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1.(2015年考题)下列各项中,在对境外经营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选用的有关汇率,符合会计准则的有( )。
A.股本采用股东出资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B.未分配利润项目采用报告期平均汇率折算
C.当期提取的盈余公积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折算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取得贷款使用的主要计价货币
B.确定商品生产成本使用的主要计价货币
C.确定商品销售价格使用的'主要计价货币
D.从经营活动中收取货款使用的主要计价货币
『正确答案』ABCD
3.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除了考虑一般企业确定记账本位币的因素,还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
A.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B.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C.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D.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正确答案』ABCD
4.下列情况中,企业应确定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有( )。
A.甲公司系国内外贸自营出口企业,超过80%的营业收入来自向美国的出口,其商品销售价格主要受美元的影响,以美元计价;生产所需原材料、机器设备及80%以上的人工成本以美元结算
B.乙公司的人工成本、原材料以及相应的厂房设施、机器设备等100%在国内采购并以人民币计价,乙公司取得美元营业收入在汇回国内时直接兑换为人民币存款,且该企业对美元波动产生的外币风险进行了套期保值
C.丙公司的原材料全部来自欧盟,主要加工技术、机器设备及主要技术人员均由欧盟方面提供,生产的产品面向国内出售。假定为满足采购原材料所需欧元的需要,该公司向欧盟某银行借款10亿欧元,期限为20年,该借款是丙公司当期流动资金净额的4倍。由于原材料采购以欧元结算,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营运资金即融资获得的资金也使用欧元
D.丁公司80%的经营收入及其原材料购买都以人民币计价并结算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从影响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角度看,甲公司应选择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选项C,从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角度看,丙公司应当选择欧元作为记账本位币。
5.下列关于记账本位币的选择和变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我国企业选择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
B.企业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C.只有当企业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才可以变更记账本位币
D.企业经批准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所以选项ACD说法正确。
6.下列有关外币项目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对于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外币应收项目,应先计提减值准备,然后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因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B.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也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C.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D.有关记账本位币变更的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选项A,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后,再计提减值准备;选项B,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公司持有在境外注册的B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B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A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B公司以港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交易时A公司和B公司均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1)20×5年10月20日,A公司以每股4美元的价格购入C公司股票100万股,支付价款400万美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万美元。A公司将购入的上述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元人民币。20×5年12月31日,C公司股票的市价为每股5美元。(2)20×5年12月31日,除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外,A公司其他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期末余额如下:
项目外币金额按照20×5年12月31日即期汇率调整前的人民币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3000万美元20360万元
应收账款1500万美元10225万元
预付款项500万美元3415万元
长期应收款7500万港元6465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200万美元1365万元
短期借款100万美元710万元
应付账款1200万美元8144万元
预收款项400万美元2800万元
上述长期应收款实质上构成了A公司对B公司境外经营的净投资,除长期应收款外,其他资产、负债均与关联方无关。20×5年12月31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元人民币,1港元=元人民币。(3)因对B公司外币报表折算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00万元。下列关于A公司在20×5年度个别财务报表中因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损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银行存款汇兑收益为40万元
B.应收账款汇兑损失为25万元
C.长期应收款汇兑损失为15万元
D.持有至到期投资汇兑损失为5万元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产生汇兑差额计算如下:
银行存款汇兑差额=3000×(万元)(收益)
应收账款汇兑差额=1500×(万元)(损失)
长期应收款汇兑差额=7500×(万元)(损失)
持有至到期投资汇兑差额=200×(万元)(损失)
短期借款汇兑差额=100×(万元)(收益)
应付账款汇兑差额=1200×(万元)(损失)
汇兑收益=40-25-15-5+30-16=9(万元)
短期借款汇兑差额=100×(万元)(收益)
应付账款汇兑差额=1200×(万元)(损失)
汇兑收益=40-25-15-5+30-16=9(万元)
8.资料同上。关于上述交易或事项对A公司20×5年度合并营业利润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个别报表产生的汇兑收益导致合并营业利润减少9万元
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汇率变动增加合并营业利润672万元
C.长期应收款产生的汇兑损失转入“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时,增加合并营业利润15万元
