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报考条件如下: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取得博士学位。
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对通过全国统一的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报名条件中所规定的从事会计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合计年限,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报名流程
会计中级职称证(会计师证)的报名流程:
信息审核、采集照片、订书收费、报名确认。
1、生报名时先在会计资格评价网进行网上报名,获得报名注册号,打印报名表。
2、报考人员持单位盖章的报名表,并携带学历(或学位)证书、身份证原件到报名点进行审核。
3、首次报考考生以及需要照相的考生现场采集照片。
4、所有报考考生现场交报名考务费(40元/科)及订书费用。
5、交费后,获取报名序号,确认报名成功。在规定的报名时间终止之前,必须自行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报名系统查询确认自己的报名。
许多小伙伴准备报考中级会计师,那么中级会计考试的条件有哪些呢?快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级会计考试条件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2)职业道德良好,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二)具体条件
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取得博士学位。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正式从事会计工作,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参加中级资格考试工作年限为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
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在岗人员按属地化原则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
口诀记忆法的好处
口诀记忆是让考生们通过有趣味的知识架构来帮助考生迅速记忆,变枯燥为趣味,降低记忆难度,使大家可以轻松掌握知识要点,比如12属相和天干地支的顺序区分,相信通过口诀的记忆,大家都能够迅速背诵出来。
趣味记忆
比如对于“投资分散化”的理解: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一家三口要一起去一个地方旅游,坐了不同的三架飞机,主要是为了分散风险。
对“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的理解:或有负债不是负债是表外的,就像干爹不是爹,干妈不是妈。
此种类型的理解,大家可以自己编上小故事,那样就容易记忆啦,但是切记不要乱编,要区分了易混易淆的知识之后才可以编哦!
了解公式背景
在财务管理中,要想成功一个公式,首先就要知道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了解这个公式的背景,公式的内在构成、内在的联系和逻辑。这样才能避免死记硬背,才能真正在脑海里留下对这个公式的印象。
比如财务管理中:
和“增长率”有关的公式:
①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x100%;
②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③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年末利润总额/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1/3 - 1]x100%。
根据特点分类记忆,掌握方法
考生在备考不同学科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分类记忆,比如中级经济法偏文科,很多的法律条文看似难懂但其实只要转换角度,抓住重点,多看几遍还是可以做到理解记忆的。中级财务管理偏理,公式的记忆不能脱离习题的练习。在学习文理科目的时候一定是存在不同侧重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快掌握。
通过思维导图串联记忆
对于经济法中繁琐的法律条文,还可以通过梳理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握知识点概念框架内容,提纲挈领地把相关的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建立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串联记忆。
会计中级考试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需要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需要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需要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具备硕士学位,需要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具备博士学位;6、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会计中级考试设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三门科目,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其中,《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还有计算分析题,《经济法》还有简答题。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合格成绩均为60分。