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门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一天有两批,一批在上午8:30-12:00,另一批在下午14:30-18:00。试卷在批次之间的重复率非常低,难度也很平衡。
会计初级考试只有两门科目,即《会计基本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为了申请证书,参加2019年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将需要通过这两门科目。如果只有一科通过考试,该科的成绩将不保留,并在第二年要求所有两科重新考试。
扩展资料:
考务日程
(一)2019年10月18日前,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公布本地区2020年度初级资格考试科目、考试时间、报名日期、报名方法等相关事项。
(二)2019年11月1日至30日,“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初级资格考试报名系统开通;报名系统中缴费系统延开至12月5日。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在上述时间段内,自行确定本地区具体的报名开始时间及次数,报名截止时间统一为2019年11月30日。
(三)2020年4月10日前,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公布本地区初级资格考试准考证网上打印的起止日期。
(四)2020年5月9日开始组织初级资格考试。
(五)全部考试结束后两周内,下发初级资格考试成绩,并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和各地考试管理机构指定媒体上公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大家都知道,初级会计考试有两个考试科目,那么初级会计两个科目连续考试吗?考试不通过的因素有哪些?初级会计职称
初级会计两个科目连续考试吗?
初级会计考试两门是连续考的。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共设置两个科目,分别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两个科目是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初级会计实务》主要是考查文字记忆性内容和计算性内容,相对经济法来说难度偏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是学习《经济法基础》的奠基科目。
《经济法基础》相对而言没有实务难,考点基础性强,多是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考生需要关注每年教材变化内容,这部分往往是考试重难点。更多详情请点击
初级会计考试不通过的因素有哪些?
1、客观因素
自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后,初级会计已成为会计人入行必备的“通行证”,也就说会计人想要入行,则需要考取初级证书。随着越来越多考生报考初级考试,持证人越来越多,为了进行不提高会计人的总体能力,相应部门也会适当性对初级会计考试难度做出调整,因此,在原基础上会把难度稍作提高。
2、意外因素
像每年的初级考试都总会有考生出现考试当天忘记携带准考证、考试当天迟到、走错考场等情况,像这些问题一旦发生了,意味着考生将会失去了考试资格,因此,像这些意外的因素,也是导致通过率低的重要原因。
3、自身因素
较后,除了意外因素外,导致考试通过率低的较重要还是大家备考不够充分,有大部分考生会认为,总抱着侥幸的心理,总认为初级考试难度比较低、知识点比较基础,于是就放松了警惕,把时间调整到临考前较后一个月才开始备考,结果导致了在考试中失利。
更多详情请点击
初级会计两科目连续考。初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基本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初级会计考试需要考核两门科目,分别是《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
初级会计师考试每年一次,通常举办的时间在每年的5月份。如果需要通过初级会计考试,则必须同时通过《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这两门考试。
1、《初级会计实务》:
主要是考查文字记忆性内容和计算性内容,相对经济法来说难度偏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是学习《经济法基础》的奠基科目。
2、《经济法基础》:
相对而言没有实务难,考点基础性强,多是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考生需要关注每年教材变化内容,这部分往往是考试重难点。
计算机的键盘、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完成相应的答题,进入考场不可以携带笔和纸等学习用具。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方式区别于笔试,而且试题的内容都是随机抽取的,每个批次的考试知识点相同,但是考题并不是完全一模一样的。
为了帮助考生轻松的应对无纸化的考试方式,考生需要提前的熟悉初级会计职无纸化考试的整体流程,考生可以提前登录全国会计中心评价网站,了解无纸化考试的模拟系统,提前登录系统进行模拟答题,这样可以提高考生的应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