注册会计师《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基本包含了中级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试的内容。具体如下:《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会计》重合的内容大约80%,重合内容大部分的会计处理相同,注会考试的试题难度较大,中级考试难度相对较低,并且注会和中级的重要考点分布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不同科目备考时,应有所侧重。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务成本管理》重合的内容大约90%。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几乎包括中级所有的内容。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只占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内容的40%,剩余的60%则是注会独有的内容。所以不同科目备考时,应有所侧重。中级会计《经济法》与注会《经济法》的经济法部分重合的内容大约80%,且重合内容的经济法部分内容基本相同,考试中注会《经济法》的考查难度较高。中级会计《经济法》与注会《税法》的税法部分重合的内容大约85%,重合内容大部分的规定相同,注会《税法》教材收录的更加全面。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搭配建议1、注会《经济法》+注会《税法》+中级《经济法》中级《经济法》分为经济法和税法两部分,经济法部分占比较高,税法占比较少。注会的考试难度大于中级,建议学习的时候以注会为主,学完注会的知识点后再去看中级的内容相对来说就会简单一些。2、注会《会计》+中级《中级会计实务》针对有基础且基础较好的考生,可以先学习注会《会计》的课程。在学习完注会《会计》的课程后,针对两个科目的不同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即可。零基础或者是基础薄弱的考生,建议先学习《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因为注会《会计》科目相对较难。3、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对于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重复章节,考生可以先学注会的内容,以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为主,之后再结合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整合。对于不同的章节,需要进行单独的学习。注册会计师与中级会计的考试时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2022年8月26日-28日;中级会计考试时间:2022年9月3日-5日。
注会与中级的财务管理区别比较大,首先章节不同,其次题型、分值不同,而且考查重点内容也不尽相同,整体来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财务管理》比中级的《财务管理》难度上要大不少。注会与中级的财务管理章节不同中级职称考试的《财务管理》共有10章内容,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财务成本管理》共有21章。两科的章节相似度比较高,注会几乎包括中级所有的内容,但是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只占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内容的五分之二,剩余的五分之三则是注会独有的内容。注会与中级的财务管理题型不同会计中级《财务管理》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比中级少了判断题。注会与中级的财务管理考查的重点内容不同中级职称考试的《财务管理》则侧重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收入与分配管理等;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财务成本管理》侧重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预算(项目价值评估)、期权估价、其他长期筹资、产品成本计算等。财务管理科目如何备考无论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财务成本管理》还是中级职称考试的《财务管理》,所有的知识点都要落实到习题上,所以要多做习题,要通过做题来查缺补漏,找感觉。财务管理科目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需要掌握很多公式和重要的比率计算,它的计算量较大,考试时间相对紧张,难度较大,但只要梳理好内在逻辑,相信大家也是能够很好的掌握财管课程的。
中级会计职称财管跟注册会计师的财管主要区别如下:
一、考试科目名称不同:
1、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名称为《财务管理》
2、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名称为《财务成本管理》
二、考试难度不同:
两者章节不一样,难度不一样。中级难度小,注会难度比较大。
三、考试题型不一样:
1、注会全部是机考,中级职称有机考的,有笔答的。题型不一样,注会没有判断题。
2、中级《财务管理》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3、注会《财务成本管理》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扩展资料
一、中级会计合格标准:
1、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每门满分100分,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均以考试年度当年标准确定,一般为60分及格。各科目每类试题每小题得分均在试卷中规定,评分均按试卷及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规定执行。
2、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1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会考[2010]1号),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每类试题及每小题分值均在试卷中规定。
3、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为客观试题,必须按规定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填涂,否则,答案无效。
4、计算分析题、简答题、综合题为主观试题,必须用黑色、蓝黑色、蓝色字迹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规定区域答题,否则,答案无效。
5、实行网上评卷的地区,客观试题必须按规定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填涂,主观试题必须用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区域答题,否则,答案无效。
6、“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下每小题若干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多项备选答案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7、其他类试题评分原则与往年相同,按相应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规定执行。 其中“判断题”每小题判断正确的得1分,答题错误的扣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
二、注册会计师成绩管理
(一)考生答卷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简称财政部考办)集中组织评阅。考试成绩经财政部考委会认定后发布。考生可登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查询成绩并下载打印成绩单。
(二)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
1、专业阶
、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应考人员,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合格成绩的应考人员,财政部考委会颁发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由考生到参加专业阶段考试最后一科考试报名地的地方考办领取。
2、综合阶段
2..1、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后完成。对取得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财政部考委会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由考生到综合阶段考试报名地的地方考办领取。3、全科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管理工作指南》规定,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应考人员,在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后5个年度内,取得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合格成绩者,财政部考委员颁发全科合格证书。
、取得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成绩合格的申请人,应持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成绩合格凭证向参加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所在地的地方考办申请换发全科合格证书。
、全科合格证上的发放日期为财政部考办下发的批复文件日期。
、地方考办在发放全科合格证书时,应同时向全科合格证申请人发放《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登记表》,督促其申请成为中注协非执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