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资产》这一章节在初级会计考试中的占分比很高,而“固定资产”又是一个很常见的考点。企业需要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来核算固定资产的取得、计提折旧和处置等情况。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习一下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01固定资产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在固定资产的可使用期间,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应计提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这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已经计提减值准备,还需要减去减值准备累计额,如果没有,就不需要减去注意:不得随意变更已经确定了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可能会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要记住的,可以变更,只是不能随意变更。固定资产的折旧受以下四个因素影响:①固定资产的原价,即成本。②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指企业能够从某个使用寿命已满的固定资产的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这跟收破烂的原理有点类似,假设某件固定资产,坏了或者不想要了之后,请废品回收站的人来处理,扣除掉付给废品回收站的人的搬运费之类的处置费用之后,企业最终收到的回收金额即为预计净残值。③固定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即在之前的使用期限里,已经计提折旧的金额④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除了以下几种情况之外,其他的所有固定资产都应当计提折旧。①已提足折旧,但还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如一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10年,但第11年的时候还能继续用,这时就不需要折旧了②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③持有的待售的固定资产④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折旧时间:①固定资产的折旧按月计提(次月开始),当月增加固定资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扔计提折旧,下月开始不计提。②特殊情况:已经预计可以使用,但还没有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要按照预估价值来确定它的成本,并计提折旧;等办理好竣工决算后,再按照实际的成本来调整原来的预估价值,但是原本已计提的折旧额,不需要重新调整③每年年度终了时,复核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产值和折旧方法。如果变化,会计应当进行会计处理。0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接下来就是固定资产的重点内容,固定资产的四种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下面一一介绍一下。1.年限平均法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平均地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内,因此,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举例说明:A公司的一台加工机器,原值为30000元,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如果使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那么,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5%)÷5=19%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30000×19%=5700元2.工作量法按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基本计算公式如下:举例说明:B公司5月购入一台生产用的机器,原值为10000元,预计总工作量为200000件零件,月工作量为10000件零件,预计净残值率为5%,若采用工作量法,则6月的折旧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10000×(1-5%)]÷200000=元/件月折旧额=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0000×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用每期期初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需要注意两点:①一般要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②这里说的“折旧年度”和会计年度不是同一个年度,而是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的月份开始计算的一个年度期间。例如5月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的原则,那么折旧年度应为6月-明年5月举例说明:C公司购入一台原值为10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那么,第四年的折旧额为多少?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2÷5×100%=40%第1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100000×40%=40000元第2年折旧额=(100000-40000)×40%=24000元第3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40%=14400元第4年,第5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14400)-5000]÷2=8300元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在这种方法下,各年中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始终保持不变,一直在改变的是年折旧率,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年折旧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举例说明:假设D公司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若按照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那么每一年折旧额是多少?预计使用的年数总和=1+2+3+4+5=15列成表格会更好理解:有很多同学说,分不清四种折旧方法,但只要我们找出它们当中的联系与区别,就可以很清晰地记住。①年限平均法和年数总和法的相同点:都是用应计提折旧额乘以折旧率不同点:年限平均法的折旧率是用1减去预计净残值率后,再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在使用年限内平均分摊而年数总和法则是尚可使用年限在使用年限总和之内进行分摊②年数总和法是四种方法中,唯一个折旧率每年都在变的折旧方法,并且呈下降趋势,越变越小。③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率大概是不考虑净残值的年限平均法折旧率的两倍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四种方法中,唯一一个在一开始计算折旧率时,不用考虑预计净残值的方法,但注意要在预计使用期限到期前两年,需要按照年限平均法进行分摊④在使用工作量法计算时,只要先计算出单位工作量应计提的折旧额,就会比较容易计算出折旧内的折旧金额03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记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使用)销售费用(销售部门使用)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贷:累计折旧
这些年来,报名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越来越多,但是考试通过率却不高。如何增加考试通过的可能性?那就要在复习的时候好好下功夫了。首先就要从核心考点归纳着手。今天深空网就为大家带来了初级会计考试核心考点归纳,来一起了解下吧!初级会计实务核心考点归纳第一章:会计概述核心考点:会计职能和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会计账簿、会计凭证、贷记账法、账务处理程序、财务报告第二章:资产核心考点:应收账款的内容及账务处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清查及减值处理、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折旧、其他应收款及无形资产的取得及摊销。第三章:负债核心考点: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核心考点:留存收益、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股本)溢价。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核心考点: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销售退回的账务处理、一般销售商品收入的账务处理销售材料的账务处理、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核算、营业外收支的核算、期间费用、所得税费用的核算、税金及附加、合同成本。第六章:财务报表核心考点:财务报表的组成、利润表的编制及资产负债表的填列。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核心考点: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燃料、材料、动力、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第八章:政府会计基础核心考点:政府会计概述、非财政拨款收支业务、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预算结转结余及分配业务、净资产业务、资产业务。经济法基础核心考点归纳第一章:总论核心考点:法律关系的要素、法律责任的种类、法的形式、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管辖、仲裁、民事诉讼时效。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核心考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档案管理、会计岗位的设置、会计职业道德及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核心考点: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票据权利与责任、票据追索、支票、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预付卡、国内信用证。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核心考点:增值税征收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规定、增值税征税范围、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增值税税收优惠、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目。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核心考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税前扣除项目、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不得扣除项目、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规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收入总额、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财产租赁所得。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核心考点: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车船税、印花税。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核心考点: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税款征收方式、税款征收措施、发票管理等。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核心考点:劳动报酬、劳务派遣、试用期、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的解除、基本养老保险。初级会计考试复习方法1、重点知识归纳,不断查漏补缺建议考生在复习初级会计考试时,先将知识框架梳理好,根据考试大纲,把握重点难点,通过做题查漏补缺,补齐短板。2、学会画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复习,可以让你事半功倍。初级会计考试涉及的考点较多,考生可以将各科各章节知识点,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3、基础知识务必掌握牢固基础知识尤其重要,学习初级会计相关知识,如果基础不牢固,也很难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多数题型都是出自教材基础知识,所以考生一定要熟练教材,全面把握基础知识。
固定资产折旧是《初级会计实务》的重点考点之一,具体考察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怎么理解固定资产折旧范围?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具体包括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运输车辆、仪器仪表、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1、平均年限折旧法:按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进行计提折旧,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按固定资产所能工作的平均时数计算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将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计算应提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折旧法: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进行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销售费用(销售部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管理费用(管理部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研发支出(计提研发无形资产的固定资产折旧时)其他业务成本(计提出租的固定资产折旧时)贷:累计折旧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