D.因对B公司外币报表折算产生差额增加合并营业利润120万元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A,个别报表产生的汇兑收益导致合并营业利润增加9万元;选项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汇率变动增加合并营业利润=100×5××4×(万元);选项C,长期应收款产生的汇兑损失在合并报表编制时,应借记“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贷记“财务费用”15万元;选项D,因对B公司外币报表折算产生的差额不影响合并营业利润。
考点核心提示
考点一: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考点核心提示
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主要经济环境通常是其主要产生和支出现金的经济环境。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我国《会计法》规定,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3)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
企业不得随意变更其已经确定的记账本位币,除非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考点二:外币交易日、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的会计处理★★
☆考点核心提示
1.外币交易日
(1)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2)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3)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无论是否有合同约定汇率,均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而是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这样,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相等,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2.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
(1)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应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该项目因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初始入账时或前一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负债表日:
汇兑差额=(外币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汇率-(人民币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思路点拨】计算汇兑差额时,外币货币性项目如果为资产,其计算结果为正数,表示汇兑收益;结果为负数,表示汇兑损失。外币货币性项目如为负债,正好相反。
结算日:
汇兑差额=外币债权债务账户余额-结算时采用的货币×结算日的汇率
(2)非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3)因汇率变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包括:财务费用(外币货币性项目);在建工程(资本化);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外币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损失(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的存货)。
考点三: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及 其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考点核心提示
1.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境外经营,通常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采用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经营。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除考虑一般因素外,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2.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一般原则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按照上述规定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其他综合收益)。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境外经营的,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也应列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处置境外经营时,计入处置当期损益。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资产项目折算人民币余额-负债项目折算人民币余额-所有者权益项目折算人民币余额=(资产外币项目余额-负债外币项目余额)×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即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所有者权益项目期初人民币余额+调整后净利润外币项目余额×平均汇率)
选择D。《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故选D。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初始直接费用的是( )。 A、租赁合同的印花税 B、履约成本 C、差旅费 D、佣金 2、租赁开始日是指( )。 A、租赁协议日 B、租赁各方就主要租赁条款做出日 C、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租赁条款做出日中的较早者 D、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租赁条款做出日中的较晚者 3、就出租人而言,担保余值是指( )。 A、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B、租赁资产的最终残值 C、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D、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加上与承租人和出租人均无关、但在财务上有能力担保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4、2007年5月1日,甲企业融资租入一台设备,租期5年,每年在年末时支付租金200万元,另支付技术服务费5万元,租赁期届满时,由甲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为40万元,在租金开始日为安装设备支付工程承包商设备安装费20万元;按照合同约定从租赁期的第二年起,再按本项目营业收入的3%收取租金。则最低租赁付款额为( )万元。 A、1000 B、1040 C、1065 D、1090 5、A租赁公司将一台大型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双方签订合同,该设备租赁期4年,租赁期届满B企业归还给A公司设备。每6个月月末支付租金525万元,B企业担保的资产余值为300万元,B企业的母公司担保的资产余值为450万元,另外无关的担保公司担保金额为450万元,未担保余值为150万元,初始直接费用10万元。则最低租赁收款额为( )万元。 A、5400 B、4960 C、4210 D、5560 6、某租赁公司将一台大型专用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即资产余值为650万元,双方合同中规定,B企业担保的资产余值为200万元,B企业的子公司担保的资产余值为120万元,另外无关的担保公司担保金额为150万元,则该租赁资产的未担保余值为( )万元。 A、650 B、200 C、120 D、180 7、2007年1月1日,甲企业从丁公司租入办公设备一套,租赁合同规定:租赁期为5年,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和第三年各付租金15万元,第四年和第五年各付租金25万元,租金总额共计80万元,甲公司在租赁期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应确认的租金费用分别为( )万元。 