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是不摊的,但是在这道题目里面,这个物业费200万是丙公司已经发生但是尚未支付的,这一部分实际上也是甲公司的租金一部分(试想,如果丙公司已经支付过了200万物业费,势必租金不会这么便宜,因此我们应当认为这也是租金的一部分),这样的话总的租金在受益年限摊销。
原来从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至可供出售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512 贷:略(你懂的)后来由于采用可供出售计量,到08年年底,公允价值累计变动的分录为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6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62因此更正分录其实应该是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6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512只不过题目的参考答案把它合并成一笔了,只是计算到一级科目;完整的二级明细科目如上
你好 请问为什么要计入销售费用呢?(我觉得是计入管理费用,不是只有或有租金才计入销售费用嘛?)还有冲回的金额为什么在长期待摊费用里反映?可以方便解答一下吗
【 #注会# 导语】2018年注册会计师提高阶段已开始,一定要养成每日做题的好习惯。 无 一起来看看会计习题。考场上的成功是由日积月累的汗水所浇筑。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A.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5年改为10年 B.所得税会计处理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C.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D.开发费用的处理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改为有条件资本化 【答案】BCD 【解析】选项A,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5年改为10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A.存货跌价准备由按单项存货计提变更为按存货类别计提 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 C.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 D.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变更为加权平均法 E.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由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 【答案】CD 【解析】选项ABE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3、下列情形中,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的有()。 A.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 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发生变更 C.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发生变更 D.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 E.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 【答案】ABCD 【解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变更都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计算题 1、甲公司有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值为84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400万元,自2010年1月1日起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与会计此规定一致。2014年1月,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等原因,需要对原预计使用寿命和净残值作出重新估计,重新估计的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编制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与该设备有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说明此估计变更影响本年度净利润的金额。 【答案】 2014年年初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额=(8400-400)/8×4=400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8400-4000=4400(万元),会计估计变更后,2014年不必对以前年度已提折旧进行调整,只需按重新预计的尚可使用寿命和净残值计算确定的年折旧费用。2014年12月31日丙公司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2100[(4400-200)÷(6-4)] 贷:累计折旧21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75 贷:所得税费用275 2014年若按原会计估计处理:账面价值3400万元(4400-1000)-计税基础3400万元(4400-1000)=0,无暂时性差异。2014年会计估计变更后:账面价值2300万元(4400-2100)-计税基础3400万元(4400-1000)=-11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以,此估计变更影响本年度净利润减少数为825万元[(2100-1000)管理费用-275万元所得税费用]。 2、甲公司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对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作如下变更。甲公司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在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历年按照10%计提盈余公积。 要求:(1)根据资料(1)——(4),逐笔判断上述业务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并编制变更相关的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5)——(8),逐笔判断上述业务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并计算说明对当年净利润的影响。 (1)对子公司(丙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对丙公司的投资2013年年初账面余额为4500万元,其中,成本为4000万元,损益调整为5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该投资的计税基础为其成本4000万元。甲公司拟长期持有对丙公司投资。 【答案】(1)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借:盈余公积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0 贷:长期股权投资500 注:甲公司拟长期持有对丙公司投资,不涉及递延所得税的调整。 (2)对某栋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办公楼2013年 年初成本为6800万元,已提折旧800万元,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价值相同。 【答案】(2)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200(8000-6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8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000×25%) 盈余公积150(2000×75%×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50(2000×75%×90%) (3)将全部短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后续计量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该短期投资2013年年初账面价值为5600万元,公允价值为5800万元。变更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600万元。 【答案】(3)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0(200×25%) 盈余公积15(200×75%×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5(200×75%×90%) (4)原不确认弃置费用改为确认弃置费用。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一座海上石油开采平台,该开采平台建造成本为12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预计该开采平台弃置费用1000万元,假定折现率为10%,(P/F,10%,10)=。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答案】(4)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弃置费用现值=1000×(P/F,10%,10)=385(万元);利息费用=385×10%=(万元); 折旧费用=385/10=(万元) 借:固定资产—弃置义务385 贷:预计负债38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77×10%) 贷:累计折旧 预计负债 (5)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甲公司存货2013年年末按先进先出法计算确定的销售成本为16000万元,本年确认收入为25000万元,其他费用1200万元。年末按后进先出法计算确定的销售成本为183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对以前各期的累积影响数无法计算。 【答案】(5)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甲公司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增加当年净利润=先进先出法下的净利润5850[(25000-16000-1200)×75%]万元-后进先出法下的净利润4125[(25000-18300-1200)×75%]万元=1725(万元)。 (6)开发费用的处理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改为有条件资本化。2012年费用化支出100万元直接计入损益,2013年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1200万元,并于7月1日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10年(与税法相同),采用直线法摊销(与税法相同)。税法规定,资本化的开发费用计税基础为其资本化金额的150%。 【答案】(6)①属于会计政策变更。②首次执行日处于开发阶段的内部开发项目,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经费用化的开发支出,不需要追溯调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③2013年纳税调整金额=+1200÷10÷2-1200×150%÷10÷2=-30(万元);2013年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 (7)管理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改为8年,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甲公司管理用固定资产原每年折旧额为23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按8年及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3年计提的折旧额为350万元。变更日该管理用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答案】(7)①属于会计估计变更。②2013年度管理用固定资产增加的折旧120(350-230)万元计入当年度损益。③2013年纳税调整金额=+会计折旧350-税法折旧230=120(万元);2013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0×25%=30(万元)。④会计估计变更对当年净利润的影响=-(350-230)×75%=-90(万元) (8)用于生产产品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产量法。无形资产2013年年初账面余额为7000万元,原每年摊销70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累计摊销额为2100万元,未发生减值;按产量法摊销,每年摊销800万元。变更日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全部对外销售。 【答案】(8)①属于会计估计变更。②2013年度生产用无形资产增加的摊销100(800-700)万元计 入当年度生产成本,影响当年损益。③2013年纳税调整金额=+会计摊销800-税法摊销700=100(万元);2013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万元)。④会计估计变更对当年净利润的影响=-(800-700)×75%=-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