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一般报几门

feion1992024-07-24  2

注册会计师一共要考7门。专业阶段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以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则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卷一与卷二)。

注册会计师简称CPA(CertifiedPublic Accountant)是会计行业的一项执业资格考试。成立于1988年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财政部领导下的一个全国性协会,也是中国唯一的会计执业团体。

中国从1991年开始实行的注册会计全国统一考试制度。199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已举办18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公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截至2010年底,累计已有近万名考生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而中国需要注册会计师约为35万人。

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都可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注册会计师考试主要有《会计》、《审计》、《财管》、《经济法》、《税法》、《战略》六门科目。

考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一次性选择考六科,也可以选择考虑其中的两科或者三科,当然各科成绩有效期五年时间之内需要考完,超过期限成绩作废。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

1、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

2、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专业阶段六门科目通过之后可以考。

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

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的区别:

两者概念不同:会计分为职称和资格,职称包括初级职称,又叫助理会计师,中级职称,又叫会计师,高级职称,又叫高级会计师;资格是指注册会计师。

报名条件不同:报考注册会计师的门槛低,没有专业限制,会计师的报名门槛相对的要高,主要是对相关工作年限有限制。

注册会计师报考7门。

注册会计师考试一共7门,专业阶段是6科,综合阶段是1科。专业阶段6科分别是会计、审计、财管、经济法、税法以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卷一与卷二。

1、会计:主要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在六门课程中难度系数较高,特别是它的分录,很多考生会模糊不清概念,甚至难以理解。如果实在不理解,可以多请教专业人士。

2、审计:侧重于考察学员的逻辑能力,如果你能充分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做题自然不难。建议考生在学习该科目时,多练习该科目的考试真题,了解出题人出题思路。

3、财管:主要考核各种公式的理解与运用,考生需要记住这些公式,同时学会正确区分,灵活运用。

4、经济法、税法:主要考核考生对这两种法律的了解,需要考生多背多记,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知识点,活学活用。

5、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科目考试内容不多,需要考生能够熟悉这门课程的知识框架,同时做些真题,了解该科目主要考核哪方面的内容。

注册会计师发挥的作用:

1、提升社会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维护国家的社会经济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科学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2、提高社会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从而提升社会上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率。

3、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和依据,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预测和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献计献策。

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书的人员在中国境内从事审计业务工作2年以上后,可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登记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执业注册会计师拥有签字权,且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1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