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新大纲—初级会计实务全套课程初级会计实务《实务》特点这一科主要考查考生对会计相关基本业务的处理能力,内容和逻辑上偏理科性质,知识点中会涉及到一些计算题目和编写会计分录的题目,需要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准确无误的计算和处理。特点:1、涉及很多专业词汇,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2、有计算题,考察知识综合能力。3、必须稳扎稳打学习,突击效果差。《实务》科目重点章节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变化较大,以下几个章节是重点高分章节,可以多看一遍视频课,多做些章节练习题。重点章节:第二章 会计基础第三章 流动资产第四章 非流动资产第七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实务》强化阶段备考建议(1)准确定位学习任务预习、基础阶段的学习是为了打牢基础,但是强化阶段是要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此阶段,大家不仅要对前期的学习成果进行复习巩固,还要着重加深核心考点的学习,通过学练结合,逐渐摸索的命题规律、答题技巧,从而提升应试能力!(2)查漏补缺经过前期的学习,许多"复习遗留难题"正好可以趁着强化阶段去解决,教材中不能理解,很难记忆的知识点,此时可以着重学习。在前期备考过程中遗漏掉的细小知识点,此时也可以逐一攻破!做错的习题要及时整理,回顾反思,强化阶段补齐短板同样很重要哟!(3)有针对性的做题再做一遍平时出错的题目,一定要彻底搞懂(实在不懂就想办法记住),保证考试时不会丢分。历年真题卷此时也可以利用起来,进行综合能力检测。初级经济法《经济法》科目特点《经济法基础》的内容为法律的基础内容,本科目分两个部分,分别是税法部分和非税法部分。针对非税法部分,重点侧重理论的理解与应用,针对税法部分则侧重理论与计算相结合。《经济法》科目重点章节2022年的经济法涉及部分删减和新增,但总体来说章节重要程度和21年差不多。重点章节:第二章 会计法律制度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四章 税法概述及货物和劳务税法律制度第五章 所得税法律制度第六章 财产和行为税法律制度第七章 税收征管法律制度(本章新增内容最多,需要引起重视)第则改八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经济法》强化阶段备考建议(1)及时梳理框架,巩固记忆知识点如果说预习阶段、基础阶段的学习,考生是在不断输入《经济法基础》的知识点,那么强化阶段大家就要把备考重心放在巩固强化上面来,不仅要重新梳理知识框架,也要及时找出之前留下的盲点误区。(2)错题及时整理,摸索出题规律备考《经济法基础》科目,看书与做题是不分家的!相信考生朋友已经在前期备考阶段做过了不少习题,现阶段做题的脚步依然不能停,但要记得及时整理错题,找出自己容易混淆出错的知识点,并通过真题练习来摸索初级会计考试的出题规律!(3)调整备考心态《经济法基础》科目的知识点相对细致、枯燥,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也不少,许多考生也因此遇到了瓶颈,出现了消极的备考心理,大家这时候需要及时调整心态,坚定信心!
今天,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2022年初级考试大纲公布,教材大改,变动达40%!刚刚,财政部公布了22年初级考试大纲!其中初级会计实务科目变动达40%:章节顺序发生变动,考点有大篇幅的增减!总结来说,堪称近十年最大变化:增加了审计、中级会计的长投、投资性房地产,还有农村会计,其他资本公积!删除原第7章成本核算,第8章事业单位核算,原成本和政府会计一点知识转到第二章。原教材第一章拆分为两章。增加长投、生产性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非流动负债的核算。一、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目录总体来看∶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相比21年来说,变动较大,变动比例超过40%。每章都有相应的变动,除第六章外,其他七章均变化较大,这两章请各位停止学习。二、经济法基础教材目录总体来看∶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教材相去年来说,变动较大,变动比例约为40%。今年教材整体的章节顺序有较小的调整,部分小税种移到了第四章。每章都有相应的变动,主要体现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总结实务部分变动高达40%,增加了审计、中级会计的长投、投资性房地产,还有农村会计,其他资本公积!删除原第7章成本核算,第8章事业单位核算,原成本和政府会计一点知识转到第二章。原教材第一章拆分为两章。增加长投、生产性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非流动负债的核算。所以原第七章第八章同学们不要再学了!