A、0,15 B、0,20 C、15,15 D、16,16 8、甲公司从乙公司经营租赁一栋厂房,租期三年,从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止,每年租金36万元。甲公司称,租入资产后,要对厂房进行装修改建,耗时三个月,无收益,要求乙公司免租金三个月,乙公司已同意,三年实际收租金99万元。同时,乙公司承担了甲公司到欧洲的项目推广费万元。则租赁期内,每月租金( )万元。 A、3 B、 C、 D、2 9、某租赁公司于2002年12月31日将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的一套大型电子计算机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该大型电子计算机占企业资产总额的30%以上。双方签订合同,B企业租赁该设备48个月,每6个月月末支付租金600万元,B企业担保的资产余值为900万元,另外无关的担保公司担保金额为750万元,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利率为3%(6个月),租赁开始日估计资产余值为1800万元,则B企业在租赁开始日应记入“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为( )万元。(PA(8,3%)=;PV(8,3%)=) A、 B、700 C、0 D、 10、承租人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台设备,该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租赁期为8年,承租人租赁期满时以1万元的购价优惠购买该设备,该设备在租赁期满时的公允价值为30万元。则该设备计提折旧的期限为( )年。 A、10 B、8 C、2 D、9 11、承租人在融资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初始直接费用,如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等,应当确认为( )。 A、当期费用 B、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C、部分计入当期费用,部分计入租赁成本 D、计入其他应收款 12、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时,应将其记入( )科目。 A、管理费用 B、长期应付款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13、A企业将一台公允价值为190万元的机器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B企业资产总额为500万元。双方签订合同,B企业租赁该设备48个月,每6个月月末支付租金30万元,B企业的子公司担保的资产余值为25万元,另外无关的担保公司担保的资产余值为10万元,租赁开始日估计资产余值为40万元,租赁合同规定的半年利率为7%。B企业该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是( )万元[已知P/A(8,7%)=,P/F(8,7%)=]。 A、190 B、 C、240 D、265 14、甲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台大型设备,租赁期3年,每年末支付租金400万元,租赁合同表明年利率5%,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400万元,签订合同过程中发生差旅费等万元,承租人相关的第三方提供的租赁资产担保余值为200万元,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14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为50万元。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租入设备计提折旧。甲公司每年对该租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已知PA(3,5%)=,PV(3,5%)=) A、 B、 C、400 D、 15、某租赁公司于2007年将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的一套大型电子计算机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该大型电子计算机占企业资产总额的30%以上。双方签订合同,B企业租赁该设备48个月,每6个月月末支付租金600万元,B企业担保的资产余值为900万元,另外担保公司担保金额为750万元,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估计资产余值为1800万元。已知“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与未担保的资产余值”之和为5000万元,则该租赁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应记入“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的金额为( )万元。 A、 B、1600 C、1450 D、 16、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情况下,承租人每期确认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摊销方法为( )。 A、在租赁期内平均确定 B、按折旧进度 C、按租金支付比例 D、按实际利率法 17、甲企业2002年12月31日,将一台账面价值为10万元的生产线以13万元售给乙企业,并立即以经营租赁方式向乙企业租入该生产线。合同约定,租期两年,2003年1月1日预付租赁款1万元,第一年末付款万元,第二年末付款1万元。则2003年分摊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为( )万元。 A、 B、 C、 D、 18、租赁期满时,承租人行使了优惠购买选择权。如果存在未担保余值,那么出租人对未担保余值的会计处理为( )。 A、不需要做会计处理 B、借:其他应收款 贷:未担保余值 C、借:营业外支出贷:未担保余值 D、借:管理费用贷:未担保余值 二、多项选择题 1、承租人在租赁业务中发生的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履约成本的有( )。 A、佣金 B、人员培训费 C、维修费 D、印花税 E、技术咨询和服务费 2、企业判断为融资租赁的标准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判断为融资租赁 B、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价预计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判断为融资租赁 C、当在开始此次租赁前其已使用年限÷该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75%时;且租赁期÷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75%,判断为融资租赁 D、当在开始此次租赁前其已使用年限÷该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75%时;且租赁期÷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75%,判断为融资租赁 E、当在开始此次租赁前其已使用年限没有超过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的75%,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或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占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90%以上(含90%)则从承租人或从出租人角度,该项租赁应被认定为融资租赁 3、下列各项中,应当包括在最低租赁付款额中的有( )。 A、履约成本 B、或有租金 C、租赁期内承租人每期应支付的租金 D、与承租人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E、初始直接费用 4、可以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有( )。 A、各期租金之和 B、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C、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 D、未担保余值 E、履约成本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管理费用 B、企业对租赁进行分类时,应当全面考虑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所有权是否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是否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比例等各种因素。 