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所得税费用讲义

feion1992024-07-24  1

知识点八:会计政策变更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变更   资产负债表由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额一次性确认递延所得税: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一般会计政策变更   一般情况的会计政策变更调整的是期初留存收益,那么对于留存收益的调整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税务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调整期初留存收益,那么涉及到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税法的处理一直是没有变化的,会计上政策变更带来了对于费用和收入的确认差异问题,最终导致了和税法的处理差异,形成暂时性差异。   对于所得税费用计算方法变更的要根据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差额一次性确认递延所得税。

1. 所得税概述 所得税是在一定期间内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后按照一定比率向国家交纳的一种税收,是企业的一项负担。 2. 所得税与应交所得税 由于在2007年以前绝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因此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在数字上是一样的,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即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新准则规定了所得税只能采用债务法,根据配比原则,一项收入要紧随着一项费用予以配比,这样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所以二者在数字上并不完全一样。 3. 所得税会计 是用来调整所得税跟应交所得税之间差异的会计处理办法(我是这么理解的),也就是调整会计跟税法之间的差异,用来协调二者,使“所得税费用”达到配比的原则。 4. 差异的分类 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在未来和以后期间可以转回这一项差异。比如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提的当期税法不认,所以要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在未来处置这样资产时,由于前期已经对跌价准备增加了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在处置的时候税法规定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永久性差异 在未来和以后期间不能转回这一项差异。比如国债利息收入,税法规定是免税的,在什么时候都不记如应纳税所得额。 5. 计税基础 顾名思义就是计算“应交所得税”时以什么为基础。这里需要有所得税法相关知识为铺垫,比如应收帐款在计算应交所得税的时候要以什么为基础呢?是帐面价值还是历史成本还是其他?如果这里不明白,一定要去看税法的相关规定,这里只要明白了,后面的都简单 6. 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就是说在计算“未来”应交所得税的时候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因而此项差异“在当期”形成一项资产,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在未来减少,相应的在“当期”就应该“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按时性差异 就是说在计算“未来”应交所得税的时候需要“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因而此项差异“在当期”形成一项负债,即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在未来增加,相应的在“当期”就应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7. 暂时性差异的转回 转回的意思就是“处置该项资产或负债”的时候“这部分差异”应该“怎么办”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 由于在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时候确认了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在转回的时候,应该把这部分差异给消除(即递延所得税贷方)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 由于在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时候确认了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所以在转回的时候,应该把这部分差异给消除(即递延所得税借方) 8. 税率变动的影响 如果在发生此项差异的时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而以后年度所得税的税率发生了变动,这说明以前确认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金额不准确,需要按照“现在的税率”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如果税率提高了,应该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如果税率低了,相反的做法。由于税率是在“当期才发生的变动”,所以调整的金额应该全部计到“当期”,即不追溯调整。 9. 永久性差异 不管如何,对永久性差异的处理都是一致的,这是需要明确的一点。 10. 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 帐面价值计税基础,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帐面价值>计税基础,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类科目的确认正好相反。 11. 帐务处理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调整的金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这里仍然需要有税法的基础。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这么做,先计算出应交所得税的金额,由于确认或者转回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再根据借贷平衡的原理,可以计算出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借:所得税费用(最后计算)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 贷:应交所得税(先计算) 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 12. 特殊考虑 某些情况下,递延所得税对应的不是所得税费用,而是权益类项目。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这是需要记住的。还有,本年发生亏损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只有在有严格的条件下,才确认(比如,未来发生的应纳税所得额足以抵减亏损)。前者考试的时候需要关注下,后者一般不会出现。

所得税费用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很常见,但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还会涉及递延所得税,这是在平常的工作中不常遇到的,那么对于所得税费用计算的知识点,各位考生了解多少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指企业经营利润应该应缴纳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一般不等于当期的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会存在暂时性差异,这时候就会涉及到汇算清缴账户,如果后期存在差异,那么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税款。(二)案例分析A公司本期的会计利润为240万元,本期有国债收入40万元,环保部门罚款50万元,另外,已知因固定资产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金额为50万元,年末的金额达到55万元,计算A公司本期的所得税费用金额为多少万元?A:62万元B:万元C:63万元D:万元解析:应交所得税=(240-40+50-5/25%)*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55-50=5万元所得税的费用=万元所得税费用还分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那么,按照劳务报酬确定的个人所得税应该怎么缴纳?企业所得税每年也都要汇算清缴,汇算清缴的流程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88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