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
考情分析:第一章属于非重点章,考查形式全部为客观题,一般分值占比约为2-4分
重要考点提示:企业及其组织形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利益冲突与协调、财务管理环节、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内容、经济环境、金融环境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
考情分析:第二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是整个财务管理计算的基础,考试必出主观题,一般分值占比约为5-9分
重要考点提示: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利率的计算、资产收益与收益率、资产的风险及其衡量、证券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第三章预算管理
考情分析:第三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内容比较简单,会结合其他章节出综合题,一般分值占比约为8分左右
重要考点提示:预算的分类、预算的编制方法、业务预算的编制、专门决策预算的编制、财务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第四章筹资管理(上)
考情分析:第四章属于非重点章,内容不多,难度不大,考试基本上是客观题,一般分值占比约为8分左右
重要考点提示:企业筹资的动机、筹资方式、筹资的分类、银行存款、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债务筹资的优缺点、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股票、股权筹资的优缺点、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
第五章筹资管理(下)
考情分析:第五章属于重点章,各种题型都有可能出现,一般分值占比约为10-15分
重要考点提示:因素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资金习性预测法、资本成本的计算、经营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总杠杆效应、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资本结构优化
第六章投资管理
考情分析:第六章属于重点章,各种题型都有可能出现,一般分值占比约为12-15分
重要考点提示:企业投资的分类、企业投资管理的特点、投资管理的原则、证券资产投资的风险、债券投资、股票投资、项目现金流量、净现值、年金净流量、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回收期、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
考情分析:第七章属于重点章,属于日常财务管理,内容较多,但难度不大,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主要是以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考核,一般分值占比约为10-12分
重要考点提示:
营运资金管理概念及特点、管理原则、策略、持有现金的动机、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现金管理模式、现金收支日常管理、应收账款的功能、应收账款的成本、信用政策、应收账款的监控、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存货的成本、存货量的确定、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劵、商业信用、流动负债的利弊。
第八章成本管理
考情分析:第八章属于重点章,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会计相关知识。考试中,重点突出,主观题型为计算题与综合题,考试一般分值占比约为10-15分
重要考点提示:
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目标利润分析、利润敏感性分析、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作业成本、责任成本。
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
考情分析:第九章属于重点章节,本章以客观题为主,结合其他章的内容出综合题。一般分值占比约为8-10分左右。
重要考点提示:收入与分配管理的主要内容、销售预测分析、销售定价管理、企业筹资、投资、营运纳税管理、企业利润分配纳税管理、企业重组纳税管理、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利润分配制约因素、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股权激励。
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考情分析:第十章属于重点章节,除客观题外,计算题与综合题也经常出现。一般分值占比为10-15分
重要考点提示:
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企业综合绩效分析的方法、综合绩效评价。
内含报酬率也是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一个高频考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内含报酬率知识点。(一)内含报酬率内含报酬率是能够使得未来现金流入量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计算的时候要考虑原始投资、现金流量和项目期限,如果内含报酬率高于最低报酬率,那么就该接受该投资项目,如果相反,那么就应该放弃,一般计算内含报酬率,是为了想通过数据了解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二)案例分析投资方案中,当折现率为18%的时候,它的现净值为50元,当折现率为20%的时候,它的现净值为—15元,那么这个投资方案中的内含报酬率为多少?A::::解析:1、这道题考察的是内含报酬率2、内含报酬率是使得现净值为0的时候的折现率3、根据(18%—r)/(18%—20%)=?(50—0)/(50—(-15)),r=(三)内含报酬率注意点1、不同项目之间的内含报酬率没有可比性2、在同一个项目中,内含报酬率越高说明这个项目越值得投资3、内含报酬率一般是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进行对比,主要有现净值法、现值系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
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高频考点:风险对策
风险对策
风险对策包括:规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转移风险
一、规避风险
当资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资产可能获得的收益予以抵消时,应当放弃该资产,以规避风险。
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放弃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投资项目; 新产品在试制阶段发现诸多问题而果断停止试制。
二、减少风险
减少风险包括:(1)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2)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
减少风险的常用方法有:
(1)进行准确的预测;
(2)对决策进行多方案优选和替代;
(3)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政策信息;
(4)在发展新产品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
(5)实行设备预防检修制度以减少设备事故。
(6)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进行预先的技术模拟实验,采用可靠的保护和安全措施。
(7)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多品种的投资以分散风险。
三、转移风险
对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的资产,企业应以一定代价,采取某种方式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方法:
(1)向专业性保险公司投保;
(2)采取合资、联营、增发新股、发行债券、联合开发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
(3)通过技术转让、特许经营、战略联盟、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
四、接受风险
接受风险包括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两种。
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
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