C、承租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将与融资租赁相关的长期应付款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差额,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列示在“长期应付款”项目 D、若对于出租人来说是融资租赁行为,则对承租人来说也一定是融资租赁行为 E、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按照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6、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可选择的折现率有( )。 A、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 B、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 C、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D、同期国外存款利率 E、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7、对融资租赁资产的折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应提的折旧总额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去担保余值加上预计清理费用(在承租人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担保时) B、应提的折旧总额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在租赁资产余额未提供担保时) C、在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时,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作为折旧期间 D、在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时,应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长者作为折旧期间 E、计提租赁资产折旧时,不能采用与自有应折旧资产相同的折旧政策 8、关于初始直接费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承租人融资租赁业务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租入资产的价值 B、承租人融资租赁业务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 C、承租人经营租赁业务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D、出租人经营租赁业务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E、出租人融资租赁业务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 9、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A、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B、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配 C、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收入 D、出租人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未担保余值进行复核 E、未担保余值增加的,不作调整,有证据表明未担保余值已经减少的,应当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将由此引起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计入当期损益;以后各期根据修正后的租赁投资净额和重新计算的租赁内含利率确认融资收入 10、关于租赁期与租赁期开始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租赁期是指租赁合同规定的不可撤销的租赁期间 B、租赁期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条款作出日中的较早者 C、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 D、承租人有权选择续租该资产,并且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不论是否再支付租金,续租期也包括在租赁期之内 E、承租人有权选择续租该资产,并且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只要承租人不再支付租金,续租期就不应包括在租赁期之内 11、承租人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与融资租赁有关的事项包括( )。 A、各类租入固定资产的期初和期末原价、累计折旧额 B、资产负债表日后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每年将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以及以后年度将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总额 C、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 D、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所采用的方法 E、承租人担保余值的金额 12、下列关于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售后租回交易不应确认收入,实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 B、出售方应将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递延收益 C、如果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应将递延收益调整租金费用 D、如果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在递延收益为贷方余额时,应调整增加折旧费用 E、承租人除披露一般租赁的条款外,还应披露租赁资产的售价 13、以下关于融资租赁业务正确的表述有( )。 A、发生的或有租金,出租人应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收入 B、如果出租人收回租赁资产的价值扣除未担保余值低于担保余值,则应向承租人收取价值损失补偿金,计入营业外收入 C、有确凿证据表明应收融资租赁款将无法收回时,出租方应按应收融资租赁款本金计提坏账准备 D、承租人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入账且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时,应重新计算融资费用分摊率 E、期末出租人的未担保余值发生减值的,将其减值金额与由此产生的租赁净投资额的减少额之间的差额,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三、计算分析题 1、甲公司于2002年1月1日从乙公司租入一台全新管理用设备,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如下:(1)租赁期开始日:2002年1月1日。(2)租赁期限: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在租赁期满后将设备归还给乙公司。(3)租金总额:200万元。(4)租金支付方式:在租赁期开始日预付租金80万元,2002年年末支付租金60万元,租赁期满时支付租金60万元。该设备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甲公司在2002年1月1日的资产总额为1500万元。甲公司对于租赁业务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是:对于融资租赁,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对于经营租赁,采用直线法确认租金费用。甲公司按期支付租金,并在每年年末确认与租金有关的费用。乙公司在每年年末确认与租金有关的收入。同期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6%。