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科目每年时间是一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属于全国统一性考试,考试群体面向全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注会考试科目每年时间是一致的。2022年的注会考试时间为2022年8月26日至28日,其考试时间有三天,注会考试的具体考试时间和场次是随机分配的,建议考生早做安排,不要因为时间冲突影响考试。cpa考试科目有顺序吗?注会考试科目是有固定顺序的,注会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为专业阶段:《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考试时间是2022年8月26日-8月28日。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考试时间是2022年8月27日。虽然考试时间是有顺序的,但考生并不是一定要按照注会考试的科目顺序去报考科目,注会考试的科目怎么报考,报考几门,由考生自行决定,不需要按照注会考试的科目安排。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学习效率,结合考试科目的特点和难度进行报考,认真积极备考,做好考前工作,争取考试通过!注会每个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长都一样吗?注会考试中,不是每个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长都一样的,不同的考试科目难度也不同,每门考试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长如下:1、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中,《会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80分钟;《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2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50分钟。2、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10分钟。注册会计师的备考经验建议考生在备考阶段考试的时候时间计划在2-3年内通过考试,这个时间是大多数考试能够接受的且备考压力不大一个备考周期。在报考顺序也要科学搭配,一般是难度较高的科目搭配较低的科目一起,而不是同时将难度相当的科目放在同一批次的考试中,这是不利于考生充分备考的。最后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计划,再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定期复习巩固。
我的建议是第一年就先把会计考了。正所谓“得会计者得天下”,会计这一门确实是比较特殊,它与其余科目都有很大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六科的基础,所以我建议先备考会计,然后将关联度较高的科目进行搭配,这样才能实现1+1>2的学习效果。可以是会计和税法也可以是会计和财管,或者将会计和审计,这几个科目的内容都是相辅相成的,搭配在一起比较好学。接下来我再说说如何备考吧,因为会计的难度是最高的,学习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1、学习阶段我在学习会计的时候,是把教材和视频课搭配着学习的。教材是官方的教材,考点很全,内容也很专业,不过,看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尤其是面对里面例题的时候,没有什么思路,于是我就看了南文文CPA红宝课,想要过线拿证,这个课是必刷的。通过这个课程,我学到了很多解题的思路,都是跟考点密切相关的,很实用,我还把一些核心的考点也都梳理清楚了,根本没费多长时间和多大的精力,会计这门的内容,我就掌握的差不多了,效率很高。2、刷题阶段课上学了大量的做题方法,课后我就及时的找真题练习了。我刷题用的是粉笔会计app,app上的题库量很大,而且都是按照科目和题型分类的,错题还能自动统计好,功能很强大,后期刷题的时候还可以设置时间,提高自己的做题的速度。简单说了说,希望有能帮到你的地方!祝考试顺利!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的顺序可以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没有固定的要求。但对于零基础的候选人来说,优先考虑会计绝对不是一个糟糕的选择。票据会计可以说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最基础、最难的科目。多年来的考试及格率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著名会计与大多数其他学科,特别是审计学和税法学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也就是说,学好会计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你决定报名参加注册大会时,主题的搭配将是你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一个好的科目搭配可以帮助考生备考,提高学习效率,帮助他们规划注释的全过程,有计划地完成目标。
扩展资料:
1、会计+审计
在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会计和审计是最重要的基础。但这两个更难。初次报考且有较强毅力的考生可以选择这种搭配。同时,审计与会计的关联性也比较大。会计是审计的基础。在审计中,理论知识点和实践知识点都涉及到大量的会计知识。
在审计中,我们应该列出调整后报表的分录,这也会涉及到会计分录。审计主要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内容。没有会计基础知识,就没有立足之地。如果这两门课能顺利通过,下次考试就简单多了。
2、会计+税法
会计与税法是密切相关的。最突出的环节是:会计责任将涉及增值税、营业税和税法中的其他税种,主要是就地征税。与税法中的所得税一样,这是会计学的核心章节,也是贯穿整个会计学的主线。两者的结合和内容的重叠可以节省准备时间。
3、会计+经济法
考生一般会第一次选择会计作为基础科目。选择经济法是因为它不那么困难。它属于文科知识,与其他学科关系不大。这种搭配适合会计基础知识薄弱、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学科之间没有很大的联系,但这种搭配很难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备考的压力,而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科目建议考试顺序为:会计、审计、财管、税法、战略、经济法。当然由于每个考生情况不同,这个顺序并不是绝对的。
1、会计,基础性、理解性和发散性。《会计》属于基础性科目,考试难度并不低,考察的知识点非常多且不易理解,需要考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考。
2、审计,理论性和操作性强,想要通过该科目的考试也非常不容易,需要考生们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理解和记忆。同时要求考生对审计行业的相关法律、规范和准则等有一定的熟悉度。
3、税法,科目的主要特点就是比较琐碎,但相对简单些。从考试上来说,《税法》结合了《经济法》和《财务成本管理》的特点,需要一定的记忆和计算能力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4、经济法,科目的主要特点就是它所包含的法条非常多,而且变动也是比较频繁的。备考《经济法》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对比记忆,另外它的应用性也比较强。
5、财务成本管理,科目总的特点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大都联系密切,公式和计算也比较多。备考《财务成本管理》需要考生大量的习题练习。
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表面上,这门课需要背,需要记的东西很多,但是死记硬背并不能完全应付考试,需要对各知识点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