【 #会计职称考试# 导语】 考 网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2023 年度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得知,《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已公布,详情如下: 2023年度考试大纲主要作了以下调整:第二章中补充了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补充了信息化环境下账务处理基本内容,增加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机器人和财务大数据应用等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删除了使用权资产的会计处理;第五章中增加了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第八章中增加了财务报告的阅读与应用。 本科目各章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要求应试人员对相关知识点能够全面、系统掌握,并能够分析、判断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熟悉的内容,要求应试人员对相关知识点能够准确理解,并能够解决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了解的内容,要求应试人员对相关知识点能够一般性理解。 第一章概述 一、掌握的内容 1.会计的基本特征。 2.会计的基本职能。 3.会计的基本假设。 4.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6.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二、熟悉的内容 1.会计的定义。 2.会计目标。 3.会计资料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4.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管理规定。 5.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内部控制的要素。 三、了解的内容 1.会计职能的拓展。 2.内部控制的定义。 第二章会计基础 一、掌握的内容 1.会计要素的分类。 2.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3.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4.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及其编制。 5.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及其编制。 6.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 7.财产清查的方法和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8.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程序及其应用。 9.信息化环境下账务处理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10.产品成本的项目。 11.管理会计的要素。 二、熟悉的内容 1.会计等式及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会计科目及其分类和账户及其分类。 3.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会计凭证的种类。 4.会计账簿的概念和会计账簿的种类。 5.错账的更正方法。 6.财产清查的种类。 7.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及其应用。 8.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功能与作用。 9.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10.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的基本要求。 三、了解的内容 1.账户的基本结构。 2.会计凭证的审核和会计凭证的保管。 3.会计账簿的保管。 4.财产清查的概念和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5.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和种类。 6.财务机器人和财务大数据的应用。 7.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及一般程序。 8.管理会计指引。 9.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 第三章流动资产 一、掌握的内容 1.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3.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4.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 5.预付账款的会计处理。 6.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的会计处理。 7.其他应收款的会计处理。 8.应收款项减值的备抵法及其会计处理。 9.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0.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核算。 11.周转材料的会计处理。 12.委托加工物资的会计处理。 13.存货清查的会计处理。 14.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二、熟悉的内容 1.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管理制度。 2.金融资产的分类。 3.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概念和内容。 4.存货的初始计量。 5.周转材料的概念和周转材料的核算内容。 6.委托加工物资的概念及其成本的构成内容。 7.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三、了解的内容 1.流动资产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管理要求。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定义。 4.小企业短期投资的核算。 5.应收款项减值的直接转销法及其会计处理。 6.存货的概念、存货的管理和存货的核算内容。 7.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概念及其会计处理。 第四章非流动资产 一、掌握的内容 1.取得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2.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3.固定资产相关后续支出、处置和清查的会计处理。 4.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5.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减值、出售和报废的会计处理。 二、熟悉的内容 1.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2.长期股权投资的基本会计处理。 3.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4.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5.投资性房地产相关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6.投资性房地产计量的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7.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8.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9.无形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10.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三、了解的内容 1.非流动资产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2.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与特征。 3.长期投资的内容。 4.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和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 5.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 6.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和无形资产的管理要求。 第五章负债 一、掌握的内容 1.短期借款的会计处理。 2.应付票据的会计处理。 3.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 4.预收账款的会计处理。 5.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和其他应付款的会计处理。 6.短期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二、熟悉的内容 1.长期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2.其他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房产税、应交城镇 土地使用税和应交车船税)的会计处理。 3.长期借款的会计处理。 三、了解的内容 1.负债的概念、分类和管理要求。 2.职工薪酬的内容。 3.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 4.长期应付款的会计处理。 第六章所有者权益 一、掌握的内容 1.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 2.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3.盈余公积计提、使用的会计处理。 4.未分配利润结转的会计处理。 二、熟悉的内容 1.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 2.库存股的会计处理。 3.留存收益的概念及其内容。 三、了解的内容 1.其他权益工具的内容和会计处理。 2.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 第七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掌握的内容 1.在某一时点完成的商品销售收入的会计处理。 2.可变对价的会计处理。 3.在某一时段内完成的商品销售收入的会计处理。 4.税金及附加的会计处理。 5.各项期间费用的会计处理。 6.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会计处理。 7.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8.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二、熟悉的内容 1.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基本步骤。 2.各项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及其具体项目。 3.应交所得税和应纳税所得额的概念及其内容。 三、了解的内容 1.收入的概念和收入的管理要求。 2.费用的概念和费用的内容。 3.利润的构成。 4.本年利润的结转方法。 第八章财务报告 一、掌握的内容 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方法。 2.利润表项目的填列方法。 3.运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4.运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5.财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 二、熟悉的内容 1.财务报告的内容。 2.财务报告编制的要求。 3.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其内容。 4.利润表的结构及其内容。 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 6.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要求。 7.财务报告的阅读与应用。 三、了解的内容 1.财务报告的概念和财务报告的管理要求。 2.