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可以分几年考试时间

feion1992024-07-24  2

cpa一般可以分为两到三年考。专业阶段单科合格成绩保留五年有效期,需要考生在五年之内通过cpa科目考试。 cpa专业阶段考试包括六个科目,考生必须在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后才能报名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有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考生在报名参加专业阶段考试时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也可以报考全部科目。 一般来说,学习时间较为充足的在校大学生可以规划在两年内完成专业阶段各个科目的学习;在职考生由于备考时间较少,三年通过专业阶段考试是非常稳妥的选择;全职考生备考时间充足,但是压力大,建议报个辅导班,全身心投入到注册会计师的备考过程中来,争取一年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的考试。

注会考六科分五年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分别是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各科成绩有效期是五年。

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共有6科,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试共有2科,分别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 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单科考试合格成绩 5 年内有效。

虽然cpa考试科目多、难度大,但是留给考生的备考时间也很充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科目进行搭配,只要在连续五年内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全部六科,就能拿到专业阶段合格证了。

会计+税法:

俗话说财税不分家,会计和税法在注会6科当中,是联系最紧密的。会计知识的积累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去学习税法。如果没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直接学习税法,理解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备考有利于两个科目之间的互相促进。

会计+审计+经济法:

会计与审计的联系比较大,尤其是审计第九章到十二章属于审计理论与实务结合部分,这部分需要很多的会计知识。学习审计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学习顺序应该是在会计之后。

会计和审计都是难度较大且偏理解的科目,再搭配一科比较简单又偏记忆的经济法,前期先学习会计和审计,后期留2个月的时间学习经济法,保二冲三不是问题。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可以考5年,综合阶段没有时间限制。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考6门,考生必须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考完。

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简称机考)方式。即,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案。

会计科目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时间各为150分钟,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时间各为120分钟。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考试范围:由财政部考委会在发布的考试大纲中确定:《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2021年)》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综合阶段考试(2021年)》。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有6门考试科目,考生可以一次报考全部考试科目,或者一次报考部分考试科目。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一次过6科难度比较大,往往会选择报考部分的考试科目。

若第一年报名了部分考试科目,而没有参加考试,那么这一年可视为不在“5年期限内”;若报考了部分考试科目,并参加了注会考试,但是未能顺利通过考试,这样的情况,也可视为不在“5年期限内”。

这个“5年内”是从第一年有部分考试科目顺利通过才开始算起的,也就是说,从考试成绩达到60分的合格分数线那一年,才是5年内的“第一年”。

有的考生在第一年报考了经济法,没能考过,之后连续2年没有报名注会考试,到第四年又开始考注会了,那么这第四年可视为5年期限内的“第一年”。即使之前经济法考试成绩作废,也不会有影响到什么,因为经济法的考试成绩本来就没有合格,作废的话,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