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级会计仍考三科。目前未收到任何增加考试科目的官方通知,2022年考试科目仍然为三科,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大家安心备考即可。
1、《中级会计实务》这个科目考查的重点比较突出,同时考查的知识范围面比较广。因此考生们在复习这个科目的时候要牢牢把握“全面复习,重点掌握”的原则,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全面学习。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明确这个科目的高频考点、重点难点同时要尤其关注今年新增的考点,新增考点每年都会成为中级会计考试的热点命题。
2、《财务管理》这个科目很多知识点都是比较抽象的,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财务管理这个科目的特点是计算公式多,计算量大,计算公式是建立在复杂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基础之上,并且很多题目的数据也是由前面题目的计算步骤推导出来的,因此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审题,要求写计算步骤的题目要详细将计算步骤给写着。
3、《经济法》这个科目的知识点多为固定法条,需要考生进行大量记忆。经济法这个科目的学习离不开背诵,同时掌握背诵方法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中级会计考试难度介于初级会计和注会之间,难度中等。每门科目的难易程度,要根据考生自身具备的学习能力来判定。比如擅长实操的人,学习中级会计实务不会是什么难题。计算能力强的人学习财务管理相对就会容易一些,或感兴趣一些。记忆力好、背东西快的人,学习经济法也会从容一些。但是无论考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基础如何,都要脚踏实地学习。擅长的科目不要放松,不擅长的科目也不要放弃。毕竟通过中级会计考试需要三科成绩都需要达到合格线,也就是60分。是否可以拿到证书,要看你的各科成绩,而不是总成绩。
目前并没有文件公布2023年中级会计师要考四门科目,所以想要报名的同学们无需担心,中级会计师考试2022年仍然考三个科目,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2023年变化为考四门科目的可能性还是极小的。
中级会计的考试科目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其报考条件是:年满18周岁;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具备博士学位。
会计的工作职责是:
1、组织制定、贯彻执行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
2、组织编制本单位的各项财务、成本计划;
3、组织开展财务成本分析。
中级会计谣传考四科的原因如下:
很多中级会计考生之所以猜测2023年中级会计师考试会增添一科,主要是因为在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大纲公布后,《经济法》科目大纲较原先有了明显的变化。
原本的8个章节的内容减少到7个章节,不仅删除了税法的相关重要内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同时还增加信托法律制度一章内容,并且物权法律制度单独成章。
中级会计考试是什么如下:
会计职称考试的全称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是由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共分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职称三个级别。
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1.中级会计的考试时间安排
中级会计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为每年的9月份。具体考试时间通常会提前在官方网站上公布,考生需要及时关注官方信息,以免错过报名和考试时间。
2023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时间于9月9日至11日举行,共3个批次,《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中级会计的考试科目
第一,《财务管理》,这个科目的内容较为抽象,具有不容易理解、公式多和计算量大三个特点,旨在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第二,《经济法》,该科目的内容是非常多的,需要大量记忆。但一味的死记硬背,往往又难以将知识点灵活运用。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采用归纳法、举例法或者类比法去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中难度最大的一个,该科目很多知识都是有联系的,考试不仅要熟练掌握各个单知识点,还需要将这些知识点灵活运用。
3.中级会计考试方式
中级会计考试采用无纸化方式。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实行无纸化模式,考生可在考前一段时间通过“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公布的中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答题演示、操作指南、模拟答题操作练习系统,提前熟悉无纸化考试操作系统。此外,还要提高打字速度,进而提升应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