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初级不可以退费。
初级会计考试的报名缴费是决定报考人员成功报名的重要环节,缴费成功即视为报名成功。一般来说,一旦报考人员缴费成功之后,将不能再办理退考、退费事宜。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中择优聘任。
会计职称是衡量一个人会计业务水平高低的标准,会计职称越高,表明你会计业务水平越高。中级职称有会计师;高级职称有高级会计师。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
会计核算的环节:
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在一个会计期间,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通过这三个环节进行会计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业务信息转换为系统的会计信息。这种组织形式就称为“会计核算形式”或“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这个转换过程,即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制会计报表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就是一般称谓的“会计循环”。由于各企业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业务数量和管理需要的不同,企业会计循环的各基本环节的组织形式也不同。
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报名费交了是可以退还的,考生可以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使用退费功能,提交退费申请。一旦退费成功则默认不参加该次考试。但2023年大概率是不会有退费这一环节了,考生在报名时,可以多思考自己是否要考试以及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初级会计考试的题型分值初级会计考试包括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及不定项选择题四种考试题型。两个科目的具体分值如下:《初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选题一共20道,每道题2分,共计40分;多选题包括10道,每道题2分,一共20分;判断题共10道,每道题1分,共计10分;不定项选择题一共15道,每道题2分,共计30分。《经济法基础》单选题一共23道,每道题2分,共计46分;多选题包括10道,每道题2分,一共20分;判断题共10道,每道题1分,共计10分;不定项选择题一共12道,每道题2分,共计24分。初级会计考试的内容1、《初级会计实务》:该考试内容非常的细致,主要的考试内容包括收入确认和计量、销售商品收入核算、主营业务成本、个人所得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各种利润的计算、本年利润的结转等等。2、《经济法基础》:经济法基础本身就属于基础科目,考试内容侧重于法律体系,包括法的本质、法的特征,例如税收法律制度概述、增值税法律制度以及消费税法律制度等,比较侧重于记忆性,考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初级会计教材新增内容会考吗每一年的初级会计考试大纲内容都会根据当下的会计准则和财税政策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政府以及出题人为了确保考生能及时地了解到当下的形势变化,通常会对当年的变化内容进行重点考察。因此每年初级会计考试教材新增的内容不仅会考,考生还需要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
初级会计考试报名费一般在缴费成功后是不可以退的,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如2022年疫情影响之下,很多地区都宣布考试延期到,考生因疫情等原因无法参加考试的情况下是可以申请退费的。初级会计报名条件1、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4、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初级会计考试报考的注意事项1、考生在初级会计报名时,应认真遵照报名简章,按官方规定的步骤进行报名。2、考生应自行办理网上报名手续,不得委托他人代办报名手续,考生填写的个人信息必须真实,不得填写虚假信息,在缴费之前,务必仔细核对本人填报的报考信息,同时也要注意个人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3、及时完成费用的缴纳,缴费成功才算报名成功,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的,报考系统自动确认为弃考。4、各地区的初级会计报名资格审核方式各不相同,有考前和考后审核等模式,考生应及时关注各地区的相关通知,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审核,否则会失去考试资格。备考初级会计考试可以用什么资料备考初级会计考试可以利用初级会计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官方教材、历年真题、机构整理的资料等。其中考纲设定了考试范围,是考试出题的一个基础;官方教材是我国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组织编写的,在大纲设定的范围内明确了初级会计知识体系框架;历年真题为考生明确了考试出题的类型和风格,通过练习能进一步适应未来的考试情况;同时还有各个机构自己整理的各类资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