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五年之内通过,注会专业阶段单科成绩合格保留五年期限,单科合格成绩超过五年期限,即视为成绩作废则该科目需要重新参加考试。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有6门考试科目,他们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各科成绩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合格分数线。按照规定,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各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
注册会计师5年过6科,出现通过考试科目的那一年为第一年。在网报系统上,注会考生只能查询到近5年的注会成绩。
要是首次报考注册会计师,一门考试成绩也没有通过的话,那么即使这年的注会成绩作废了,本来就没有通过,作废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若是通过了部分的考试科目,那之后该成绩作废的话,就需要再考一次了。
所以,注册会计师的“第一年”从出现通过考试科目的那一年开始算起,而不是首次报考注会考试的那一年。
(1)会计+审计:审计和会计的联系比较大,会计是审计的基础,审计中不管是理论还是实务上的知识点都涉及了很多关于的会计方面的知识。
(2)会计+税法:会计和税法的联系是很紧密的。最突出的联系有:会计中的负债会涉及到税法中关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税法主要是实地征税。
(3)会计+经济法:首次报考注会的考生一般都会选择会计这门基础学科。选择经济法,是因为经济法的难度比较小,它是属于偏文科方面的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也不大。
(1)会计+审计+税法:主要考虑到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以及会计与税法的联系,但是难度较高;建议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审计做好第二年通过的打算。
(2)会计+财管+风险管理:主要考虑到财管和风险管理难度要低,而且联系紧密,且会计能为财管打基础;优先保证会计和财管的通过。
(3)会计+财管+税法:主要考虑到财管能够提前学习,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且能共同促进财管的学习;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是不须一次性全部通过的·,任选一个连续的5年的时间段,在这五年内所有科目都通过就可以,允许考多次!
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条件专业阶段考试报名条件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综合阶段考试报名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1、因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2、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停考处理期限未满者。
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不需要一次过,注册会计师分为了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内考生的考试年限是五年,考生要在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科目,考生可以一次报考全部科目,也可以报考部分科目;综合阶段没有考试年限,需要考生一次通过考试。专业阶段科目考试搭配建议1、《会计》+《经济法》《会计》是所有科目中难度最大的,备考所需精力最多,《经济法》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学科,与《会计》进行搭配,学习压力不会那么大,所以可以同时报考这两科。2、《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关联度是十分大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后面几章内容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十分相似,在报考科目时,可以将这两科一起搭配。3、《审计》+《税法》《审计》是理解类科目,《税法》是计算类科目,这两科搭配属于类别互补,均衡分配。4、《会计》+《经济法》+《税法》用最难的《会计》带两科稍简单的,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不会很多,学习起来也不会有多大压力。这个搭配比较适合基础不太好、时间也不太够的考生。如何备考注册会计师1、制定学习计划开始备考前,考生要评估目前的备考状态,明确自己后期的学习进度,采取什么方法学习,针对这些内容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后,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按照计划完成进度。2、了解考试大纲,掌握基础知识框架了解相关备考科目的教学大纲,对考试的内容和知识体系有初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模块,反复记忆。3、保证每天的备考时长无论考生选择一年报考几门,都要保证每天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把握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尤其是在职的考生,前期多付出时间,才能把考试的主动权更多地掌握在自己手上,有充足的备考时间,就可以多听几节课、多刷几道题,后面备考时才会更从容,考试状态也会更好。4、归纳总结错题每次做完题目后,要把我们做错的题目摘抄下来,找到错题的相关知识点,再重新复习一遍;在每次做完题目收集完新的错题并重新复习后,就要去做上一次收集的错题,查看是否已经掌握了,如果再次做错,就需要搜集几道类似的题目看一看、做一做,加深自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