假定不考虑在租赁过程中发生的其他相关税费。要求:(1)判断此项租赁的类型,并简要说明理由。(2)编制甲公司与租金支付和确认租金费用有关的会计分录。(3)编制乙公司与租金收取和确认租金收入有关的会计分录。 2、A公司于2000年12月10日与B租赁公司签订了一份设备租赁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如下:(1)租赁标的物:甲生产设备。(2)起租日:2000年12月31日。(3)租赁期:2000年12月31日~2002年12月31日。(4)租金支付方式:2001年和2002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500万元。(5)租赁期满时,甲生产设备的估计余值为100万元,A公司可以向B租赁公司支付5万元购买该设备。(6)甲生产设备为全新设备,200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万元。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无残值。(7)租赁年内含利率为6%。(8)2002年12月31日,A公司优惠购买甲生产设备。甲生产设备于2000年12月31日运抵A公司,该设备需要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材料100万元,该批材料的进项税额为17万元,发生安装人员工资33万元,设备于2001年3月1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公司2000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其固定资产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与租赁有关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均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要求:(1)判断该租赁的类型,并说明理由。(2)编制A公司在起租日的有关会计分录。(3)编制A公司在2001年年末和2002年年末与租金支付以及其他与租赁事项有关的会计分录(假定相关事项均在年末进行账务处理)。(答案中的单位以万元表示) 3、(1)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建造一生产线,于2009年12月1日专门从银行借入10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5%,利息每年支付,假定利息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每年按360天计算,2010年1月1日,购入生产线一条,价款及税金共计702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同时支付运杂费18万元,设备已投入安装。 3月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安装工程款120万元。 7月1日甲公司又向银行专门借入4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8%,利息每年支付,当日又用银行存款支付安装公司工程款320万元。 12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款340万元。 12月31日,设备全部安装完工,并交付使用。 2010年闲置的专门借款利息收入为11万元。(2)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55万元,甲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3)2012年12月31日,甲股份公司将生产线以1400万元(公允价值)的价格出售给A公司,价款已收入银行存款账户。同时又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将该生产线租回。租赁合同规定起租日为2012年12月31日,租赁期自2012年12月3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3年,甲公司每年年末支付租金500万元。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6%(年利率),生产线于租赁期满时交还A公司。甲公司租入的生产线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并按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要求:(1)确定与所建造厂房有关的借款利息停止资本化的时点,并计算确定为建造生产线应当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金额;(2)编制甲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计提借款利息的有关会计分录;(3)计算甲公司在2012年12月31日(生产线出售时)生产线的累计折旧和账面价值;(4)判断售后租赁类型,并说明理由;(5)计算甲公司出售资产时应确认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及租回时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和未确认融资费用;(6)对甲公司该项售后租回交易作出相关会计处理。[PA(3,6%)=] 4、某租赁公司租赁资产账面价值4500万元,租赁期为3年,年租金2000万元,未担保余值500万元。租赁开始日出租方内含利率,一年以后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下降为100万元,重新确定租赁内含利率,要求:填表并做出截止未担保余值变化时的相关会计处理。内含利率表 四、综合题 1、2007年12月1日,A公司与B租赁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及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租赁标的物:×大型机器设备。(2)租赁期开始日:2007年12月31日。(3)租赁期:2007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共计36个月。(4)租金支付方式:自起租日起每6个月于月末支付租金225000元。(5)该设备的保险、维护等费用均由A公司负担,估计每年约15000元。(6)该设备在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均为1050000元。(7)租赁合同规定年利率为14%。(8)该设备的估计使用年限为9年,已使用4年,期满无残值,承租人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9)租赁期满时,A公司享有优惠购买选择权,购买价150元,估计期满时的公允价值500000元。(10)2009年和2010年两年,A公司每年按该设备所生产的产品的年销售收入的5%向B租赁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A公司2009年和2010年销售收入为350000元、450000元。此外,该设备不需要安装。(11)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共计1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出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共计15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PA(6期,7%)=;PF(6期,7%)= PA(6期,8%)=;PF(6期,8%)= 要求:(一)编制A公司有关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1)判断租赁类型(2)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3)编制2008年6月30日、12月31日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会计分录(4)编制2008年12月31日按年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5)编制2008年12月31日履约成本的会计分录(6)编制2009年和2010年有关或有租金的会计分录(7)编制2010年12月31日租赁期满时留购租赁资产的会计分录(二)编制B租赁公司有关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1)计算租赁内含利率(2)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及其现值和未实现融资收益并编制会计分录(3)编制2008年6月30日、12月31日未实现融资收入有关的会计处理(4)编制2009年和2010年有关或有租金的会计分录(5)编制2010年12月31日租赁期届满时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