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法的考察知识点中,工资和三项经费的扣除额这部分内容也是经常考的,那么在这部分的内容里,到底扣除限额是多少呢?有没有什么限制呢?和深空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三项经费首先我们要知道三项经费是什么经费,包括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这三项经费都是要按照固定的比例扣除的,那么扣除限额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一起看看吧。(二)案例分析某个企业,去年计入的成本、费用的实发工资总额为400万元,缴纳的职工工会经费6万元,支出的福利费为55万元,职工教育经费20万元,那么,该企业去年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在税前扣除的工资和三项经费的合计金额为多少?A:471万元B:450万元C:420万元D:470万元解析:1、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工资及三项经费的扣除限额知识点2、一般来说,企业发生的合理工资和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3、福利费的扣除限额=400*14%=56万元,实际发生55万元,限额为56万元,所以55万元可以直接扣除;4、工会经费扣除限额=400*2%=8万元,实际发生6万元,限额为8万元,所以6万元可以直接扣除;5、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400*万元,实际发生20万元,限额为10万元,所以可以扣除的限额为10万元;6、准予税前扣除的工资和三项经费的合计金额为400+55+6+10=471万元
不管是向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借款,都需要缴纳一定的利息费用的,那么利息费用这部分的内容应该怎么处理呢?和深空网一起来看看吧。(一)借款时利息支出费用一般借款还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在发生短期借款的时候,一般是一年以下的款项,短期的借款利息可以按照季度计提可以按期支付,也可以一次性还本付息,如果是分期付息,到期付本的时候,利息费用应该这么处理1、当计提利息的时候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2、支付利息时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二)案例分析甲企业去年的借款利息费用为20万元,其中包括年利率为9%向银行借入的期限为10个月的生产用资金300万元的利息,剩余的利息以年利率15%向其他非金融企业借入的期限为8个月的生产用资金200万元的借款利息(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8%),该企业去年年度可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利息费用是多少?解析:1、甲企业向金融企业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以全额在所得税税前扣除2、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扣除的银行利息费用为300*9%/12*10=万元3、企业在向非金融企业借款时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可以在税前扣除,超过的部分是不能扣除的。4、向其他非金融企业借款,可扣除的利息费用限额200*8%/12*8=万元5、该公司的去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可以扣除的利息费用为万元
在企业所得税这部分的考点,大多是考察境内境外的企业所得税的知识点,还有在境外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的抵免税额的知识点,和深空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可能大家对在境内境外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知识点都了解得差不多了,我们就来说说抵免税额这部分的内容和知识点。(一)抵免税额大家不要搞混抵免税额和税额抵免的区别,抵免税额是有关企业所得税的法律概念,是按照企业所得税税法和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抵免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二)案例分析甲居民企业去年在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来自境外的X国分公司的税前经营所得折合人民币30万元,X国所得税税率为20%,来自境外的Y国的特许权税前所得折合人民币18万元,Y国的所得税税率为35%,甲居民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那么,甲居民企业在我国境内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多少?解析:1、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境内境外企业所得税、抵免税额的知识点2、甲企业境内境外所得的应纳税额为=(200+30+18)*25%=62万元3、X国所得的抵免税额=62*30/(200+30+18)=万元,在X国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30*20%=6万元,低于抵免税额,可以全额抵免;4、Y国所得的抵免税额=62*18/(200+30+18)=万元,在Y国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18*30%=万元,高于抵免税额,按照万元抵免。5、甲企业实际在国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6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