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每年改动幅度较大的科目,注重考察考生对税法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那么《税法》这个科目重点内容有哪些?做题技巧是什么?《税法》的重点内容税法的重点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章节。1、增值税、所得税增值税、所得税学习难度较大、考试所占分值较大,综合题常常涉及到这部分内容。所以可以适当多分配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加深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即使每一年都会发生变化,但是背后的基本原理不会有大的改动。2、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国际税收这一部分内容相比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难度有所下降,但是也需要大家重点学习,前期相对花多点时间学习这几个税种,可以减轻后期学习的压力。3、剩余的章节安排在学习完重点章节的后面,这部分内容一般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税法如何刷题?经典考题要多练。刷题,首先是多做题,做好题,尤其是一些反复命题的经典考点,一定要多加练习,掌握做题方法。在做题的过程中多总结,发现学习的盲点,总结易错考点等,这样才能巩固学过的知识点,通过做题提升做题速度,锻炼题感。第二,一定要亲自动手做题。很多考生平时刷题的方式是只看题,没有自己动手去练,这样其实效果不大,动手去做,才能达到刷题的目的。《税法》一定多练习,多做题,培养做题的思路。第三,一定要重视错题。平时做题时整理一个错题本。之后再针对错题训练,查漏补缺。第四,做题之外还要回归教材。除了刷题以外,我们还要回归教材,因为要掌握教材里面的基础知识框架,基础知识的根基打稳了,再配合刷完习题,才能真正做到查漏补缺。
第一章《税法概论》是注会《税法》课程的基础知识,并非重点章节,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盖好《税法》这座大厦,一定要把基础打好,不可大意也!为了以后各章的复习理解,希望大家还是要把基础打好,对本章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这一章的内容: 一、本章三大重点 本章的内容都属于考试大纲中的一级知识点,也就是要求最低的一级,虽然如此,本章的内容也依然是有重点的,主要在于三节的内容: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 第三节,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与实施 第五节,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出题的可能性,主要就在这三节内容,其他节次可以做一般性的了解。 二、重点节次要点归纳 第一节: 1.税法与税收的特征、含义、相互关系 注意关系:有税必有法,有法必有税。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2.税收法律关系 包括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产生、变更、消灭以及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注意构成:权利主体(双主体),权利客体,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3.税法构成要素 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纳税期限。 注意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注意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 4.税法分类 5.税法地位及与其他法律关系 第三节: 主要是税收的各个立法机关的划分。 第五节: 1.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注意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和税收执法权的划分。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这是一个考点,注意选择题。 三、复习提示 第一,本章非全书重点,考查方式为客观题,一般只占1-2分的分值,所以知识点以理解为主,知道是主要讲的内容就行了。 第二,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虽然不是很重要的内容,仍然要认真学习,打好基础,不可轻敌。
(一)流转税法(第2、3、4、5、6、7、8章) 这部分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和增消营相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共同点都是因为商品流转产生的税金,其中我们对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比较熟悉,土地增值税也不能忽视。 针对这些税种,强化阶段主要还是通过“计算+理解”来掌握,抓住三大税种,多看书做题。因为原理并不复杂,虽然税目和税率比较多样化,不过基本方法比较简单,理解上也不难。涉及到进出口环节是个难点,无论是出口退税还是进口环节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计算都比较麻烦,尤其是涉及到消费税计算问题。所以进出口环节需要特别注意,多理解计算原理和方法,尤其是出口退税,了解为什么会有退税?比如进项抵扣不充分;还比如三大流转税比较近似的环节,类似进项的抵扣问题,以及是同销售问题,都要能够区分清楚,了解实质最重要,必要要利用简单的方法,比如增值税视同销售难以记忆,记住外购的用于投资、分配、无偿赠与他人属于视同销售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难。 (二)所得税法(第12、13章) 这部分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个不用说也是重点;相比之下个人所得税计算比较复杂,企业所得税项目比较多,各有特点。个人所得税各种小规定很多,平常接触的项目比较少,也不太熟悉;而企业所得税一直都是很熟悉的项目,计算上不是难点,掌握好经常考察的纳税调整项目就可以了。而个人所得税则需要重点对待,各种税目的计算要掌握好了。 两个税种主要多听课理解计算原理和方法,其实公式不复杂,复杂的是不同的处理特点和理念。重视课件中的例题,主要是强化班和专题讲解班了,习题班内容应该在7月份后期重点注意。应试指南或者经典题解的题量应该差不多。这个部分知识点应该重点在7月份搞定,防止夜长梦多。战术上需要非常重视习题班的重要性,应试指南或者经典题解题目一般要都做完。 (三)其他税法(第9、10、11、12章) 这部分内容主要就是房产税、印花税、汽水、车购税、车船税等等,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税种,这些内容特点是难度小,但是项目多,优惠点也比较多,需要特别记忆。 学习方法上主要通过客观题来解决,考虑到主观题中越来越涉及到小税种内容,做辅导书的时候注意对主观题的适当处理;总之这部分内容属于战术性重要层次的内容,虽然不影响大局,但是在局部会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尤其是考试中的客观题部分,影响有的时候比较举足轻重。 (四)税收程序法类(第14~18章) 该部分包括国际税收协定,税收征管法、税务代理、税务咨询与筹划等内容,是2009年新增的内容,也会是以后需要重点留意的地方。这些内容不会复杂,涉及的分数也不太难拿,所以要求上简单看看教材,对于筹划和代理的内容最好还是听听课解决,这些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他们基于税法基本知识做保证。 学习上建议这部分内容精读一遍,重点内容(大致50%左右)听听课件就可以了,主要通过客观题的训练掌握主要知识点;当然也不排除主观题的可能性。随着注会对个人综合能力提升以及业务需要,筹划和代理一般还要有一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战术上要重视筹划和税代,这方面的题目不妨做做一做;另外说到筹划还是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战略上重视之前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内容。 税法这个科目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为什么?因为税法这个科目也有很多计算公式与方法,有很多琐碎的知识点,兼顾了财管和经济法的特点,因此既不像财管那样难,也不想经济法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很多人将两法放在同等位置,有一定道理,不过也不尽然。两法的考试难度在增加,尤其是经济法,有赶超税法的趋势。所以学习上不管是从战术还是战略,税法都不应该忽视。 第二遍学习重点学习习题班,方法上同样也要参照专题班,为什么这么说?税法其实注重计算,同时也注重理解,计算目的在于记住和巩固知识点,理解的目的在于了解税法的立法原则和原理,这样对于计算模型才能真正掌握,比如出口退税的公式,很多人觉得复杂不知道怎么理解,这个时候不是大量计算就能解决的,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会退税?然后公式中的项目挨个去了解。强化阶段多做题是对的,应该在50%的时间比例,后期更应该做题巩固小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