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总共考几门科目及分数

feion1992024-07-24  1

注册管理会计师总共要考两门科目,分别为《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和《战略财务管理》。注册管理会计师每科考试总分为500分,合格分数线为360分。注册管理会计师分为中文考试和英文考试。考纲相同,只是语言不同。

参加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交了准入费后,在连续3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两门考试科目的考试,并满足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要求后,方可申请注册管理会计师证书。《财务规划、绩效和分析》科目的主要内容以及比重为,外部财务报告决策(15%)、预算与预测(20%)、绩效管理(20%)、成本管理(15%)、内部控制(15%)、科技与分析(15%);《战略财务管理》科目的主要内容以及比重为,财务报表分析(20%)、公司财务(20%)、决策分析(25%),风险管理(10%)、投资决策(10%)、职业道德(15%)。

注册管理会计师考的课程为《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战略财务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外部财务报告决策,规划、预算与预测,绩效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科技与分析。

2、《战略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公司财务,决策分析,风险管理,投资决策,职业道德。

考生可以先报考其中的一科,也可同时在一个考试窗口报考两个科目,但是第一个科目考试通过之后,第二个科目必须在三年内通过,否则,第一次合格的科目考试成绩作废,需重新参加考试。

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即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的科目,包括《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六门。

注册会计师考试除了专业阶段还分为综合阶段,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考试各科的合格线为60分,满分为100分。注册会计师考生答卷由中注协组织集中评阅,并经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认定后发布。

注会考试先考哪科较好?

注会考试先考会计比较好,会计是注会学习的基础,零基础的考生先学会计有利于对整体考试内容和形式形成一个大概的了解。而且,会计也是六门中难度相对比较大的。

考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先去理解,吃透概念,明白教材上每句话的含义和引申义,同时也要注意区分易错易混的考点。

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考试年限

专业阶段要求在5年内通过六门科目,也就是说一门科目的成绩有效期就只有五年,过了这个期限就需要重新参加考试。当你通过专业阶段后还需要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全部通关后才能够拿到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书。

专业阶段的六门科目每一门的难度都很高,这一点从2018年注会考试大纲中就能够看出,特别是作为入门基础的会计科目变动的更多。

注册会计师考试如何备考?

注会考试的备考方式一定要科学,在学习《会计》这个科目时,要注重将基础知识巩固好,吃透每一个概念;《审计》这一科目对推理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一定要多加练习,培养思维;《税法》这一科目复习时,应当先背熟理论知识,然后再从做题当中学会运用;《经济法》考试覆盖面相对是比较广泛的,多以记忆为主;《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一个科目考点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在复习时依靠教材为主;《财务成本管理》这一科一定要注意日常练习,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熟悉知识点。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共有七门,专业阶段分为6门科目:《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注会考试成绩多少分合格?1、注册会计师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2、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各科的成绩有效期为5年,考生需要在连续五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所有科目的考试,如果成绩有效期过了的话,就需要重新参加考试。只有通过了专业阶段才能够去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3、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需要在同一年通过,但没有时间限制要求。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长1、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中,《会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80分钟;《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2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50分钟。2、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10分钟。注册会计师报考科目搭配1、会计+税法会计是所有考试科目的基础,税法与它的关联度最大,两者在某些章节相辅相成,同时备考花费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也会比较少,但是会计和税法都比较偏重计算,需大量练习,对于某些偏文科的考生来说,需要越过计算关。2、审计+战略审计中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战略中的内控的内容高度吻合,审计的逻辑也与战略的逻辑很相通,但是审计刚开始学难度会非常大,而且会让人感觉逻辑不清,可能会影响到最后战略的备考。3、财管+经济法财管和经济法也是中级职称考试的3个科目,对于又考中级又考注会的人来说,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搭配,但是对于0基础考生来说,这3科难度有点大,且关联度不高,适合既想考中级又想考注会的考生,或者已通过中级,准备备考注会的考生。

注册会计师一共考七科,分别是专业阶段的六科,即《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会计》、《审计》,和综合阶段的一科,即《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单科考试成绩有效期为5年,即参加该阶段考试的人员应在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单科考试成绩满分为一百分,通过标准为六十分。

考生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才可报名综合阶段考试。《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的考试成绩满分为一百分,试卷一和试卷二各占五十分,通过标准为两卷合计六十分。

在准备考试之前,首先应该熟悉考试大纲和教材,了解每门科目的重点和难点。建议考生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并合理分配时间,将重点放在需要加强的部分上。同时,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逐渐提高自己的应试水平。此外,参加培训班和辅导课程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方式。

不同人群搭配

1.如果考生刚考过初级,可以《会计》+《税法》+《经济法》。

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不大,对于刚入门的考生比较友好。学习特点在于记忆的内容很多、计算和理解的内容中等。而且,初级两科与注会《会计》、《税法》、《经济法》在一些章节上有相似之处,学习的初级内容可以做为学习注会这三科的基础。

2.如果考生刚刚考过中级:可以《会计》+《财管》+《经济法》。

注会的《会计》、《财管》、《经济法》三门科目与中级三门科目的主要知识点重合度极高,可以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分别区别、掌握即可。

3.会计专业或者目前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可以《会计》+《审计》+《税法》。

《会计》、《审计》、《税法》这三科从专业上来讲联系比较紧密,而且考生是会计专业,懂得会计相关知识,学这三科,在知识点上来讲有些东西是相通的,有助于记忆。

4.非会计专业的零基础考生:可以《财管》+《战略》或者《会计》+《战略》或者《会计》+《经济法》。

《会计》是注会考试的基础,难倒了好多考生,想考注会,先把《会计》拿下是最稳妥的。《会计》和《审计》、《税法》、《财管》等都有联系,考下《会计》再考其他的科目相对容易一些。

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型

《会计》:单选题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多选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计算分析题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计算题最高得分为25分;综合题2题36分。

《审计》:单选题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多选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6小题36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简答题最高得分为41分;综合题1题19分。

《税法》:单选题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多选题14小题,每小题分,共21分;计算回答题4小题共24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计算题最高得分为29分;综合题2小题共31分。

《经济法》:单选题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多选题14小题,每小题分,共21分;案例分析题4小题共55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案例分析题最高得分为60分。

《财务成本管理》:单选题14小题,每小题分,共21分;多选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计算分析题5小题共40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计算分析题最高得分为45分;综合题1题15分。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单选题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多选题14小题,每小题分,共21分;简答题4小题共30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简答题最高得分为35分;综合题1题25分。

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4月6日早8:00-4月28日晚8:00。

交费时间:2023年6月15日-6月30日(早8:00-晚8:00)。

考试时间:2023年8月25日-8月27日举行专业阶段考试(其中: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四个科目将在部分考区实施两场考试)。

2023年8月26日举行综合阶段考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9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