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可以6科全部报考也可以选择其中的几科进行报考,对于报考科目数没有明确限制。但专业阶段的考试合格成绩在五年内有效,所以考生需要保证6科考试在五年内全部合格通过。
根据注会报名简章的规定: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ractising Accountant[1]、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2],简称为CPA,注册会计师专业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在国际上说会计师一般是说注册会计师,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在其他一些国家的会计师公会,如加拿大的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美国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澳大利亚的澳洲会计师公会, 英国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而不是中国的中级职称概念的会计师。
cpa六科可以一次性过。报名简章规定,cpa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
cpa各阶段考试科目
1.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
2.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按照合格科次与出考科次的比值测算,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的平均合格率为,如果基础非常好且备考时间十分充沛,一次报考六科,可以更快拿下cpa证书;如果备考精力有限,那么,建议一次罢考2-3科通过的可能性会更大。
cpa考试时间安排:
cpa专业阶段有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等六个科目。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每个科目需要花费200-350小时不等的学习时间,专业阶段六个科目一共需要1500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
各科的备考时间与科目难度是成正比的,具体而言,会计、审计、财管需要花费的时间更多一些。由于考生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复习时长等各不相同。如:会计350h、审计300h、财管300h、战略180h、税法250h、经济法200h。
从六个科目的教材就能看出,会计教材是最厚的,知识点和内容非常多,理解难度较大。而审计被许多考生称为“天书”,需要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财务成本管理由于涉及的公式特别多,在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上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还需要大量做题来熟练运用公式。
因此,会计、审计、财管这三个科目不仅需要较长的备考时间,还需要有效地利用备考时间。注会考生可以多听听网校名师的辅导课,以便能更快理解、更高效地备考。
每天有效学习时间
1.在职考生:即便工作繁忙,在职考生也需要尽量在工作日确保每天有效学习3-4个小时,周末和节假日8+小时左右。多利用上下班途中的零碎时间,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巩固知识点。
2.全职考生:对于全职考生来说,备考时间充足是优势。但是战线太长,容易疲倦,造成学习效率降低。因此,考生在保证每天6-8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外,要注意劳逸结合、科目穿插复习,适当放松和休息。确保自己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共六科。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成绩有效期是5年,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财政部考委会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拥有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综合阶段考试,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综合阶段的考试成绩没有年限规定。
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后,可以报考综合阶段。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注册会计师,简称为CPA,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获得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服务业务和审计业务。
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由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对本所注册会计师依照前款规定承办的业务,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