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共五门,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客观性试题采用填涂答题卡方式解答;主观性试题采用书写文字方式解答。五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
会计:注册会计师的6门考试科目都是以会计为基础的。在学习其他考试科目的时候,建议先将会计学好。如果是零基础考生,不妨先看看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科目,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会计。
审计:审计学习离不开会计,学审计前,一定要先掌握会计的知识。学审计,要重视审计思想,搭建框架性思维。
税法:税法中的税种要注意各个税率和时间。税法的实体法和会计有很紧密的关系,例如增值税的进项销项,确认收入时间,视同销售等等,都和会计分不开。
财管:公式比较多,计算量大,需要通过大量的做题来总结出规律和方法。
战略:战略是偏记忆性的科目,需要花时间背诵。
经济法:经济法是一门偏记忆的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利用法言法语。很多考生丢分是因为没有使用专业的术语。
中注协发布的《2018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分析报告》,可以看出近几年的cpa考试通过率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2017年的平均通过率达,2018年的平均合格率已达到。
据中注协表示,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的平均合格率为,约有万人取得至少1个科目的单科合格成绩,比2017年增加了万人,增幅。总合格科次为万,比2017年增加了万,增幅,有万人累计通过专业阶段6科考试,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比2017年增加了9713人,增幅。2018年一次性通过专业阶段6科考试的有363人,比2017年增加了117人。
从上述数据来看,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合格率正保持持续增高态势,也就是说,虽然注会考试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也不是无法攻克的,只要大家找准备考方向,坚持备考,还是可以通过考试的。
2013年-2018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平均出考率在之间波动,2018年出考率为。6年的平均出考率低于40%,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坚持参加完考试,就已经打败了一大半的考生。
注会考试考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财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公共财政与税收法律法规这五门。
1、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会计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掌握,包括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税法等方面的知识。
2、财务管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的掌握度,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财务决策、财务分析、融资、投资运营等方面的知识。
3、财务成本管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的掌握度,包括成本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及相关成本管理工具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4、会计信息系统: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方面的掌握度,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使用、维护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5、公共财政与税收法律法规:主要考察考生对于财政和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公共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涵盖国家财政和预算管理、税法等方面的知识。
注会考试注意事项
1、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时间、把握重点、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尽量保证备考效率和质量。
2、熟悉考试内容和考试规则:考生要对考试内容和考试规则做到熟悉。要知道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和考试分值,盯住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做到时间安排合理,保证答案完整。
3、细心审题,认真答题:考试过程中应该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答案,同时注重语言的准确和答案的完整和清晰,不能有遗漏或错误。
4、提前预备考试材料:考生需要提前准备必要的考试材料,像考试准考证、身份证,以及必备的考试文具。
5、注意考场礼仪和纪律:考场是一个严肃的考试场所,考生应该保持考场秩序和考试纪律,不作弊、不交头接耳等影响考试的一系列举动。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CPA是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的英文缩写,注册会计师主要承接的工作有: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等。
考试方式: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简称机考)方式。即,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案。考试范围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在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确定。
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免试条件: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者),可以申请免予专业阶段考试1个专长科目的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PA
注会考试共考6门。
《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两个阶段: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生只有通过专业阶段的考试才能参加综阶段的考试。
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目特点如下:
1、会计:虽说会计是注会的基础,但要想在短期内学好并不容易,由于教材每年并不会出现太大变动,所以在预习阶段就要学习,为以后打下基础。
2、审计:很多同学把审计称为天书,这是因为教材里的大部分内容晦涩难懂。注会审计主要考查同学们的逻辑性和记忆力,小编建议搭配线上课程一起学习,有了老师的讲解,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
3、税法:税法和会计有一定联系,搭配起来学习效率更高。会计计算题较多,平时多加练习提高做题速度。税法教材每年变动较大,建议可以等待新教材发布后再重点学习,避免浪费时间。
4、经济法:在经济法中,需要记忆的内容相对更多,时间紧的同学可以考前突击。前期重在理解,考试之前突击背诵,记得更扎实。
5、战略:战略需要背诵的内容也不少,与财管有一定的交叉,可以在前期先建立知识框架,等到考试前两个月再集中精力背诵。
6、财管: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计算量最大的莫过于财管了,大部分内容靠理解。考点中包含不少公式,在做题中学会如何运用。财管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现在就要开始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