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3.利润表的概念和利润表的作用。 4.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5.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 2023年度考试大纲主要作了以下调整:第四章中增加了增值税出口退税和地方教育附加相关内容;第五章中增加了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企业所得税特别纳税调整和纳税申报表相关内容;第六章中增加了印花税相关内容。 本科目各章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要求应试人员对相关知识点能够全面、系统掌握,并能够分析、判断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熟悉的内容,要求应试人员对相关知识点能够准确理解,并能够解决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了解的内容,要求应试人员对相关知识点能够一般性理解。 第一章总论 一、掌握的内容 1.法的分类。 2.法的渊源。 3.法律关系。 4.法律事实。 5.法律主体的分类。 6.法律主体的资格。 二、熟悉的内容 1.法和法律的概念。 2.法的本质与特征。 3.法律责任的种类。 三、了解的内容 1.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2.法律责任的概念。 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 2.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 3.会计监督的规定。 4.会计岗位设置的规定。 5.会计人员的规定。 二、熟悉的内容 1.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2.代理记账的规定。 3.会计工作交接的规定。 4.违反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法律责任。 5.伪造、变造会计资料以及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 律责任。 6.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 7.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及人员从事会计违法行为 的法律责任。 8.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9.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职务违法的法律责任。 三、了解的内容 1.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2.《会计法》的适用范围。 3.会计机构的规定。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2.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变更和撤销的规定。 3.各类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的规定。 4.票据当事人、票据行为、票据权利与责任和票据追索的规定。 5.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的规定。 6.汇兑和委托收款的规定。 7.银行卡账户和交易、计息与收费的规定。 8.预付卡的规定。 二、熟悉的内容 1.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2.票据的概念和种类。 3.银行卡收单的规定。 4.条码支付和网络支付的规定。 5.支付机构的概念。 6.支付服务的种类。 7.支付结算纪律。 8.违反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三、了解的内容 1.支付结算的概念。 2.支付结算服务组织。 3.支付结算的工具。 4.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 5.银行卡的概念和分类。 6.网上银行。 第四章税法概述及货物和劳务税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现行税种与征收机关。 2.增值税征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3.消费税征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4.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5.车辆购置税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6.关税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熟悉的内容 1.税法要素。 2.增值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3.增值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4.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 5.消费税纳税人、税目和征收管理。 6.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人和税收优惠。 7.教育费附加与地方教育附加。 8.车辆购置税纳税人、征收范围、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9.关税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三、了解的内容 1.税收与税法、税收法律关系。 2.增值税税率、征收率和纳税申报表。 3.增值税出口退税。 4.消费税税率和纳税申报表。 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和征收管理。 6.车辆购置税税率。 7.关税税率。 第五章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 2.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的计算。 3.企业所得税中相关资产的税务处理。 4.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5.个人所得税所得来源的确定。 6.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 7.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熟悉的内容 1.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2.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 3.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三、了解的内容 1.企业所得税税率、特别纳税调整和纳税申报表。 2.个人所得税税率。 第六章财产和行为税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房产税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2.契税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3.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4.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5.耕地占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6.车船税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7.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8.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9.印花税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熟悉的内容 1.房产税纳税人、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2.契税纳税人和税收优惠。 3.土地增值税纳税人和税收优惠。 4.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计税依据、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5.耕地占用税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6.车船税纳税人、税目、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7.资源税纳税人、计税依据和税收优惠。 8.环境保护税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税收优惠。 9.印花税纳税人和税收优惠。 三、了解的内容 1.房产税税率。 2.契税税率和征收管理。 3.土地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管理。 4.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 5.耕地占用税税率。 6.车船税征税范围和税率。 7.资源税征税范围、税目、税率和征收管理。 8.环境保护税税率和征收管理。 9.烟叶税法律制度。 10.船舶吨税法律制度。 11.印花税税率和征收管理。 第七章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税务登记管理的规定。 2.账簿和凭证管理的规定。 3.发票管理的规定。 4.纳税申报管理的规定。 5.应纳税额的核定、调整和缴纳。 7.税款征收的保障措施。 8.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的职权和职责。 9.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10.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二、熟悉的内容 1.税收征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2.税款征收方式。 3.税收减免和税款退还。 4.补缴税款和税款追缴。 5.被检查人的义务。 6.纳税信用管理。 7.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 8.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 9.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审查和决定。 10.税务管理相对人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1.税务行政主体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了解的内容 1.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 2.税务管理的概念。 3.税款征收法定原则。 4.无欠税证明的开具。 5.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 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一、掌握的内容 1.劳动合同订立的规定。 2.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3.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规定。 4.基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5.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6.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7.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二、熟悉的内容 1.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的规定。 2.集体合同与劳务派遣的规定。 3.社会保险费征缴与管理的规定。 三、了解的内容 1.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 2.劳动争议的解决。 3.违反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4.社会保险概述。 5.违反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原标题: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3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初、中、高级)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