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差错处理

feion1992024-07-24  0

1.采用 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①确认收入,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贷:其 他业务收入②结转成本,会计分录为:借: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①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②结转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或在借方)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其他业务成本(或作相反分录)借:其他综合收益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中,成本模式可以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而公允价值模式一经选定,是不能变为成本模式的。涉及到的资本公积应该是成本模式变为公允价值模式吧。但这个差额也不是统一计入到资本公积,而是当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时候计入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时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是因为,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一般都是公允大于账面的,比如房价飚高,转化为公允后如果计入当期损益对当期的利润影响太大了,所以只能计入资本公积。欢迎登录会计学堂官网,免费领取10G会计学习资料;关注会计学堂,学习更多会计知识。

【 #注会# 导语】 考 网整理“2020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知识点: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内容导航】   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所属章节】   第二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   【知识点】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一、前期差错概述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一)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二)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等。   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   (一)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   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二)重要的前期差错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报告年度前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日后事项》的规定进行处理。   三、前期差错更正的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前期差错更正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前期差错的性质。   (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   (三)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   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不需要重复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前期差错更正的信息。   四、前期差错更正中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一)应交所得税的调整   按税法规定执行。具体来说,当会计准则和税法对涉及损益类调整事项处理的口径相同时,则应考虑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当会计准则和税法对涉及的损益类调整事项处理的口径不同时,则不应考虑应交所得税的调整。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   若调整事项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注意的是,在应试时,若题目已经明确假定了会计调整业务是否调整所得税,虽然有时假定的条件和税法的规定不一致,但是也必须按题目要求去做。若题目未作任何假定,则按上述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①确认收入,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②结转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①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②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或在借方)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或作相反分录)

借:其他综合收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95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