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题型分别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分值分布为单选题24道,每题分,合计36分;多选题15道,每题2分,合计30分;判断题10道,每道1分,合计10分;不定项12道,每道2分,合计24分。
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其中《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小时,《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一次性通过两门课程,才能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4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
四、不定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经济法内容多,记忆量大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内容多、考点碎,如果直接死记硬背记忆量过大会使考生学习枯燥,减退学习兴趣。还会非常容易混淆,经历几个月漫长的备考过程也容易忘记。在初级会计师考试中,多项选择题得分规则严苛,考生必须全部选对才能得分,如果考生死记硬背毫无方法,非常容易因记忆不全或是不准确而导致判断失误丢分。
2.案例化题目多,灵活性强
初级会计考试中部分题目会直接针对法律规定原文进行考查,但大部分题目会演绎成具体案例来考查考生在工作、生活中简单应用。
会计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科目的题型均为客观题,具体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该科目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其他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等。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共有两门考试科目,具体是:《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两门科目的考试合格成绩均为六十分,满分均为一百分,考生必须在同一个考试年度通过两门科目的考试,才可领取证书。
会计初级职称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四种题型。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考试通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试题全部为客观题。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选(24题)、多选(12题)、判断(10题)、不定项(3大题15小题)。
《经济法基础》科目:单选(24题)、多选(15题)、判断(10题)、不定项(3大题12小题)。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全部实行无纸化考试,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考生应使用计算机鼠标和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进行答题。
免费领取初级会计职称学习资料、知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